睢阳谱写新时代新篇章

——“十三五”时期睢阳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记者 邵群峰 通讯员 沈志远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0-10-13 05:36

位于睢阳主城区的商丘市城市地标——“商”字。

活力迸发的睢阳区主城区。 本报记者 邵群峰 摄

民生工笔绘就幸福曲线

金秋时节,空气中处处弥漫着丰收的味道。漫步睢阳大地,中心城区建管水平大幅提高,愈加宜居宜业;广大乡村人居环境日益改善,人民安居乐业;产业集聚区、食品工业园内机声隆隆生产正忙……举目所及,蓬勃的生机和悦动的活力无处不在。“十三五”规划从起笔、运笔,到即将收笔,行云流水般铺绘了魅力睢阳新画卷。

5年来,睢阳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历史性任务,强力推进三大攻坚战,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以“马上办抓落实”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成了生动现实。

“做梦都没想到政府能给我家翻盖房子,还把水泥路修到我家门口。现在不光看病全报销,我一把年纪还在工厂打上了零工,拿了工资、有了存款,这日子别提多得劲了!”坞墙镇大郭庄村贫困户郭清学开心地说。

郭清学说的不假,睢阳区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以防返贫、防风险、防滑坡为重点,持续推动“九大工程”和“六改”工程,积极落实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政策,有效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其中,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3200元,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在10万元以上。2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帮扶群众满意度达到100%。

几年来,睢阳区紧紧围绕乡村“五大振兴”,持续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167个自然村道路通畅,“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全面实施,“村村通客车”基本实现。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全区粮食总产稳定在75万吨左右,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全市首个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大厅在该区挂牌运行,所有行政村均成立村股份制经济合作社,“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28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位居全市第一。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拥有市级以上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居全市第一位。

一座古城,犹如一部卷帙浩繁的古书,文明深藏其中,正气氤氲而出。商丘古城坐拥5000年不断代的文明史,被誉为“中国古城池建城史的天然博物馆”,睢阳区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一重要论述,牢牢抓住推动古城复兴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殷商文化和商丘古都城传承创新发展区,切实把殷商文化传承好,把商丘古城保护好。

2016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商丘市第一部地方法规《商丘古城保护条例》,为古城保护建设提供了完善的法律保障。以古城复兴为目标,建立健全规划论证专家队伍,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灵活开展融资招商,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发展。围绕打响“游商丘古都城、读华夏文明史”文化旅游品牌,叫响“一城阅尽五千年”旅游口号,推动以文化为核心的全域旅游跨越发展,打造华夏历史文明商丘传承创新区。

几年来,睢阳区分别启动实施商都南亳、先商及早商文化遗存、古商都、宋国故城考古挖掘工作,考古“两站”主体基本完工。大运河遗址商丘南关段成功申遗,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济渠商丘南关段文物本体保护开工建设,南关码头遗址公园列入河南省第一批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遴选名单。《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系列丛书出版发行,并获“商丘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中国微子文化研究中心”在睢阳区挂牌成立,“中国微子文化之乡”称号花落睢阳。

近几年,睢阳区把“稳增长调结构保态势”贯穿于工业经济发展全过程,依托产业集聚区、食品产业园和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园三大平台,狠抓招商不放松、紧盯项目不懈怠,开放招商成果丰硕,重点项目在综合考评中始终保持全市前列。

从一个企业到一片企业,从一个行业到多个行业,睢阳工业企业星罗棋布、组团发展,渐成你争我赶的发展新局面。围绕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和新型材料三大主导产业,睢阳区坚持工业经济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并举,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全力推进工业现代化。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7大项、30小项、111个事项,改革红利不断释放,落地亿元以上规模项目56个。深化“放管服”改革,审批事项下放乡(镇、街道)139项、村(社区)96项。“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成运营,“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96%。抓住商丘创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的机遇,打造纺织服装百亿产业集群。目前,集聚区内已形成纺纱、织布、印染、内衣及服装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年产针织内衣6.5亿套,综合生产能力位居全国针织内衣行业前列。睢阳产业集聚区被评为中国纺织服装十大活力集群、中国针织服装名城和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睢阳区针织内衣行业创新创业园被省工信委认定为“河南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睢阳区被评为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园示范区。

垂柳随风摇曳,亭台错落有致,空气清新,清波荡漾……蔡河边老住户王莲枝不禁感叹:“像是住在公园里,变化实在太大了。”过往景象,王莲枝记忆犹新,淤泥沉积、水流不畅,加之周边垃圾乱投,清水河渐成黑水河,高温天气里异味扑鼻。

民心所向,基层所盼。近几年,睢阳区强力推进内河综合治理提升工程,累计完成忠民河、蔡河、古宋河等9条内河清淤疏浚、截污纳管。通过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两城”联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新建或提升城区道路159条,投资72亿元,新建公园、绿地65处,提升改造道路绿化67条,“两城”联创取得阶段性战果。城市环境卫生显著改善,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抢抓国家大棚户区改造政策机遇,谋划建设了南部新城、西部新城、古城安置区、原地安置项目等安置片区,建设安置房5万多套、600万平方米。安置房分配有序推进,已交付2.5万套、300多万平方米,解决了近8万人的安置问题。累计盘活城区土地5万亩,出让土地9855亩,实现收益124亿元。通过大棚户区改造,腾出了发展空间,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居民居住条件。

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城建提质工程不断加速,生活居住设施日益完备……大动作、大手笔之下的睢阳区,实现了城市建设的升级,更实现了群众幸福的升级。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睢阳区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近100亿元;争取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长效机制等各类资金1.3亿多元,完成新建、改扩建项目90多个;建成儿童之家100所、社区服务中心16个;发放城乡低保、五保、医疗救助资金1.5亿元,新增就业3.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争取资金1.7亿元,改造农村危房2.1万户……民生连着民心。该区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人民群众在点滴变化中体会到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把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上,群众在点滴变化中切实体验到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市第四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建成投入使用,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高龄人口报销支付比例大幅提升,22家定点医疗机构对贫困人口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和村级卫生室基本药物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病媒生物防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国家卫生城创建取得重大突破。

一项项具体的惠民工程化为涓涓细流,勾勒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民生画卷,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也让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更加亮丽。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过去的5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精彩章节,“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即将开局,睢阳区委、区政府正以昂扬的姿态劈波斩浪、砥砺前行,带领睢阳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谱写“十四五”更加灿烂的华章!

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蓄势待发复兴千年古城

集聚增效产业多点开花

辐射带动激发城区活力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睢阳谱写新时代新篇章
——“十三五”时期睢阳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2020-10-13 05:36   记者 邵群峰 通讯员 沈志远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位于睢阳主城区的商丘市城市地标——“商”字。

活力迸发的睢阳区主城区。 本报记者 邵群峰 摄

民生工笔绘就幸福曲线

金秋时节,空气中处处弥漫着丰收的味道。漫步睢阳大地,中心城区建管水平大幅提高,愈加宜居宜业;广大乡村人居环境日益改善,人民安居乐业;产业集聚区、食品工业园内机声隆隆生产正忙……举目所及,蓬勃的生机和悦动的活力无处不在。“十三五”规划从起笔、运笔,到即将收笔,行云流水般铺绘了魅力睢阳新画卷。

5年来,睢阳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历史性任务,强力推进三大攻坚战,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以“马上办抓落实”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成了生动现实。

“做梦都没想到政府能给我家翻盖房子,还把水泥路修到我家门口。现在不光看病全报销,我一把年纪还在工厂打上了零工,拿了工资、有了存款,这日子别提多得劲了!”坞墙镇大郭庄村贫困户郭清学开心地说。

郭清学说的不假,睢阳区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以防返贫、防风险、防滑坡为重点,持续推动“九大工程”和“六改”工程,积极落实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政策,有效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其中,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3200元,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在10万元以上。2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帮扶群众满意度达到100%。

几年来,睢阳区紧紧围绕乡村“五大振兴”,持续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167个自然村道路通畅,“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全面实施,“村村通客车”基本实现。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全区粮食总产稳定在75万吨左右,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全市首个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大厅在该区挂牌运行,所有行政村均成立村股份制经济合作社,“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28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位居全市第一。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拥有市级以上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居全市第一位。

一座古城,犹如一部卷帙浩繁的古书,文明深藏其中,正气氤氲而出。商丘古城坐拥5000年不断代的文明史,被誉为“中国古城池建城史的天然博物馆”,睢阳区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一重要论述,牢牢抓住推动古城复兴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殷商文化和商丘古都城传承创新发展区,切实把殷商文化传承好,把商丘古城保护好。

2016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商丘市第一部地方法规《商丘古城保护条例》,为古城保护建设提供了完善的法律保障。以古城复兴为目标,建立健全规划论证专家队伍,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灵活开展融资招商,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发展。围绕打响“游商丘古都城、读华夏文明史”文化旅游品牌,叫响“一城阅尽五千年”旅游口号,推动以文化为核心的全域旅游跨越发展,打造华夏历史文明商丘传承创新区。

几年来,睢阳区分别启动实施商都南亳、先商及早商文化遗存、古商都、宋国故城考古挖掘工作,考古“两站”主体基本完工。大运河遗址商丘南关段成功申遗,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济渠商丘南关段文物本体保护开工建设,南关码头遗址公园列入河南省第一批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遴选名单。《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系列丛书出版发行,并获“商丘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中国微子文化研究中心”在睢阳区挂牌成立,“中国微子文化之乡”称号花落睢阳。

近几年,睢阳区把“稳增长调结构保态势”贯穿于工业经济发展全过程,依托产业集聚区、食品产业园和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园三大平台,狠抓招商不放松、紧盯项目不懈怠,开放招商成果丰硕,重点项目在综合考评中始终保持全市前列。

从一个企业到一片企业,从一个行业到多个行业,睢阳工业企业星罗棋布、组团发展,渐成你争我赶的发展新局面。围绕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和新型材料三大主导产业,睢阳区坚持工业经济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并举,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全力推进工业现代化。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7大项、30小项、111个事项,改革红利不断释放,落地亿元以上规模项目56个。深化“放管服”改革,审批事项下放乡(镇、街道)139项、村(社区)96项。“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成运营,“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96%。抓住商丘创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的机遇,打造纺织服装百亿产业集群。目前,集聚区内已形成纺纱、织布、印染、内衣及服装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年产针织内衣6.5亿套,综合生产能力位居全国针织内衣行业前列。睢阳产业集聚区被评为中国纺织服装十大活力集群、中国针织服装名城和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睢阳区针织内衣行业创新创业园被省工信委认定为“河南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睢阳区被评为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园示范区。

垂柳随风摇曳,亭台错落有致,空气清新,清波荡漾……蔡河边老住户王莲枝不禁感叹:“像是住在公园里,变化实在太大了。”过往景象,王莲枝记忆犹新,淤泥沉积、水流不畅,加之周边垃圾乱投,清水河渐成黑水河,高温天气里异味扑鼻。

民心所向,基层所盼。近几年,睢阳区强力推进内河综合治理提升工程,累计完成忠民河、蔡河、古宋河等9条内河清淤疏浚、截污纳管。通过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两城”联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新建或提升城区道路159条,投资72亿元,新建公园、绿地65处,提升改造道路绿化67条,“两城”联创取得阶段性战果。城市环境卫生显著改善,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抢抓国家大棚户区改造政策机遇,谋划建设了南部新城、西部新城、古城安置区、原地安置项目等安置片区,建设安置房5万多套、600万平方米。安置房分配有序推进,已交付2.5万套、300多万平方米,解决了近8万人的安置问题。累计盘活城区土地5万亩,出让土地9855亩,实现收益124亿元。通过大棚户区改造,腾出了发展空间,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居民居住条件。

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城建提质工程不断加速,生活居住设施日益完备……大动作、大手笔之下的睢阳区,实现了城市建设的升级,更实现了群众幸福的升级。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睢阳区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近100亿元;争取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长效机制等各类资金1.3亿多元,完成新建、改扩建项目90多个;建成儿童之家100所、社区服务中心16个;发放城乡低保、五保、医疗救助资金1.5亿元,新增就业3.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争取资金1.7亿元,改造农村危房2.1万户……民生连着民心。该区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人民群众在点滴变化中体会到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把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上,群众在点滴变化中切实体验到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市第四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建成投入使用,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高龄人口报销支付比例大幅提升,22家定点医疗机构对贫困人口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和村级卫生室基本药物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病媒生物防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国家卫生城创建取得重大突破。

一项项具体的惠民工程化为涓涓细流,勾勒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民生画卷,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也让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更加亮丽。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过去的5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精彩章节,“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即将开局,睢阳区委、区政府正以昂扬的姿态劈波斩浪、砥砺前行,带领睢阳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谱写“十四五”更加灿烂的华章!

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蓄势待发复兴千年古城

集聚增效产业多点开花

辐射带动激发城区活力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人行道升级改造后 “...
房子没住上 生了一肚...
【热线追踪】宽带坏了无法修 退还费用可真难
杂物被清理一空 人行道也修好了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游在商丘
国庆中秋相逢 共度花...
出门不出城 门口赏美景
十里花海惹人醉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