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李村之变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冰 梁晓晨 通讯员 王 超 潘 露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8-06-14 08:30

  

睢阳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赵维冠(右一)向西李村小学学生捐赠学习用品,并送上爱心款。

虽然离镇政府仅两公里远,但睢阳区郭村镇西李庄村却没有一条油路直达镇上;该村几条主干道晴天一路土、雨天一路泥,再好的车辆也能抛锚;拥有2500多人的行政村,一个小学竟然只是一个教学点,近200名学生在危房下战战兢兢地学习;出入西李村,一座危桥是必经之地,让许多客商望而却步……

而这一切,在睢阳区人民检察院帮扶工作队入驻后有了明显变化。目前,村子的模样变美了,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旱厕变成了水冲式卫生厕所,自来水管也铺到了家里面,新建的村小学、村室、村民文化广场更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些变化,全是托党的好政策的福,托驻村检察干警的福。”6月11日,西李村第一个脱贫的78岁老人张传箱激动地告诉记者。

变化之一:“扶贫先扶智”,西李村小学大放异彩

与西李村最先结缘的是驻村工作队队长翟全忠,驻村时他任睢阳区人民检察院犯罪预防局政委,驻村时间是2014年6月。现在,犯罪预防部门已经整体转隶至监察委,但是为了将帮扶进行到底,连转隶的机会他也放弃了。他说:“从‘两学一做’到脱贫攻坚,我已经在西李村住了4年,与群众有了深厚的感情。困难群众不脱贫,我绝对不离岗!”

翟全忠刚来时,西李村村室院内杂草丛生,三间房子,没有大门,没有住的地方。

更让人心寒的是,当时西李村小学已经被取缔。作为一个教学点存在的小学校园内,倾斜的围墙用木棍撑着,教室门上的破洞能钻进去一只羊;教室门窗玻璃用塑料布替代,楼顶漏雨;桌椅板凳破烂不堪,无法使用;两个学生坐一个板凳,大都是学生从自家搬到学校的;比正常路面低洼六七厘米的校园操场,一到下雨天,水能没到脚脖子,全是泥泞,一脚踩下去,拔出来都很困难。对此,师生苦不堪言,学生流失严重。

“教育成为西李村发展中的一个‘短板’。当时,我们都有一种凄楚之感!”翟全忠回想起当初看到西李村小学那一幕感慨道。

面对西李村小学的情况,翟全忠第一个想法就是“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他带领工作队员多处沟通协商教育基金,跑断了腿、磨破了嘴。

其间,睢阳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赵维冠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次协调有关部门到西李村召开现场办公会。经过努力,该院为西李村争取教育扶贫资金117万元。

解决了资金难题,西李村小学的建设驶入快车道。学校从2015年6月开始施工,2016年9月1日,学生全部搬进了崭新的校园。同时,驻村干警又为学校争取67万元的环境美化、场地硬化等配套资金。如今,新建的3层1000平方米教学楼宽敞明亮,流失的学生纷纷回到本村校园内读书。

随后,市人民检察院、睢阳区人民检察院又捐助20余万元,为西李村小学配备了桌椅板凳、电脑等办公用具,协调财政资金整修了篮球场、羽毛球场,安装了监控等配套设备。至此,西李村教学点终于成为了完全小学。

西李村小学校长谢红彬向记者介绍时,语气里有藏不住的兴奋:“我刚来报到时,看到学校的场景,心都是凉的。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学校,不比城里的差!”

校容校貌的改变,感触最深的要数在校教学几十年、今年5月份刚刚退休的老教师刘朝军。他说:“俺一辈子也想不到能在这样的环境里教学,能教学生一天,我都是高兴的、心满意足的!”

2016年12月10日,市委书记王战营带队到西李村小学观摩,对西李村小学的变化给予高度评价。

变化之二:“扶贫当扶持”,经济发展有了软环境

脱贫,不是说一句话、干一件事就可以解决的,这是一个长期工程。

翟全忠进村就给自己和扶贫队订下三个计划,第一步:修缮学校;第二步:改善道路;第三步:改善村室。

正在翟全忠带领工作队员李欣甩开膀子向第二步迈进时,市人民检察院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干警周东波不仅到睢阳区人民检察院挂职副检察长,而且又挂职郭村镇党委副书记兼任西李村第一书记,也来到了扶贫第一线。2017年6月,市人民检察院干警李拥华又从周东波手中接过“接力棒”,职务一样,职责一样,精准扶贫的热情一样。

人多就是力量,市、区两级检察院干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争取项目建设资金251.98万元,为西李村新修道路6.73公里,彻底解决了该村“行路难”问题。

如今,原先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土路已经改造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村民从此告别了走“泥路”的历史。

“收庄稼的时候,俺都可以直接用车拉到家门口,真是解决了俺出门难的问题。”村民王学能欣喜地说。

在搞好修路这项主业的同时,驻村干警不停歇地走好第三步。现在的村室整洁明亮,从以前杂草丛生、用破旧的课桌拼出来的会议室,变成了现在的水泥路面、能容纳20余人开会的会议室,并且在村室门口建造了文化广场,为村民提供了休闲锻炼的地方。

短短一年时间,整个西李村发生了巨变。村民苗凤荣说:“现在看看俺村,跟做梦一样!”

路修通了,摆在驻村干警面前的就是解决村里的吃水、用水问题。多年来,西李村现有水井不能满足村民生活、生产的需求。为方便群众农业生产、生活需要,他们又协调各方,争取项目建设资金256万元,为西李村打机井21眼,为6个自然村完成了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路灯亮了,村民灌溉和用电问题得到了解决,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然而,干警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此,他们的想法是加快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做好扶困济危。为此,他们又先后协调投入资金13万余元,在春节、“三夏”期间,慰问22户特困群众,并赠送一台价值2.4万元的秸秆打捆机。同时,他们密切关注7户贫困家庭留守儿童,为1名孤儿申请办理了孤儿证。目前,该村低保人数96人,五保人数7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

在实施危房改造工程中,他们还积极为7户贫困群众新建房屋,提升了贫困群众生活质量;对村内干道的墙壁进行粉刷,书写宣传标语,积极营造既鲜明又朴素自然的生活环境;着力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积极推进“户集、村收、镇运”的垃圾处理模式,购买40个垃圾桶分发给群众,搞好农村垃圾处理,整洁群众生活环境;一年两次协调医院开展义诊活动……

水通了、路畅了、电压稳了、环境美了,西李村软环境的优化,吸引了外来投资者的关注。目前,商丘市中发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已入驻该村扶贫车间,每天20多人加工生产编织用品。工人中就有7位贫困户,他们每个月收入近2000元。前不久,睢阳区人社局还专门在西李村举办了藤编技能培训班,使该村的藤编产业成为带动当地手工业发展的一个龙头。

变化之三:“扶贫须扶志”,鼓起群众脱贫的劲头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西李村地处睢阳区郭村镇大西北,人均耕地不到一亩,556户村民中,仅贫困户就有118户。

2014年6月底,睢阳区人民检察院驻村伊始,该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窦防修带领翟全忠、李欣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对西李村100多户贫困户的走访。

他们了解到,村民主要靠种植小麦、玉米为生,收入单一。为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不让一户贫困户掉队,他们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对本村基础情况、经济发展现状、道路状况、群众所想所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深刻认识,翟全忠还为此写下了4000多字的调研报告,详细分析村民致贫原因。

此举,为睢阳区人民检察院后期制订脱贫攻坚规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脱贫工作中,该院组织干警90余人(次)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通过资金扶持、项目扶持、技能扶持、就业扶持等形式,社会救助、落实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政策,帮助贫困群众脱贫。2017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108人,比入驻前减少了172户733人。目前,49户贫困村民,又已经脱贫38户。

在与村干部和党员多次座谈中,驻村干警认为产业扶贫是带领村民奔小康的关键路径,决定利用村委会现有闲置地,先行组织村干部一班人垫资建造20个蔬菜大棚,制订了养殖肉牛、养鸡、养鸭、种植果蔬的产业发展规划。

他们发现,村子的发展,关键还要靠年轻人。翟全忠和村党支部书记张亮利用外出务工人员春节返乡的机会讲政策、谈变化,动员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最终说服3名年轻人从南方返回家乡创业。同时,他们还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到户增收,把对贫困户的扶贫政策充分扩大化,联合民营企业“宏星牧业”以入股年底分红的办法提高农民收入。现在的西李村,家家户户都向着奔小康的道路前进着。

今年年初,20亩脱毒无公害土豆喜获丰收,西李村贫困人口又有了精准脱贫的“内动力”和继续发展的“源动力”。

采访中,张传箱老人把记者拉进了新盖的房子里,高兴地说:“这是帮扶队给我盖的房子,我现在有地方住,还有饭吃,就连厕所也是抽水的。除了养殖每年的分红外,我还在扶贫车间干点活,我现在已经脱贫啦!”

变化之四:“扶贫应扶植”,为老百姓办的事才是大事

在西李村除了便利的交通线路、整体规划的新农村建设外,更打动人心的是一个个精彩的脱贫故事,是脱贫群众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是扶贫干部无私奉献的一片赤诚。

“能为老百姓办点实实在在的事,是我们最高兴的事。”这是翟全忠的口头禅。

有一次,他从东李庄自然村5岁的李向羽家走访出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李向羽的父亲前几年因病去世,母亲随后出走,杳无音信,他跟着半身不遂的爷爷和年迈多病的奶奶生活。由于家庭贫困,小向羽吃不好穿不暖,连最起码的营养都跟不上。翟全忠多次与郭村镇政府以及睢阳区公安、民政部门协调,帮小向羽申请办理了孤儿证。小向羽每月可领取600元孤儿补助,直到14周岁。

东李庄村的刁素云也是苦命人。丈夫因病去世后,她不仅要赡养84岁的婆婆,还要抚养两个年幼孩子上学,农闲时则在施工队打工补贴家用。翟全忠了解情况后,多次帮助、走访、慰问刁素云,为刁素云申请办理了低保,并帮她发展辣椒种植,刁素云的生活渐渐好转。

今年以来,李拥华、翟全忠及驻村队员李欣先后三次协调爱心人士和有关部门在西李村小学开展“助学筑梦”活动,为贫困学生捐助学习用品和助学金近万元,与商丘市爱心组织协调给贫困生和优秀学生捐助80件羽绒服,受到当地党委、睢阳区教体局及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贫困户各有各的难处,无论是第一书记周东波、李拥华,还是驻村队员翟全忠和李欣,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逢年过节,他们总会多方争取,扶危济困。统计显示,两年来,市、区两级检察院及爱心企业先后投入13万余元慰问西李村特困户。

在驻村队员的引导下,西李村成立了种植业合作社,现在已发展到了40亩大棚,种植了脱毒无公害土豆,当年便喜获丰收,促进了贫困户脱贫致富。为了对西李村进行高标准整体规划、科学合理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他们还利用信息资源与某设计公司设计师取得联系,不辞辛劳,从郑州请来专家为西李村制订规划。

翟全忠饱含深情地说:“为老百姓办的事才是大事。”在翟全忠的影响和带动下,村干部和其他扶贫人员,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动真情、动真格,真扶贫、扶真贫,真抓实干和埋头苦干的作风蔚然成风。

在采访中,睢阳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赵维冠告诉记者:“一粒沙可观世界,一滴水可见大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衡量一名党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尺。西李村的变化,是市人民检察院和睢阳区人民检察院扶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实践证明,精准扶贫不但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深切期望,还成为了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的桥梁纽带。”

睢阳区人民检察院的精准扶贫,让西李村村民感受到了村容村貌、经济发展从零到有、从弱到强的巨变。走在路上,村民脸上绽放的灿烂笑容,就是最好的见证。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最新报道
西李村之变
2018-06-14 08:30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冰 梁晓晨 通讯员 王 超 潘 露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睢阳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赵维冠(右一)向西李村小学学生捐赠学习用品,并送上爱心款。

虽然离镇政府仅两公里远,但睢阳区郭村镇西李庄村却没有一条油路直达镇上;该村几条主干道晴天一路土、雨天一路泥,再好的车辆也能抛锚;拥有2500多人的行政村,一个小学竟然只是一个教学点,近200名学生在危房下战战兢兢地学习;出入西李村,一座危桥是必经之地,让许多客商望而却步……

而这一切,在睢阳区人民检察院帮扶工作队入驻后有了明显变化。目前,村子的模样变美了,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旱厕变成了水冲式卫生厕所,自来水管也铺到了家里面,新建的村小学、村室、村民文化广场更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些变化,全是托党的好政策的福,托驻村检察干警的福。”6月11日,西李村第一个脱贫的78岁老人张传箱激动地告诉记者。

变化之一:“扶贫先扶智”,西李村小学大放异彩

与西李村最先结缘的是驻村工作队队长翟全忠,驻村时他任睢阳区人民检察院犯罪预防局政委,驻村时间是2014年6月。现在,犯罪预防部门已经整体转隶至监察委,但是为了将帮扶进行到底,连转隶的机会他也放弃了。他说:“从‘两学一做’到脱贫攻坚,我已经在西李村住了4年,与群众有了深厚的感情。困难群众不脱贫,我绝对不离岗!”

翟全忠刚来时,西李村村室院内杂草丛生,三间房子,没有大门,没有住的地方。

更让人心寒的是,当时西李村小学已经被取缔。作为一个教学点存在的小学校园内,倾斜的围墙用木棍撑着,教室门上的破洞能钻进去一只羊;教室门窗玻璃用塑料布替代,楼顶漏雨;桌椅板凳破烂不堪,无法使用;两个学生坐一个板凳,大都是学生从自家搬到学校的;比正常路面低洼六七厘米的校园操场,一到下雨天,水能没到脚脖子,全是泥泞,一脚踩下去,拔出来都很困难。对此,师生苦不堪言,学生流失严重。

“教育成为西李村发展中的一个‘短板’。当时,我们都有一种凄楚之感!”翟全忠回想起当初看到西李村小学那一幕感慨道。

面对西李村小学的情况,翟全忠第一个想法就是“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他带领工作队员多处沟通协商教育基金,跑断了腿、磨破了嘴。

其间,睢阳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赵维冠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次协调有关部门到西李村召开现场办公会。经过努力,该院为西李村争取教育扶贫资金117万元。

解决了资金难题,西李村小学的建设驶入快车道。学校从2015年6月开始施工,2016年9月1日,学生全部搬进了崭新的校园。同时,驻村干警又为学校争取67万元的环境美化、场地硬化等配套资金。如今,新建的3层1000平方米教学楼宽敞明亮,流失的学生纷纷回到本村校园内读书。

随后,市人民检察院、睢阳区人民检察院又捐助20余万元,为西李村小学配备了桌椅板凳、电脑等办公用具,协调财政资金整修了篮球场、羽毛球场,安装了监控等配套设备。至此,西李村教学点终于成为了完全小学。

西李村小学校长谢红彬向记者介绍时,语气里有藏不住的兴奋:“我刚来报到时,看到学校的场景,心都是凉的。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学校,不比城里的差!”

校容校貌的改变,感触最深的要数在校教学几十年、今年5月份刚刚退休的老教师刘朝军。他说:“俺一辈子也想不到能在这样的环境里教学,能教学生一天,我都是高兴的、心满意足的!”

2016年12月10日,市委书记王战营带队到西李村小学观摩,对西李村小学的变化给予高度评价。

变化之二:“扶贫当扶持”,经济发展有了软环境

脱贫,不是说一句话、干一件事就可以解决的,这是一个长期工程。

翟全忠进村就给自己和扶贫队订下三个计划,第一步:修缮学校;第二步:改善道路;第三步:改善村室。

正在翟全忠带领工作队员李欣甩开膀子向第二步迈进时,市人民检察院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干警周东波不仅到睢阳区人民检察院挂职副检察长,而且又挂职郭村镇党委副书记兼任西李村第一书记,也来到了扶贫第一线。2017年6月,市人民检察院干警李拥华又从周东波手中接过“接力棒”,职务一样,职责一样,精准扶贫的热情一样。

人多就是力量,市、区两级检察院干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争取项目建设资金251.98万元,为西李村新修道路6.73公里,彻底解决了该村“行路难”问题。

如今,原先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土路已经改造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村民从此告别了走“泥路”的历史。

“收庄稼的时候,俺都可以直接用车拉到家门口,真是解决了俺出门难的问题。”村民王学能欣喜地说。

在搞好修路这项主业的同时,驻村干警不停歇地走好第三步。现在的村室整洁明亮,从以前杂草丛生、用破旧的课桌拼出来的会议室,变成了现在的水泥路面、能容纳20余人开会的会议室,并且在村室门口建造了文化广场,为村民提供了休闲锻炼的地方。

短短一年时间,整个西李村发生了巨变。村民苗凤荣说:“现在看看俺村,跟做梦一样!”

路修通了,摆在驻村干警面前的就是解决村里的吃水、用水问题。多年来,西李村现有水井不能满足村民生活、生产的需求。为方便群众农业生产、生活需要,他们又协调各方,争取项目建设资金256万元,为西李村打机井21眼,为6个自然村完成了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路灯亮了,村民灌溉和用电问题得到了解决,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然而,干警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此,他们的想法是加快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做好扶困济危。为此,他们又先后协调投入资金13万余元,在春节、“三夏”期间,慰问22户特困群众,并赠送一台价值2.4万元的秸秆打捆机。同时,他们密切关注7户贫困家庭留守儿童,为1名孤儿申请办理了孤儿证。目前,该村低保人数96人,五保人数7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

在实施危房改造工程中,他们还积极为7户贫困群众新建房屋,提升了贫困群众生活质量;对村内干道的墙壁进行粉刷,书写宣传标语,积极营造既鲜明又朴素自然的生活环境;着力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积极推进“户集、村收、镇运”的垃圾处理模式,购买40个垃圾桶分发给群众,搞好农村垃圾处理,整洁群众生活环境;一年两次协调医院开展义诊活动……

水通了、路畅了、电压稳了、环境美了,西李村软环境的优化,吸引了外来投资者的关注。目前,商丘市中发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已入驻该村扶贫车间,每天20多人加工生产编织用品。工人中就有7位贫困户,他们每个月收入近2000元。前不久,睢阳区人社局还专门在西李村举办了藤编技能培训班,使该村的藤编产业成为带动当地手工业发展的一个龙头。

变化之三:“扶贫须扶志”,鼓起群众脱贫的劲头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西李村地处睢阳区郭村镇大西北,人均耕地不到一亩,556户村民中,仅贫困户就有118户。

2014年6月底,睢阳区人民检察院驻村伊始,该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窦防修带领翟全忠、李欣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对西李村100多户贫困户的走访。

他们了解到,村民主要靠种植小麦、玉米为生,收入单一。为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不让一户贫困户掉队,他们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对本村基础情况、经济发展现状、道路状况、群众所想所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深刻认识,翟全忠还为此写下了4000多字的调研报告,详细分析村民致贫原因。

此举,为睢阳区人民检察院后期制订脱贫攻坚规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脱贫工作中,该院组织干警90余人(次)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通过资金扶持、项目扶持、技能扶持、就业扶持等形式,社会救助、落实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政策,帮助贫困群众脱贫。2017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108人,比入驻前减少了172户733人。目前,49户贫困村民,又已经脱贫38户。

在与村干部和党员多次座谈中,驻村干警认为产业扶贫是带领村民奔小康的关键路径,决定利用村委会现有闲置地,先行组织村干部一班人垫资建造20个蔬菜大棚,制订了养殖肉牛、养鸡、养鸭、种植果蔬的产业发展规划。

他们发现,村子的发展,关键还要靠年轻人。翟全忠和村党支部书记张亮利用外出务工人员春节返乡的机会讲政策、谈变化,动员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最终说服3名年轻人从南方返回家乡创业。同时,他们还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到户增收,把对贫困户的扶贫政策充分扩大化,联合民营企业“宏星牧业”以入股年底分红的办法提高农民收入。现在的西李村,家家户户都向着奔小康的道路前进着。

今年年初,20亩脱毒无公害土豆喜获丰收,西李村贫困人口又有了精准脱贫的“内动力”和继续发展的“源动力”。

采访中,张传箱老人把记者拉进了新盖的房子里,高兴地说:“这是帮扶队给我盖的房子,我现在有地方住,还有饭吃,就连厕所也是抽水的。除了养殖每年的分红外,我还在扶贫车间干点活,我现在已经脱贫啦!”

变化之四:“扶贫应扶植”,为老百姓办的事才是大事

在西李村除了便利的交通线路、整体规划的新农村建设外,更打动人心的是一个个精彩的脱贫故事,是脱贫群众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是扶贫干部无私奉献的一片赤诚。

“能为老百姓办点实实在在的事,是我们最高兴的事。”这是翟全忠的口头禅。

有一次,他从东李庄自然村5岁的李向羽家走访出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李向羽的父亲前几年因病去世,母亲随后出走,杳无音信,他跟着半身不遂的爷爷和年迈多病的奶奶生活。由于家庭贫困,小向羽吃不好穿不暖,连最起码的营养都跟不上。翟全忠多次与郭村镇政府以及睢阳区公安、民政部门协调,帮小向羽申请办理了孤儿证。小向羽每月可领取600元孤儿补助,直到14周岁。

东李庄村的刁素云也是苦命人。丈夫因病去世后,她不仅要赡养84岁的婆婆,还要抚养两个年幼孩子上学,农闲时则在施工队打工补贴家用。翟全忠了解情况后,多次帮助、走访、慰问刁素云,为刁素云申请办理了低保,并帮她发展辣椒种植,刁素云的生活渐渐好转。

今年以来,李拥华、翟全忠及驻村队员李欣先后三次协调爱心人士和有关部门在西李村小学开展“助学筑梦”活动,为贫困学生捐助学习用品和助学金近万元,与商丘市爱心组织协调给贫困生和优秀学生捐助80件羽绒服,受到当地党委、睢阳区教体局及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贫困户各有各的难处,无论是第一书记周东波、李拥华,还是驻村队员翟全忠和李欣,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逢年过节,他们总会多方争取,扶危济困。统计显示,两年来,市、区两级检察院及爱心企业先后投入13万余元慰问西李村特困户。

在驻村队员的引导下,西李村成立了种植业合作社,现在已发展到了40亩大棚,种植了脱毒无公害土豆,当年便喜获丰收,促进了贫困户脱贫致富。为了对西李村进行高标准整体规划、科学合理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他们还利用信息资源与某设计公司设计师取得联系,不辞辛劳,从郑州请来专家为西李村制订规划。

翟全忠饱含深情地说:“为老百姓办的事才是大事。”在翟全忠的影响和带动下,村干部和其他扶贫人员,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动真情、动真格,真扶贫、扶真贫,真抓实干和埋头苦干的作风蔚然成风。

在采访中,睢阳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赵维冠告诉记者:“一粒沙可观世界,一滴水可见大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衡量一名党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尺。西李村的变化,是市人民检察院和睢阳区人民检察院扶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实践证明,精准扶贫不但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深切期望,还成为了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的桥梁纽带。”

睢阳区人民检察院的精准扶贫,让西李村村民感受到了村容村貌、经济发展从零到有、从弱到强的巨变。走在路上,村民脸上绽放的灿烂笑容,就是最好的见证。

责任编辑: 贺宇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文化路包河桥路面塌陷 市政部门已计划对桥板进行更换
弱电入地 可破“线杆立在路中间”难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生产车间 热火朝天
工人在生产流水线上作业
志愿者在行动
无人机、机器人消防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