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大战略夯实党建基础

本报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谢卫勋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8-08-21 04:45

 

 

李老家乡丰楼村开展“党员+”支部活动

专家教授走进社区宣讲十九大报告

“俺现在一天工钱30多元,加上土地流转的租金每年1200元,再加上在这里喂羊每月能挣1000元,三项加起来,一人一年挣近两万元了。这要感谢俺村有个好支书!”8月14日,在界沟镇范庄村的养羊场里,村民董秀英高兴地说。

董秀英所说的“好支书”,是村经济能人、现任党支部书记付永华。他早年一直在外地从事钢构生意,去年,家乡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他毅然返乡,相继创建养羊场、脱水蔬菜基地,带动村里80余户贫困户脱贫。

近年来,虞城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并加快虞城籍各类人才向脱贫攻坚战场集聚,从“引进高端博士人才”到“选对党建带头人才”“唤回归乡创业人才”三个方面突破,围绕解放思想,围绕人才展开高质量党建。引进高端人才,着力集聚一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团队);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让优秀的党员干部成为基层的坚强战斗堡垒;大力实施以资金、技术、人才、项目、信息等返乡为主的“人才返乡工程”,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扶持产业发展、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方式,帮助创业实力强、有回乡创业意愿的外出优秀人才找准创业方向,进行“项目回引”,以人才大战略夯实了党建基础。

博士赵志亮(右三)与乡村干部研究乡村振兴规划

引进高端博士人才

“虞城县把人才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脱贫攻坚的重要资源,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局面,从而成为了虞城发展的内驱力。”生物学博士、虞城县高新区副主任韩亚伟说。

近年来,该县围绕党建育人才,厚植人才热土。以“引”为先,着力打造人才集聚洼地。着力构建人才比较优势,千方百计招贤纳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办法》等,“培植”人才引进“政策梧桐”。县委书记朱东亚亲自带队赴沪开展“招硕引博”活动,通过签约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43名,其中博士14名。同时,在全县建立5个高层次人才引育基地、两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把52名技术拔尖人才分成4个专家服务团,开展“进企业送技能”集中服务。县委、县政府从北京、上海成功“挖”过来农业博士韩亚伟、金融博士赵志亮、水博士孔令为3名博士到虞城挂职。赵志亮在郑州设立了融资工作组,将县里年轻干部安排至省住建厅等单位锻炼,为虞城培养金融后备人才10余名;虞城籍同济大学博士后孔令为将浙江环境治理经验在虞城加以推广,进一步深化了院地合作;农业博士韩亚伟投身全县循环农业、污水治理和高科产业,农民芍药种植面积大幅度攀升,10多家企业成功申报高新企业……

8月15日,虞城县召开了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筹备会,提出了引进人才要坚持四个结合,即坚持引进“高精尖”人才与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相结合;坚持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智相结合;坚持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相结合;坚持集中引才与长效聚才相结合。要大力创造留人环境,人才既要引得来,又要留得住。集中宣传人才政策、集中展示人才成果、集中招才引智、集中促进人才项目落地。通过这次招才引智大会,打造虞城宣传人才政策的平台、展示人才工作成果的平台、集中招才引智的平台、促进人才项目合作对接的平台。着力集聚一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团队)。

田庙乡石庄村第一书记张卫兵入户帮扶

选准基层党建人才

“2000多人的村子,天天都有让人操心的事情。我是村支书,大事小事都得管,而且还要管好。”8月15日,虞城县店集乡魏堌堆村支部书记毕远峰说。

毕远峰在魏堌堆村长大,18岁离开家乡到北京创业,做过司机,干过商贸。多年打拼,毕远峰成了乡亲们眼里的“北京大老板”。2012年,他回到村里办了家食品加工厂,取名“民与丰”。带动村里不少贫困户改种特种玉米和荠菜,亩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2015年8月,毕远峰全票当选魏堌堆村村支书。成立了魏堌堆村精准扶贫专业合作社,全村107户贫困户全部入社。眼下,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新厂房正在加紧施工,预计产值将达到2000万元;田庙乡后刘村建立完善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学”字上下功夫、在“做”字上做文章,村支部、村委会7名委员结对帮扶户精准扶贫42户重点贫困户,29名党员辅助帮扶29户贫困户,成立了虞城县虞北果树种植合作社,每季度分红一次。该村先后被评为省基层党建示范站点、省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和省级基层党支部。

把人才选准,是基层党建的基础和基石。近年来,虞城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让优秀的党员干部成为基层的坚强战斗堡垒。把人选准,选优配强乡村干部,围绕选“政治红人、经济能人、社会贤人”要求,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坚持“村内选、上级派、社会招和以老带新”。派优驻村第一书记、名誉村长、帮扶队员,把单位最优秀的干部派到脱贫攻坚主战场。把路找对。就是紧紧围绕贫困户增收和发展村集体经济,做好转移就业,做强做大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抓好社会事业。把事管严。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在政治上用规矩明方向,明辨是非、令行禁止;在工作上用规矩促有为,严格程序,一丝不苟;在生活上用规矩树形象,防微杜渐、守住底线。把风扶正,推动立德践行,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推进模范家庭、模范社区建设;发挥党员作用,正党风、淳民风、树家风。

利用乡镇换届,选优培强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乡镇党政正职。结合村支部换届,出台了《关于选优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意见》,突出“三有三带”标准(有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能带给希望;有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能带领发展;有良好品行和公道之心,能带来和谐)。同时,为每个贫困村储备1至2名后备干部,为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加强日常督导考核,对县直单位在岗不在状态的“帮扶干部”“名誉村长”进行调换,树立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干部、识别干部的正确政绩导向,促进干部能上能下。

另外,把政治站位不高、担当意识不强、工作能力不足的“两委”干部换下来。换届后,该县选举产生3413名“两委”干部,新当选支部书记233人,新当选村委会主任306名,新当选其他“两委”成员1604名,组织开展村(社区)“两委”干部集中培训、宪法宣誓活动,提高了(社区)“两委”班子的履职能力和服务群众意识;从返乡农民工党员、青年农民党员中培育后备干部;坚持微权力治理,抓小抓早、防微杜渐,严厉打击侵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

“以前俺村领导班子涣散,也没人管。孙银亮主持工作后,俺村比以前变化多了。”寓贤集村民孟献军说。47岁的孙银亮一直在外经营大蒜生意,2017年上半年村里原领导班子因故解散,村民们一致推选他担任村主任。他说,要干就干出个样子:流转了400余亩土地,种植芍药70亩、荠菜100亩和其他药材60余亩,小麦新品种培育200亩。248户贫困户全部加入村精准扶贫种植专业合作社,年底每户分红不低于1200元,并且农户在合作社打工每天还可挣50元。

返乡创业大学生朱靖源在自己创建的玫瑰园里劳动

激活回乡创业人才

2017年年底,该县在政府网上对外发布了《致虞城籍在外人才的倡议书》,点燃了虞城籍在外工作人员的乡愁。怎样能让老家走出贫困,让老家富起来,成为了他们新的梦想。再加上宽松、优惠的投资政策,促使他们回乡创业,为虞城县脱贫攻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乡创业以来,我没少得到县返乡创业领导组的支持,有时县领导还亲自来指导工作,有县里的政策机制保障和产业平台的支撑,我们还怕啥。”2015年回乡创业的利民镇蔡庄村民朱婧源信心满满地说。

朱婧源大学毕业后回乡,流转土地560亩,种植玫瑰10余万株,2016年成立了种植养殖合作社,85户贫困户已有30多户自愿加入合作社,长期在合作社上班的工人有30—50人。在玫瑰花收获的季节,每天可达200人,其中妇女140人,工人工资每月2000—3000元。

为吸引更多人才回归,该县以建设“人才强县”为目标,动员、鼓励和吸引高学历、高层次的本土人才回乡创业;运行好“虞城人才”微信公众平台和“天南地北虞城人”微信交流平台,把本县老党员、道德模范、社会工作者、经济文化能人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力量凝聚起来,在各行政村和社区成立乡贤理事会,作为虞城在外人才的日常沟通联络、信息发布、招才引智的平台;各乡镇成立人才返乡创业服务中心,把返乡创业人才作为培养选拔村干部的主要渠道,优先从政治觉悟高、带富能力强、群众口碑好,愿意加入党组织的企业家、专业合作社领办人、家庭农场主等人才中发展党员,对培养成熟的,及时充实进村“两委”班子,着力打造“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全国《第三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地区名单》,虞城县被国家认定为我市唯一的第三批返乡创业试点县,为该县提出的“乡村振兴,争做新时代先锋”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

“在县里的返乡创业政策支持下,我现在建有标准化温室大棚80个、春秋棚70个,养殖种植一体化露天散养鸡场2座,容纳5万只蛋鸡的标准化养殖场1座,用地从贫困户中流转,再聘他们来管理,常年带动500多名村民就业,每人月增收2000元左右。”全国优秀农民工、虞城县返乡创业青年、郑集乡褚庄村民褚献委说起创业的事情滔滔不绝。

在虞城县,像褚献委这样的返乡创业成功者比比皆是。许多的在外成功者变成了家乡的“企业老总”,许多的打工者变身成家乡的“小老板”,许多一技之长的务工者变身成家乡企业的业务骨干……

该县人社局一份资料显示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本情况: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共扶持返乡创业人员12347人,创办各类企业8458家,其中3家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在9.9亿元以上,带动5万多人就业,吸纳4100名贫困人员就业。去年以来,设立返乡创业投资基金2000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015亿元,对1650名创业人员进行了创业培训,投资兴办了种植、养殖、建筑、加工、维修、服务等方面的创业项目。返乡创业农民工逐年递增并释放出创业创新正能量,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不断扩大,正日益成为推动虞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宝贵财富和重要力量。

本版图片由刘建谠、李云川提供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最新报道
以人才大战略夯实党建基础
2018-08-21 04:45   本报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谢卫勋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李老家乡丰楼村开展“党员+”支部活动

专家教授走进社区宣讲十九大报告

“俺现在一天工钱30多元,加上土地流转的租金每年1200元,再加上在这里喂羊每月能挣1000元,三项加起来,一人一年挣近两万元了。这要感谢俺村有个好支书!”8月14日,在界沟镇范庄村的养羊场里,村民董秀英高兴地说。

董秀英所说的“好支书”,是村经济能人、现任党支部书记付永华。他早年一直在外地从事钢构生意,去年,家乡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他毅然返乡,相继创建养羊场、脱水蔬菜基地,带动村里80余户贫困户脱贫。

近年来,虞城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并加快虞城籍各类人才向脱贫攻坚战场集聚,从“引进高端博士人才”到“选对党建带头人才”“唤回归乡创业人才”三个方面突破,围绕解放思想,围绕人才展开高质量党建。引进高端人才,着力集聚一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团队);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让优秀的党员干部成为基层的坚强战斗堡垒;大力实施以资金、技术、人才、项目、信息等返乡为主的“人才返乡工程”,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扶持产业发展、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方式,帮助创业实力强、有回乡创业意愿的外出优秀人才找准创业方向,进行“项目回引”,以人才大战略夯实了党建基础。

博士赵志亮(右三)与乡村干部研究乡村振兴规划

引进高端博士人才

“虞城县把人才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脱贫攻坚的重要资源,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局面,从而成为了虞城发展的内驱力。”生物学博士、虞城县高新区副主任韩亚伟说。

近年来,该县围绕党建育人才,厚植人才热土。以“引”为先,着力打造人才集聚洼地。着力构建人才比较优势,千方百计招贤纳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办法》等,“培植”人才引进“政策梧桐”。县委书记朱东亚亲自带队赴沪开展“招硕引博”活动,通过签约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43名,其中博士14名。同时,在全县建立5个高层次人才引育基地、两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把52名技术拔尖人才分成4个专家服务团,开展“进企业送技能”集中服务。县委、县政府从北京、上海成功“挖”过来农业博士韩亚伟、金融博士赵志亮、水博士孔令为3名博士到虞城挂职。赵志亮在郑州设立了融资工作组,将县里年轻干部安排至省住建厅等单位锻炼,为虞城培养金融后备人才10余名;虞城籍同济大学博士后孔令为将浙江环境治理经验在虞城加以推广,进一步深化了院地合作;农业博士韩亚伟投身全县循环农业、污水治理和高科产业,农民芍药种植面积大幅度攀升,10多家企业成功申报高新企业……

8月15日,虞城县召开了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筹备会,提出了引进人才要坚持四个结合,即坚持引进“高精尖”人才与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相结合;坚持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智相结合;坚持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相结合;坚持集中引才与长效聚才相结合。要大力创造留人环境,人才既要引得来,又要留得住。集中宣传人才政策、集中展示人才成果、集中招才引智、集中促进人才项目落地。通过这次招才引智大会,打造虞城宣传人才政策的平台、展示人才工作成果的平台、集中招才引智的平台、促进人才项目合作对接的平台。着力集聚一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团队)。

田庙乡石庄村第一书记张卫兵入户帮扶

选准基层党建人才

“2000多人的村子,天天都有让人操心的事情。我是村支书,大事小事都得管,而且还要管好。”8月15日,虞城县店集乡魏堌堆村支部书记毕远峰说。

毕远峰在魏堌堆村长大,18岁离开家乡到北京创业,做过司机,干过商贸。多年打拼,毕远峰成了乡亲们眼里的“北京大老板”。2012年,他回到村里办了家食品加工厂,取名“民与丰”。带动村里不少贫困户改种特种玉米和荠菜,亩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2015年8月,毕远峰全票当选魏堌堆村村支书。成立了魏堌堆村精准扶贫专业合作社,全村107户贫困户全部入社。眼下,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新厂房正在加紧施工,预计产值将达到2000万元;田庙乡后刘村建立完善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学”字上下功夫、在“做”字上做文章,村支部、村委会7名委员结对帮扶户精准扶贫42户重点贫困户,29名党员辅助帮扶29户贫困户,成立了虞城县虞北果树种植合作社,每季度分红一次。该村先后被评为省基层党建示范站点、省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和省级基层党支部。

把人才选准,是基层党建的基础和基石。近年来,虞城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让优秀的党员干部成为基层的坚强战斗堡垒。把人选准,选优配强乡村干部,围绕选“政治红人、经济能人、社会贤人”要求,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坚持“村内选、上级派、社会招和以老带新”。派优驻村第一书记、名誉村长、帮扶队员,把单位最优秀的干部派到脱贫攻坚主战场。把路找对。就是紧紧围绕贫困户增收和发展村集体经济,做好转移就业,做强做大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抓好社会事业。把事管严。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在政治上用规矩明方向,明辨是非、令行禁止;在工作上用规矩促有为,严格程序,一丝不苟;在生活上用规矩树形象,防微杜渐、守住底线。把风扶正,推动立德践行,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推进模范家庭、模范社区建设;发挥党员作用,正党风、淳民风、树家风。

利用乡镇换届,选优培强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乡镇党政正职。结合村支部换届,出台了《关于选优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意见》,突出“三有三带”标准(有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能带给希望;有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能带领发展;有良好品行和公道之心,能带来和谐)。同时,为每个贫困村储备1至2名后备干部,为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加强日常督导考核,对县直单位在岗不在状态的“帮扶干部”“名誉村长”进行调换,树立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干部、识别干部的正确政绩导向,促进干部能上能下。

另外,把政治站位不高、担当意识不强、工作能力不足的“两委”干部换下来。换届后,该县选举产生3413名“两委”干部,新当选支部书记233人,新当选村委会主任306名,新当选其他“两委”成员1604名,组织开展村(社区)“两委”干部集中培训、宪法宣誓活动,提高了(社区)“两委”班子的履职能力和服务群众意识;从返乡农民工党员、青年农民党员中培育后备干部;坚持微权力治理,抓小抓早、防微杜渐,严厉打击侵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

“以前俺村领导班子涣散,也没人管。孙银亮主持工作后,俺村比以前变化多了。”寓贤集村民孟献军说。47岁的孙银亮一直在外经营大蒜生意,2017年上半年村里原领导班子因故解散,村民们一致推选他担任村主任。他说,要干就干出个样子:流转了400余亩土地,种植芍药70亩、荠菜100亩和其他药材60余亩,小麦新品种培育200亩。248户贫困户全部加入村精准扶贫种植专业合作社,年底每户分红不低于1200元,并且农户在合作社打工每天还可挣50元。

返乡创业大学生朱靖源在自己创建的玫瑰园里劳动

激活回乡创业人才

2017年年底,该县在政府网上对外发布了《致虞城籍在外人才的倡议书》,点燃了虞城籍在外工作人员的乡愁。怎样能让老家走出贫困,让老家富起来,成为了他们新的梦想。再加上宽松、优惠的投资政策,促使他们回乡创业,为虞城县脱贫攻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乡创业以来,我没少得到县返乡创业领导组的支持,有时县领导还亲自来指导工作,有县里的政策机制保障和产业平台的支撑,我们还怕啥。”2015年回乡创业的利民镇蔡庄村民朱婧源信心满满地说。

朱婧源大学毕业后回乡,流转土地560亩,种植玫瑰10余万株,2016年成立了种植养殖合作社,85户贫困户已有30多户自愿加入合作社,长期在合作社上班的工人有30—50人。在玫瑰花收获的季节,每天可达200人,其中妇女140人,工人工资每月2000—3000元。

为吸引更多人才回归,该县以建设“人才强县”为目标,动员、鼓励和吸引高学历、高层次的本土人才回乡创业;运行好“虞城人才”微信公众平台和“天南地北虞城人”微信交流平台,把本县老党员、道德模范、社会工作者、经济文化能人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力量凝聚起来,在各行政村和社区成立乡贤理事会,作为虞城在外人才的日常沟通联络、信息发布、招才引智的平台;各乡镇成立人才返乡创业服务中心,把返乡创业人才作为培养选拔村干部的主要渠道,优先从政治觉悟高、带富能力强、群众口碑好,愿意加入党组织的企业家、专业合作社领办人、家庭农场主等人才中发展党员,对培养成熟的,及时充实进村“两委”班子,着力打造“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全国《第三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地区名单》,虞城县被国家认定为我市唯一的第三批返乡创业试点县,为该县提出的“乡村振兴,争做新时代先锋”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

“在县里的返乡创业政策支持下,我现在建有标准化温室大棚80个、春秋棚70个,养殖种植一体化露天散养鸡场2座,容纳5万只蛋鸡的标准化养殖场1座,用地从贫困户中流转,再聘他们来管理,常年带动500多名村民就业,每人月增收2000元左右。”全国优秀农民工、虞城县返乡创业青年、郑集乡褚庄村民褚献委说起创业的事情滔滔不绝。

在虞城县,像褚献委这样的返乡创业成功者比比皆是。许多的在外成功者变成了家乡的“企业老总”,许多的打工者变身成家乡的“小老板”,许多一技之长的务工者变身成家乡企业的业务骨干……

该县人社局一份资料显示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本情况: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共扶持返乡创业人员12347人,创办各类企业8458家,其中3家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在9.9亿元以上,带动5万多人就业,吸纳4100名贫困人员就业。去年以来,设立返乡创业投资基金2000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015亿元,对1650名创业人员进行了创业培训,投资兴办了种植、养殖、建筑、加工、维修、服务等方面的创业项目。返乡创业农民工逐年递增并释放出创业创新正能量,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不断扩大,正日益成为推动虞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宝贵财富和重要力量。

本版图片由刘建谠、李云川提供

责任编辑: 马信志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施工留“尾巴” 居民...
拆迁不到位 设计要变更
银行卡内未扣款 可能是因为“充还贷
道路规划有改变下水道进行整修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暴雨下 爱满城
风雨中,我们共同坚守
调配乳胶漆
博爱助学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