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民生福祉 创造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司鹤欣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8-08-28 03:27

宁陵实施学生营养餐工程,惠及全县学子。闫占廷 摄

颐天年养老公寓保健医生为老人做日常养护。赵 航 摄

宁陵县举行第五批公共租赁住房抽签分配仪式。吕忠箱 摄

医疗服务队进企业义诊。赵 航 摄

核心提示

“脱贫了”、“再就业了”、“搬新居了”、“生活有保障了”……

一句句感慨的话语,一张张喜悦的笑脸,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交织成了宁陵县丰富多彩的民生图卷,也让65万宁陵百姓不惧风雨昂首前行。

回看来路,不忘初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宁陵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时刻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宁陵百姓生活品质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来自该县统计部门的一组数据: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60元,比2001年提高了1934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986元,比1978年提高了9946元。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随着收入的持续提升,宁陵县消费水平也明显提高。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220元,比2006年的4311元提高了12909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570元,比1986年的255元提高了7315元。

在投入方面,2014年—2018年,宁陵坚持“关注民生、基础当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着眼三农、服务农民”的原则,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19个,计划下达总投资109689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52558.9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7130.1万元。其中67个医疗卫生项目的争取有效地改善了当地医疗卫生环境,助推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填补了医疗养护空白;7个政法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为基层派出所办公、办案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创建平安宁陵服务;6个教育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19个三农建设项目,为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了基础保障。

五年来,宁陵县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城镇新增就业28143人,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2656个;持续开展各类社保扩面工作,做好了企业、机关事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保险金的征缴和发放工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做好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目前已发放47万张,其中城镇职工1.92万张;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和各项救助政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7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年提高到3450元。

均衡发展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整洁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时尚的塑胶操场、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电脑室……这些正在成为宁陵县中小学校的标配。

教育的腾飞,得益于“均衡”。 五年来,宁陵县委、县政府以党的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实施“全面改薄”规划、校舍维修改造等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实现基本均衡。谱写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宁陵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先后投入教育事业资金7.53亿元,其中中央改薄资金1.41亿元、省级改薄配套资金5200万元、县本级财政投入 5.6亿元。

为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和“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要求,让教育扶贫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宁陵县教体局组织全县各中小学教师利用暑假一周的时间,对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精准扶贫“大排查、大走访”清零活动。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全面走访调查摸底,开展教育扶贫政策落实查漏补缺工作。 2018年春季,全县共核实建档立卡学生7239人。其中学前阶段1533人,小学阶段3428人,初中阶段1466人,高中阶段725人,中职阶段87人。

近日,宁陵县张弓镇管庄村的寒门学子李明倩接到了河南大学录取通知书。她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该县教育扶贫惠民政策的受益人。2018年春季,宁陵实行免除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费、住宿费680元,并按照最高档每生每年25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仅读高三这一学年,李明倩就享受了免学费、住宿费、教科书费,享受到最高档助学金2500元、领取1000元生活补贴等,帮助她顺利实现了大学梦。

六重保障 让贫困群众病有所医

近年来,依据国家和我省有关标准,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将国家和省规划内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到贫困地区,推进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五个一”标准化建设,即县级政府要办好1所综合医院、1所中医医院、1所妇幼保健院,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标准化的村卫生室。加大贫困人口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支持力度,提升贫困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推进贫困地区形成有序就医的分级诊疗格局创造条件。目前,宁陵县人民医院总投资1.2亿元,总建筑面积3.01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正在施工;总投资1.5亿元,占地130亩的县中医院整体迁建工程,门诊、医技楼主体已完工,病房楼正在施工中;投资8600万元,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县妇幼保健院综合业务楼正在施工。

县乡医疗机构还建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均已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制度,为老年人、残疾人设立优先服务窗口,为患者24小时提供开水、急危病人陪护到病房等便民措施。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曾经是很多农村群众的真实写照。小病扛、大病拖、生病不敢上医院,很多贫困群众更是感叹,既不敢生病、又生不起病、更治不起病。如今,这种现象在宁陵县得到了彻底改变。

为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顽疾,近年来宁陵县建立了“三免四提一兜底”的六重医疗保障机制,即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每年免费体检一次,乡镇卫生院住院免起付线,因病致贫的人员参合费用全免,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0%,门诊统筹提高10%,慢性病报销比例提高到85%,在县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0%,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大病医疗救助、县域内报销比例提高10%,五次报销后,个人自费合规费用3000元以上部分给予政府全额兜底救助。

2017年,宁陵县城乡居民医保参保607961人,个人缴费150元,各级财政配套450元,合计筹集资金36477.66万元。 2017年,全县城乡居民基金补偿费用33709.98万元, 全县享受城乡居民补偿的参保居民161.79万人次。

医养结合 探索特色养老新模式

随着人口高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养老问题已逐步成为突出社会问题。

近年来,宁陵高度重视养老问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按照居家养老创特色、社区养老辟新径、机构养老创品牌、社会养老促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子,逐步完善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宁陵县养老工作先后获得“河南省老龄工作先进县”“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中国长寿之乡”等荣誉称号。

宁陵县第一中心敬老院是县政府主导,整合扶贫资金建设的第一所中心敬老院,也是该县2018年扶贫重点项目之一,由县民政局统一管理。2018年,宁陵在南部、北部、中部分别建立5所中心敬老院,以此为着力点,带动全县养老机构、福利机构改善基础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体系。

目前,宁陵60岁以上老人9425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4.5%,百岁以上老人11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18%;全县有城乡特困人员2719户2825人,其中分散供养2433户2539人,集中供养 286人。各类养老服务机构20个,其中中心敬老院1个,乡镇敬老院13个,民办养老机构1个,社会福利院1个,日间照料中心4个。

颐天年养老公寓位于民族医院西院,以医院为依托,探索医养结合的省级试点单位。“我在这里住了很多年了,逢年过节也是在养老院过,平时公寓给测量血压、做健康管理,隔壁就是医院很方便。”在此养老的83岁老人杨秀兰说,她已把养老公寓当成自己的家。除普通护工外,公寓专门配备保健医生和护士各一名,负责每日为老人查房,测量体征,对有慢性疾病的老人进行用药指导和督促服药,确保老人治疗安全,一旦病情有变,即刻送往医院诊治,解决老人子女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宁陵县大力倡导社会办养老机构,坚持市场化运作,采取公办民营、社会办公助、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兴办养老服务业。同时,做实社区和居家养老,大力推进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兴建老年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推进日托、餐饮和志愿者服务,不断丰富养老服务内容。

另外,认真落实特殊困难老人的救助工作,80岁以上城乡低保老人宁陵共有3800人,2018年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100元,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500元,全部做到及时足额发放;全县百岁老人高龄补贴全面落实,补贴标准每人每月100元。

安居工程 让百姓“住得起”

“真是党的政策好啊,我当时买到这套房子后,一分钱都没有了,还欠了很多外债。政府知道我的情况后,还特事特办,给我装修了房子,赶着年关入住。”低保户周文启仍记得2013年入住安和家园小区的情况。

既要“搬得进”,还要“住得起”。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宁陵县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目标,科学部署、落实责任,完善机制、强化管理,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等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达到了对符合公共租赁住房条件申请家庭的应保尽保,基本实现了住有所居的住房保障目标。五年来,宁陵县共建设保障性住房8343套、398920.48平方米,投资7.26亿元。其中廉租住房项目5个、6816套、326195.8平方米,投资5.36亿元;公共租赁住房项目5个、1527套、72724.68平方米,投资1.42亿元。经济适用住房项目项目3个、327套、23916平方米,投资0.48亿元。五年来,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15 个,征收房屋面积1754638平方米、征收户数11319户,投入棚户区改造资金32.6亿元。其中实物安置棚改项目4个,建设安置房小区4个,建设安置房2625套,投入资金3.9亿元。货币化安置棚改项目11个,征收户数8694户、征收房屋面积1541788平方米,投入货币化安置补偿资金28.7亿元。

不但要住有所居,还要住得宜居。近年来,宁陵县将棚户区改造纳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统筹考虑棚改和城市建设,通过实施区域改造、板块化改造等,充分发挥了棚改的综合效应,有效提升了老旧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水平,较好地改善了市容市貌和人居环境,优化了县城空间布局,显著提升了城市综合承接能力,有力推进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衣食住行,样样关乎民生。随着更多的普惠政策出台,宁陵将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建设富裕、开放、魅力、生态、平安新宁陵增添幸福底色。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最新报道
增进民生福祉 创造美好生活
2018-08-28 03:27   本报记者 司鹤欣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宁陵实施学生营养餐工程,惠及全县学子。闫占廷 摄

颐天年养老公寓保健医生为老人做日常养护。赵 航 摄

宁陵县举行第五批公共租赁住房抽签分配仪式。吕忠箱 摄

医疗服务队进企业义诊。赵 航 摄

核心提示

“脱贫了”、“再就业了”、“搬新居了”、“生活有保障了”……

一句句感慨的话语,一张张喜悦的笑脸,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交织成了宁陵县丰富多彩的民生图卷,也让65万宁陵百姓不惧风雨昂首前行。

回看来路,不忘初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宁陵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时刻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宁陵百姓生活品质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来自该县统计部门的一组数据: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60元,比2001年提高了1934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986元,比1978年提高了9946元。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随着收入的持续提升,宁陵县消费水平也明显提高。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220元,比2006年的4311元提高了12909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570元,比1986年的255元提高了7315元。

在投入方面,2014年—2018年,宁陵坚持“关注民生、基础当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着眼三农、服务农民”的原则,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19个,计划下达总投资109689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52558.9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7130.1万元。其中67个医疗卫生项目的争取有效地改善了当地医疗卫生环境,助推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填补了医疗养护空白;7个政法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为基层派出所办公、办案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创建平安宁陵服务;6个教育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19个三农建设项目,为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了基础保障。

五年来,宁陵县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城镇新增就业28143人,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2656个;持续开展各类社保扩面工作,做好了企业、机关事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保险金的征缴和发放工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做好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目前已发放47万张,其中城镇职工1.92万张;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和各项救助政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7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年提高到3450元。

均衡发展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整洁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时尚的塑胶操场、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电脑室……这些正在成为宁陵县中小学校的标配。

教育的腾飞,得益于“均衡”。 五年来,宁陵县委、县政府以党的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实施“全面改薄”规划、校舍维修改造等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实现基本均衡。谱写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宁陵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先后投入教育事业资金7.53亿元,其中中央改薄资金1.41亿元、省级改薄配套资金5200万元、县本级财政投入 5.6亿元。

为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和“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要求,让教育扶贫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宁陵县教体局组织全县各中小学教师利用暑假一周的时间,对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精准扶贫“大排查、大走访”清零活动。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全面走访调查摸底,开展教育扶贫政策落实查漏补缺工作。 2018年春季,全县共核实建档立卡学生7239人。其中学前阶段1533人,小学阶段3428人,初中阶段1466人,高中阶段725人,中职阶段87人。

近日,宁陵县张弓镇管庄村的寒门学子李明倩接到了河南大学录取通知书。她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该县教育扶贫惠民政策的受益人。2018年春季,宁陵实行免除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费、住宿费680元,并按照最高档每生每年25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仅读高三这一学年,李明倩就享受了免学费、住宿费、教科书费,享受到最高档助学金2500元、领取1000元生活补贴等,帮助她顺利实现了大学梦。

六重保障 让贫困群众病有所医

近年来,依据国家和我省有关标准,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将国家和省规划内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到贫困地区,推进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五个一”标准化建设,即县级政府要办好1所综合医院、1所中医医院、1所妇幼保健院,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标准化的村卫生室。加大贫困人口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支持力度,提升贫困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推进贫困地区形成有序就医的分级诊疗格局创造条件。目前,宁陵县人民医院总投资1.2亿元,总建筑面积3.01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正在施工;总投资1.5亿元,占地130亩的县中医院整体迁建工程,门诊、医技楼主体已完工,病房楼正在施工中;投资8600万元,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县妇幼保健院综合业务楼正在施工。

县乡医疗机构还建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均已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制度,为老年人、残疾人设立优先服务窗口,为患者24小时提供开水、急危病人陪护到病房等便民措施。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曾经是很多农村群众的真实写照。小病扛、大病拖、生病不敢上医院,很多贫困群众更是感叹,既不敢生病、又生不起病、更治不起病。如今,这种现象在宁陵县得到了彻底改变。

为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顽疾,近年来宁陵县建立了“三免四提一兜底”的六重医疗保障机制,即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每年免费体检一次,乡镇卫生院住院免起付线,因病致贫的人员参合费用全免,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0%,门诊统筹提高10%,慢性病报销比例提高到85%,在县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0%,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大病医疗救助、县域内报销比例提高10%,五次报销后,个人自费合规费用3000元以上部分给予政府全额兜底救助。

2017年,宁陵县城乡居民医保参保607961人,个人缴费150元,各级财政配套450元,合计筹集资金36477.66万元。 2017年,全县城乡居民基金补偿费用33709.98万元, 全县享受城乡居民补偿的参保居民161.79万人次。

医养结合 探索特色养老新模式

随着人口高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养老问题已逐步成为突出社会问题。

近年来,宁陵高度重视养老问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按照居家养老创特色、社区养老辟新径、机构养老创品牌、社会养老促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子,逐步完善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宁陵县养老工作先后获得“河南省老龄工作先进县”“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中国长寿之乡”等荣誉称号。

宁陵县第一中心敬老院是县政府主导,整合扶贫资金建设的第一所中心敬老院,也是该县2018年扶贫重点项目之一,由县民政局统一管理。2018年,宁陵在南部、北部、中部分别建立5所中心敬老院,以此为着力点,带动全县养老机构、福利机构改善基础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体系。

目前,宁陵60岁以上老人9425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4.5%,百岁以上老人11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18%;全县有城乡特困人员2719户2825人,其中分散供养2433户2539人,集中供养 286人。各类养老服务机构20个,其中中心敬老院1个,乡镇敬老院13个,民办养老机构1个,社会福利院1个,日间照料中心4个。

颐天年养老公寓位于民族医院西院,以医院为依托,探索医养结合的省级试点单位。“我在这里住了很多年了,逢年过节也是在养老院过,平时公寓给测量血压、做健康管理,隔壁就是医院很方便。”在此养老的83岁老人杨秀兰说,她已把养老公寓当成自己的家。除普通护工外,公寓专门配备保健医生和护士各一名,负责每日为老人查房,测量体征,对有慢性疾病的老人进行用药指导和督促服药,确保老人治疗安全,一旦病情有变,即刻送往医院诊治,解决老人子女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宁陵县大力倡导社会办养老机构,坚持市场化运作,采取公办民营、社会办公助、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兴办养老服务业。同时,做实社区和居家养老,大力推进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兴建老年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推进日托、餐饮和志愿者服务,不断丰富养老服务内容。

另外,认真落实特殊困难老人的救助工作,80岁以上城乡低保老人宁陵共有3800人,2018年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100元,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500元,全部做到及时足额发放;全县百岁老人高龄补贴全面落实,补贴标准每人每月100元。

安居工程 让百姓“住得起”

“真是党的政策好啊,我当时买到这套房子后,一分钱都没有了,还欠了很多外债。政府知道我的情况后,还特事特办,给我装修了房子,赶着年关入住。”低保户周文启仍记得2013年入住安和家园小区的情况。

既要“搬得进”,还要“住得起”。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宁陵县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目标,科学部署、落实责任,完善机制、强化管理,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等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达到了对符合公共租赁住房条件申请家庭的应保尽保,基本实现了住有所居的住房保障目标。五年来,宁陵县共建设保障性住房8343套、398920.48平方米,投资7.26亿元。其中廉租住房项目5个、6816套、326195.8平方米,投资5.36亿元;公共租赁住房项目5个、1527套、72724.68平方米,投资1.42亿元。经济适用住房项目项目3个、327套、23916平方米,投资0.48亿元。五年来,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15 个,征收房屋面积1754638平方米、征收户数11319户,投入棚户区改造资金32.6亿元。其中实物安置棚改项目4个,建设安置房小区4个,建设安置房2625套,投入资金3.9亿元。货币化安置棚改项目11个,征收户数8694户、征收房屋面积1541788平方米,投入货币化安置补偿资金28.7亿元。

不但要住有所居,还要住得宜居。近年来,宁陵县将棚户区改造纳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统筹考虑棚改和城市建设,通过实施区域改造、板块化改造等,充分发挥了棚改的综合效应,有效提升了老旧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水平,较好地改善了市容市貌和人居环境,优化了县城空间布局,显著提升了城市综合承接能力,有力推进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衣食住行,样样关乎民生。随着更多的普惠政策出台,宁陵将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建设富裕、开放、魅力、生态、平安新宁陵增添幸福底色。

责任编辑: 贺宇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新建机动车道 一周内...
施工留“尾巴” 居民...
小区水电停多日 居民盼望快解决
桥下涵洞易积水 想要排水不容易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民建商丘市委举办的2...
安踏鞋材有限公司生 ...
越住越好
跆拳道 大比武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