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陵县华堡镇卢集村:做强特色产业 带领百姓致富

文/图 本报记者 高会鹏 通讯员 王卫杰 权少男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0-10-12 01:47

宁陵县丰众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卢长念在种植园内查看冬桃长势。

卢集村小伙卢振正在自家大棚里直播带货。

金秋时节,走进宁陵县华堡镇卢集村冬桃种植园,阵阵桃香扑鼻而来,一排排桃树绿叶葱茏,一颗颗桃子挂满枝头,长势喜人。

冬桃种植、藤编加工、大棚黄瓜种植……近年来,特色产业铺就梨乡人民“致富路”,拓宽了当地群众增收渠道,实现“以特富农”,乡村发展驶上高质量快车道,农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特色种植“地生金”

“冬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果糖、果酸及多种维生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吃起来香脆可口,味道比普通桃子口感好,园里的桃子陆续成熟了,每天都有很多客户打电话咨询订货。”宁陵县丰众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卢长念一边查看冬桃长势一边介绍道。

今年53岁的卢长念,半辈子都与土地打交道。2015年,他与卢长彦等6位合伙人把眼光从传统农业投向了现代农业,搭上了脱贫攻坚的“快车”,投资300余万元,成立了宁陵县丰众种植合作社。通过多次外出考察,他们从山东青州引进映霜红、黄金蜜、秋彤等优质冬桃品种,进行专业化、标准化的管理,提高冬桃的质量和产量。合作社经过五年的发展,以卢集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4个村120余户,种植冬桃400余亩,年产值达240万元。

“你可别小看这些桃子,我们现在过的好日子可全靠它。”正在园里忙活着除草的村民卢家强说,“我家6亩地租给了合作社,每亩地每年给1000元的租赁费,农闲时就在社里打工,一天也能挣个五六十块钱,一年能挣2万多元哩,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

增强产业扶贫“造血”功能

一条条小藤条,在工人的手里上下翻飞,左右穿插,犹如注入了生命。卢集村扶贫车间的工人们正在忙着编织吊篮、童车、躺椅等藤编产品,这些产品将销往印尼、马来西亚等地。

郭秀英是卢集村的一名贫困户,家里4个孩子都在上学,原来一家人的生计就靠丈夫在外面打工和家里几亩地的收入。自从村里建起了扶贫车间,像郭秀英这样的贫困群众就利用农闲时间在车间打工挣钱,每年都有一笔收入可以补贴家用,说起现在的生活,她甜在心间,乐在脸上。

“工作不累,在家都能干,收入也不错,还不耽误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每月能赚2000元左右。”郭秀英开心地分享着喜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该扶贫车间创新“家中就业”模式,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原材料申领,成品生产出来后由车间指派专人上门收货,为200多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家庭增收。

“我们车间的工人大多数是妇女和老人,因为藤编加工要求低、易上手,工人们既可以在车间加工,也能申领材料回家加工,每月至少有千元的收入保障。”车间负责人马银辉说,“下一步打算扩大生产规模,建成集原料生产、焊接、组装于一体的流水线,争取年产值突破千万元,可以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蔬菜销售搭上“直播快车”

“现摘的水果黄瓜,有2斤、3斤和5斤装,这批黄瓜品质非常好,都是自己家种的,亲们赶紧下单抢购……”卢集村25岁的卢振正在自家的温室大棚里直播带货。据他介绍,“由于黄瓜口感好、品质佳,一个月的时间在网上销售了5000多单,销路一点也不愁”。

过去,卢振的家庭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和外出打工,收入不尽如人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县城的超市里发现水果黄瓜的价格很高,回到家他便算起了经济账,发现种植水果黄瓜投资少、效益高,于是萌生了种植水果黄瓜的想法。说干就干,他从网上搜集信息,多次外出到黄瓜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向农业技术专家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6个月的学习,他学到了黄瓜立体高效栽培技术,利用自家的3亩土地搞起了实验田,头一年亩均收益就达到了5万元。

黄瓜的产量提高了,如何把黄瓜销售出去成了一大难题。正在卢振一筹莫展之际,驻村第一书记郑顺业到卢振家中,帮他出主意、想办法。得知县里科创电商产业园开设直播课,村“两委”便积极与县电商服务中心对接,把卢振送到县里的科创电商产业园学习。经过不断学习和探索,卢振在快手平台的粉丝已有18万多人,通过在平台直播带货,建立起了一条“产、供、销”一体化的黄瓜产业链。

“卢振是个好小伙,自己拥有了种植技术,不忘帮助乡亲,为大家解决了很多种植上的难题。”村民卢正东说。如今,卢集村的村民一提起卢振,都竖起大拇指,由衷地佩服他。

编辑: 张晨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十三五”,你我这样走过
宁陵县华堡镇卢集村:做强特色产业 带领百姓致富
2020-10-12 01:47   文/图 本报记者 高会鹏 通讯员 王卫杰 权少男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宁陵县丰众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卢长念在种植园内查看冬桃长势。

卢集村小伙卢振正在自家大棚里直播带货。

金秋时节,走进宁陵县华堡镇卢集村冬桃种植园,阵阵桃香扑鼻而来,一排排桃树绿叶葱茏,一颗颗桃子挂满枝头,长势喜人。

冬桃种植、藤编加工、大棚黄瓜种植……近年来,特色产业铺就梨乡人民“致富路”,拓宽了当地群众增收渠道,实现“以特富农”,乡村发展驶上高质量快车道,农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特色种植“地生金”

“冬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果糖、果酸及多种维生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吃起来香脆可口,味道比普通桃子口感好,园里的桃子陆续成熟了,每天都有很多客户打电话咨询订货。”宁陵县丰众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卢长念一边查看冬桃长势一边介绍道。

今年53岁的卢长念,半辈子都与土地打交道。2015年,他与卢长彦等6位合伙人把眼光从传统农业投向了现代农业,搭上了脱贫攻坚的“快车”,投资300余万元,成立了宁陵县丰众种植合作社。通过多次外出考察,他们从山东青州引进映霜红、黄金蜜、秋彤等优质冬桃品种,进行专业化、标准化的管理,提高冬桃的质量和产量。合作社经过五年的发展,以卢集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4个村120余户,种植冬桃400余亩,年产值达240万元。

“你可别小看这些桃子,我们现在过的好日子可全靠它。”正在园里忙活着除草的村民卢家强说,“我家6亩地租给了合作社,每亩地每年给1000元的租赁费,农闲时就在社里打工,一天也能挣个五六十块钱,一年能挣2万多元哩,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

增强产业扶贫“造血”功能

一条条小藤条,在工人的手里上下翻飞,左右穿插,犹如注入了生命。卢集村扶贫车间的工人们正在忙着编织吊篮、童车、躺椅等藤编产品,这些产品将销往印尼、马来西亚等地。

郭秀英是卢集村的一名贫困户,家里4个孩子都在上学,原来一家人的生计就靠丈夫在外面打工和家里几亩地的收入。自从村里建起了扶贫车间,像郭秀英这样的贫困群众就利用农闲时间在车间打工挣钱,每年都有一笔收入可以补贴家用,说起现在的生活,她甜在心间,乐在脸上。

“工作不累,在家都能干,收入也不错,还不耽误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每月能赚2000元左右。”郭秀英开心地分享着喜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该扶贫车间创新“家中就业”模式,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原材料申领,成品生产出来后由车间指派专人上门收货,为200多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家庭增收。

“我们车间的工人大多数是妇女和老人,因为藤编加工要求低、易上手,工人们既可以在车间加工,也能申领材料回家加工,每月至少有千元的收入保障。”车间负责人马银辉说,“下一步打算扩大生产规模,建成集原料生产、焊接、组装于一体的流水线,争取年产值突破千万元,可以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蔬菜销售搭上“直播快车”

“现摘的水果黄瓜,有2斤、3斤和5斤装,这批黄瓜品质非常好,都是自己家种的,亲们赶紧下单抢购……”卢集村25岁的卢振正在自家的温室大棚里直播带货。据他介绍,“由于黄瓜口感好、品质佳,一个月的时间在网上销售了5000多单,销路一点也不愁”。

过去,卢振的家庭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和外出打工,收入不尽如人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县城的超市里发现水果黄瓜的价格很高,回到家他便算起了经济账,发现种植水果黄瓜投资少、效益高,于是萌生了种植水果黄瓜的想法。说干就干,他从网上搜集信息,多次外出到黄瓜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向农业技术专家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6个月的学习,他学到了黄瓜立体高效栽培技术,利用自家的3亩土地搞起了实验田,头一年亩均收益就达到了5万元。

黄瓜的产量提高了,如何把黄瓜销售出去成了一大难题。正在卢振一筹莫展之际,驻村第一书记郑顺业到卢振家中,帮他出主意、想办法。得知县里科创电商产业园开设直播课,村“两委”便积极与县电商服务中心对接,把卢振送到县里的科创电商产业园学习。经过不断学习和探索,卢振在快手平台的粉丝已有18万多人,通过在平台直播带货,建立起了一条“产、供、销”一体化的黄瓜产业链。

“卢振是个好小伙,自己拥有了种植技术,不忘帮助乡亲,为大家解决了很多种植上的难题。”村民卢正东说。如今,卢集村的村民一提起卢振,都竖起大拇指,由衷地佩服他。

编辑: 张晨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人行道升级改造后 “...
房子没住上 生了一肚...
【热线追踪】宽带坏了无法修 退还费用可真难
杂物被清理一空 人行道也修好了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游在商丘
国庆中秋相逢 共度花...
出门不出城 门口赏美景
十里花海惹人醉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