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重任扛在肩上 把人民装进心里

——记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睢县城关回族镇党委书记李红星

本报记者 黄业波 通讯员 杜传忠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8-08-23 08:35

8月20日,记者到睢县城关回族镇采访镇党委书记李红星。镇党委办公室的同志却告知,李书记早上布置完全镇脱贫攻坚工作后就下村到帮扶户家去了。

在贫困户周仁治的大棚里,我们见到了已经湿透衣衫的李红星。

“撵上你真不容易呀!”李红星面带笑容与我们寒暄后,很快陷入沉思,满眼焦虑。

“时间不等人哪!”红星指着面前的大棚说,“现在气温高,周仁治都70岁的人了,他的技术和体力都跟不上,所以我每天都要到大棚里转一圈,提醒他们加强管理,不然,他们会因为技术管理不到位造成减收、绝收。这样不仅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也会给国家造成损失。”

扛重任,党委书记一马当先。脱贫攻坚战是第一民生工程是场硬仗,作为镇党委书记应该扛重任,攻坚拔寨时一马当先。近年来,城关回族镇党委、镇政府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三个落实”的要求,紧紧围绕户脱贫、村出列的具体标准,突出问题导向,对照“短板”分类精准施策,先后出台了《城关回族镇脱贫攻坚责任组实施意见》,班子成员全部挂职到村。一开始,镇里考虑李红星是党委书记,事务性的工作多,没给他分村。他知道后坚决不同意,主动要求来到全镇最穷最乱的周庄村。周庄村全村135户村民,光贫困户就有57户。入村后,他带着镇、村干部走村串户调查摸底,开始选能人配班子、改变村容村貌。如今的周庄村由“穷”变“富”,成了新农村的样板村。

谋划产业,下足“绣花功夫”。城关回族镇地理优势、交通便利、集贸繁荣。李红星提出了“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两大工程和全镇“四圈两带一网”发展战略,明确了“一镇一村两园四基地”的发展思路。把蔬菜大棚作为4个贫困村脱贫的主导产业,成立了4个合作社,发展蔬菜大棚2000多座。为全镇434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申请发放小额信贷。建成900KW光伏发电站两座,补齐村集体经济收入的短板,解决70个公益岗位人员的工资。建成5个扶贫车间,带动326名贫困人员就近就业。如今,镇域内瓜果、蔬菜、花草等农业产业星罗棋布,四关街道商贸物流便畅,每个贫困家庭都有一到两个稳定增收的门路。

强化基础建设,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李红星多方筹措资金417.1万元,对4个贫困村的道路、下水道、公厕、文化广场进行了修建,修建4个村级卫生室并配备合格村医。投资352万元新建水厂一座,解决了6个村的群众饮水安全问题。高标准实施“三清六改”,在县配套3000元的基础上,镇里又追加户均500元,全镇635户贫困户全部实施了“三清六改”。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全镇建农村文化广场8个、农家书屋5个,绘制文化墙4万多平方米,夯实精神文明建设基础。按照贫困群众所需所盼,“缺什么、补什么”,着力解决电力、通信等“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让群众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安全房、生活在世外桃源中。

汤庄村贫困户李俊民在给李红星的感谢信里这样写道:“扶贫政策到我家,全家人都乐开花,听党的话跟党走,小康生活在招手,以前过年眉不展,没钱呀,现在过年笑开颜,有钱了!感谢政府感谢党,让俺穷人一起奔小康,李书记的好处说不完,永把党恩记心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最新报道
把重任扛在肩上 把人民装进心里
——记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睢县城关回族镇党委书记李红星
2018-08-23 08:35   本报记者 黄业波 通讯员 杜传忠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8月20日,记者到睢县城关回族镇采访镇党委书记李红星。镇党委办公室的同志却告知,李书记早上布置完全镇脱贫攻坚工作后就下村到帮扶户家去了。

在贫困户周仁治的大棚里,我们见到了已经湿透衣衫的李红星。

“撵上你真不容易呀!”李红星面带笑容与我们寒暄后,很快陷入沉思,满眼焦虑。

“时间不等人哪!”红星指着面前的大棚说,“现在气温高,周仁治都70岁的人了,他的技术和体力都跟不上,所以我每天都要到大棚里转一圈,提醒他们加强管理,不然,他们会因为技术管理不到位造成减收、绝收。这样不仅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也会给国家造成损失。”

扛重任,党委书记一马当先。脱贫攻坚战是第一民生工程是场硬仗,作为镇党委书记应该扛重任,攻坚拔寨时一马当先。近年来,城关回族镇党委、镇政府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三个落实”的要求,紧紧围绕户脱贫、村出列的具体标准,突出问题导向,对照“短板”分类精准施策,先后出台了《城关回族镇脱贫攻坚责任组实施意见》,班子成员全部挂职到村。一开始,镇里考虑李红星是党委书记,事务性的工作多,没给他分村。他知道后坚决不同意,主动要求来到全镇最穷最乱的周庄村。周庄村全村135户村民,光贫困户就有57户。入村后,他带着镇、村干部走村串户调查摸底,开始选能人配班子、改变村容村貌。如今的周庄村由“穷”变“富”,成了新农村的样板村。

谋划产业,下足“绣花功夫”。城关回族镇地理优势、交通便利、集贸繁荣。李红星提出了“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两大工程和全镇“四圈两带一网”发展战略,明确了“一镇一村两园四基地”的发展思路。把蔬菜大棚作为4个贫困村脱贫的主导产业,成立了4个合作社,发展蔬菜大棚2000多座。为全镇434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申请发放小额信贷。建成900KW光伏发电站两座,补齐村集体经济收入的短板,解决70个公益岗位人员的工资。建成5个扶贫车间,带动326名贫困人员就近就业。如今,镇域内瓜果、蔬菜、花草等农业产业星罗棋布,四关街道商贸物流便畅,每个贫困家庭都有一到两个稳定增收的门路。

强化基础建设,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李红星多方筹措资金417.1万元,对4个贫困村的道路、下水道、公厕、文化广场进行了修建,修建4个村级卫生室并配备合格村医。投资352万元新建水厂一座,解决了6个村的群众饮水安全问题。高标准实施“三清六改”,在县配套3000元的基础上,镇里又追加户均500元,全镇635户贫困户全部实施了“三清六改”。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全镇建农村文化广场8个、农家书屋5个,绘制文化墙4万多平方米,夯实精神文明建设基础。按照贫困群众所需所盼,“缺什么、补什么”,着力解决电力、通信等“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让群众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安全房、生活在世外桃源中。

汤庄村贫困户李俊民在给李红星的感谢信里这样写道:“扶贫政策到我家,全家人都乐开花,听党的话跟党走,小康生活在招手,以前过年眉不展,没钱呀,现在过年笑开颜,有钱了!感谢政府感谢党,让俺穷人一起奔小康,李书记的好处说不完,永把党恩记心田。”

责任编辑: 贺宇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施工留“尾巴” 居民...
拆迁不到位 设计要变更
桥下涵洞易积水 想要排水不容易
雪苑路蔡河桥已经通车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消毒杀菌工作
捐助贫困学生
俩女孩一瞬间落入水 ...
助力入奥 武动古城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