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坊]我们的节日清明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21-04-06 06:13

本期话题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清明时节,在我们文明祭扫、缅怀亲人的同时,也来说一说你的清明节感怀吧,让我们一起传承民俗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清明烟雨

■严巍

记忆之中,清明时节总是烟雨朦胧的,带着几分愁绪,带着几分回忆,老人们感怀往事,而少年的我却总把目光投向远处的青山,向往着能在那片静谧的土地寻得别样的滋味。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既简单,又并不那么容易得到。

转眼几十年,当初年少的我已过不惑。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带着小孩,伴着妻子,拿一把锄头,提一袋果盘,走在祭拜的小道,心中不免想起许多事。当初带着我拜祭祖先的爷爷如今已安静地躺在这片青山深处,当我拿起酒壶,将一杯黄酒洒向脚下的土地,他是否会感受到,当初的少年如今正在怀念,怀念他的笑、他的脸,还有他粗糙的手在我脖子里留下的奇异感觉。

很多年前,爷爷带着我寻觅在山间的卵石小道,那个时候,我并不理解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思念,之所以屁颠屁颠地跟在爷爷身后,完全是因为山间有我喜欢的小鸟。听着那一声声清脆的鸣叫,我总会随手拿起一块小石子,使劲地抛向远方,“哗”的一声,整个山间便热闹起来,伴着清明的烟雾,伴着爷爷的怒斥,我会忍不住用最快的速度爬向更高处。对着天空大喊,回音传来,经久不息。

如今仍然有种冲动,仍然想大声地呼叫几声,虽然呼声不再悠远,但我相信,里面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可惜,我不能,即便身边的妻子不反对,但如果让孩子们看到了,多少有失父亲的威严,更何况,在许多天前我就已经向他们发出警告,清明拜祭,那是一件非常严肃的活动,不得喧哗,否则惊动了祖辈的休息,便是弥天大错。

这种警告其实并非我的原创,早在少年时,爷爷便已对我作出了同样的教育,只不过,那个时候的我太过调皮,总会在不经意间挑战爷爷的耐心,而且,每次挑战都很成功。我总是想着各种办法与爷爷唱对台戏,希望有一天能彻底脱离爷爷的管辖,可等到爷爷终于离开,才发现有一种思念太过伤怀,哪怕他骂我,我只愿自己的亲人就在身边。

看我还在出神,妻子便拉了拉我的衣袖,安慰道,往事已矣,虽然爷爷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但只要有爱,无论多远,他就在我们身边。没错,人生不可能永远完美,当一种痛苦袭来,我们只能把它化作思念,带着笑脸坚强地走下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直到永远。

山谷射来一束阳光,烟雨渐散,天空似乎一下子明朗起来,对面的山头也有人在庄重地祭奠,爆竹声中,他们肯定也和我一样,在缅怀一个人、一份情、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

让清明节给我们上一堂孝道课

■梁诗韵

清明节里,人们总要到先辈的墓前焚香烧纸,挂青默哀,鞠躬施礼,表达对先人们的缅怀和敬仰。

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各种节日中,清明节占有重要地位,究其原因,在于清明节扫墓活动的精神核心是中国传统的孝文化。清明节象征着中国人对“孝”的无比推崇,“孝”是对中国人家庭观念的准确写照。某种意义上来讲,清明节也是一种“过年”,只不过除夕是活着人的团圆,清明则是人与祖先的团聚而已。当你站在亲人墓碑前,一面感受“生死两茫茫”的悲怆,感念生我育我的恩泽,这里最能触发关于生与死、得与失、苦与乐、奉献与索取的思考。

现在很多年轻人背井离乡去城里打工,把年老体弱的父母留守在农村。一些人想着挣到更多的钱才能衣锦还乡,一年到头在外忙着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总认为寄多一些钱给父母,就是最好的孝顺了。父母病了,也没有时间回家看望,只能花钱请人照顾,认为花了钱就已经尽到了孝。目前在农村地区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些人在父母离世后,敲锣打鼓地讲排场大操大办丧事。其意义何在呢?与其去世后讲排场操办祭拜,不如生前孝敬。

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需要的并不是餐餐大鱼大肉,也不是每月会有多少赡养费。他们需要的不过是几句子女真诚的问候,偶尔的嘘寒问暖,定期的看望和陪伴,一些点滴的孝心。尽孝其实很简单,工作闲暇之余,打个电话回家,和父母拉拉家常;逛街的时候,给父母买点贴心的礼物;节假日尽量抽出时间陪陪父母,常回家看看;定期带父母进行体检,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陪父母去旅游,完成他们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

何谓“孝”?从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出发,孝被认为是血缘关系内晚辈对长辈的敬仰,遵从和侍奉。“孝”是家庭伦理关系的根本纽带,父母生养子女,子女赡养父母是人的天性。孝的最基本涵义就是对父母的赡养,《尔雅》:“善事父母曰孝。”当然,孝敬父母不仅要养父母之身,不是满足了父母衣食住行的需要,便是孝顺父母了,更重要的是要养父母之心。

人间芳菲四月天,感恩尽孝正当时。为人子女,我们不能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不能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趁着双亲健在,及时把握孝敬的机会,别给将来留下遗憾。

下期话题

那些年,我们吃过的“春菜”

有人说,“对待春天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吃进肚子里”。人们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总会采摘一些植物嫩芽或是鲜花,做上一顿新鲜可口的饭菜,觉得只有这样,才不负这大好春光。带着泥土的春笋、荠菜、马齿苋,翠绿的豆苗、豌豆,带着露珠、水灵鲜嫩的茼蒿、香椿,还有勾起童年美好回忆的的榆钱……各式各样的“最春天的菜”,报告着春天的味道,或清炒或凉拌或做汤,满眼的绿色让心情和味蕾都明亮起来。人间四月芳菲尽,唯有槐花暗香来。槐花不仅好看,还好吃,各种吃法皆美味!还有梨花、玫瑰花、油菜花,将花香咽进肚子里真的是一件无比浪漫的事。这些从视觉到味觉,让春天萦绕在你周围的“最春天的菜”,哪一种是你最钟情的?哪种吃法让你至今难忘,勾起你曾经的记忆和怀想?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报纸栏目
[茶坊]我们的节日清明
2021-04-06 06:13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本期话题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清明时节,在我们文明祭扫、缅怀亲人的同时,也来说一说你的清明节感怀吧,让我们一起传承民俗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清明烟雨

■严巍

记忆之中,清明时节总是烟雨朦胧的,带着几分愁绪,带着几分回忆,老人们感怀往事,而少年的我却总把目光投向远处的青山,向往着能在那片静谧的土地寻得别样的滋味。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既简单,又并不那么容易得到。

转眼几十年,当初年少的我已过不惑。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带着小孩,伴着妻子,拿一把锄头,提一袋果盘,走在祭拜的小道,心中不免想起许多事。当初带着我拜祭祖先的爷爷如今已安静地躺在这片青山深处,当我拿起酒壶,将一杯黄酒洒向脚下的土地,他是否会感受到,当初的少年如今正在怀念,怀念他的笑、他的脸,还有他粗糙的手在我脖子里留下的奇异感觉。

很多年前,爷爷带着我寻觅在山间的卵石小道,那个时候,我并不理解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思念,之所以屁颠屁颠地跟在爷爷身后,完全是因为山间有我喜欢的小鸟。听着那一声声清脆的鸣叫,我总会随手拿起一块小石子,使劲地抛向远方,“哗”的一声,整个山间便热闹起来,伴着清明的烟雾,伴着爷爷的怒斥,我会忍不住用最快的速度爬向更高处。对着天空大喊,回音传来,经久不息。

如今仍然有种冲动,仍然想大声地呼叫几声,虽然呼声不再悠远,但我相信,里面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可惜,我不能,即便身边的妻子不反对,但如果让孩子们看到了,多少有失父亲的威严,更何况,在许多天前我就已经向他们发出警告,清明拜祭,那是一件非常严肃的活动,不得喧哗,否则惊动了祖辈的休息,便是弥天大错。

这种警告其实并非我的原创,早在少年时,爷爷便已对我作出了同样的教育,只不过,那个时候的我太过调皮,总会在不经意间挑战爷爷的耐心,而且,每次挑战都很成功。我总是想着各种办法与爷爷唱对台戏,希望有一天能彻底脱离爷爷的管辖,可等到爷爷终于离开,才发现有一种思念太过伤怀,哪怕他骂我,我只愿自己的亲人就在身边。

看我还在出神,妻子便拉了拉我的衣袖,安慰道,往事已矣,虽然爷爷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但只要有爱,无论多远,他就在我们身边。没错,人生不可能永远完美,当一种痛苦袭来,我们只能把它化作思念,带着笑脸坚强地走下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直到永远。

山谷射来一束阳光,烟雨渐散,天空似乎一下子明朗起来,对面的山头也有人在庄重地祭奠,爆竹声中,他们肯定也和我一样,在缅怀一个人、一份情、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

让清明节给我们上一堂孝道课

■梁诗韵

清明节里,人们总要到先辈的墓前焚香烧纸,挂青默哀,鞠躬施礼,表达对先人们的缅怀和敬仰。

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各种节日中,清明节占有重要地位,究其原因,在于清明节扫墓活动的精神核心是中国传统的孝文化。清明节象征着中国人对“孝”的无比推崇,“孝”是对中国人家庭观念的准确写照。某种意义上来讲,清明节也是一种“过年”,只不过除夕是活着人的团圆,清明则是人与祖先的团聚而已。当你站在亲人墓碑前,一面感受“生死两茫茫”的悲怆,感念生我育我的恩泽,这里最能触发关于生与死、得与失、苦与乐、奉献与索取的思考。

现在很多年轻人背井离乡去城里打工,把年老体弱的父母留守在农村。一些人想着挣到更多的钱才能衣锦还乡,一年到头在外忙着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总认为寄多一些钱给父母,就是最好的孝顺了。父母病了,也没有时间回家看望,只能花钱请人照顾,认为花了钱就已经尽到了孝。目前在农村地区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些人在父母离世后,敲锣打鼓地讲排场大操大办丧事。其意义何在呢?与其去世后讲排场操办祭拜,不如生前孝敬。

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需要的并不是餐餐大鱼大肉,也不是每月会有多少赡养费。他们需要的不过是几句子女真诚的问候,偶尔的嘘寒问暖,定期的看望和陪伴,一些点滴的孝心。尽孝其实很简单,工作闲暇之余,打个电话回家,和父母拉拉家常;逛街的时候,给父母买点贴心的礼物;节假日尽量抽出时间陪陪父母,常回家看看;定期带父母进行体检,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陪父母去旅游,完成他们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

何谓“孝”?从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出发,孝被认为是血缘关系内晚辈对长辈的敬仰,遵从和侍奉。“孝”是家庭伦理关系的根本纽带,父母生养子女,子女赡养父母是人的天性。孝的最基本涵义就是对父母的赡养,《尔雅》:“善事父母曰孝。”当然,孝敬父母不仅要养父母之身,不是满足了父母衣食住行的需要,便是孝顺父母了,更重要的是要养父母之心。

人间芳菲四月天,感恩尽孝正当时。为人子女,我们不能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不能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趁着双亲健在,及时把握孝敬的机会,别给将来留下遗憾。

下期话题

那些年,我们吃过的“春菜”

有人说,“对待春天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吃进肚子里”。人们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总会采摘一些植物嫩芽或是鲜花,做上一顿新鲜可口的饭菜,觉得只有这样,才不负这大好春光。带着泥土的春笋、荠菜、马齿苋,翠绿的豆苗、豌豆,带着露珠、水灵鲜嫩的茼蒿、香椿,还有勾起童年美好回忆的的榆钱……各式各样的“最春天的菜”,报告着春天的味道,或清炒或凉拌或做汤,满眼的绿色让心情和味蕾都明亮起来。人间四月芳菲尽,唯有槐花暗香来。槐花不仅好看,还好吃,各种吃法皆美味!还有梨花、玫瑰花、油菜花,将花香咽进肚子里真的是一件无比浪漫的事。这些从视觉到味觉,让春天萦绕在你周围的“最春天的菜”,哪一种是你最钟情的?哪种吃法让你至今难忘,勾起你曾经的记忆和怀想?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燃气管道泄漏 10分钟...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网友留言选登(4月2日)
已有27户居民签名 将很快接通自来水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清明小长假 近郊赏美景
悠享假期
我们的节日 清明
文化发展迈出新步伐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