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节日资讯
【网络中国节·端午】伤力草是个“小黑孩”
2022-05-30 10:42   记者 侯国胜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先讲一件几乎人人都知道的事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计划生育管控非常严,但是在农村,哪家不想尽一切办法超生一个或两个?!孩子一会跑,就在屋里“闷”不住了,渐渐地,大家都知道了,这个叫狗蛋,是谁家老二,那个叫钢圈,是谁家老三。但是,就有一个问题,这些孩子,在公安户籍上没有户口,俗称“小黑孩”。如今,鼓励生育的政策实施后,这些“小黑孩”都有了官方户口,变成了“小白孩”。

我实在没想到,我们商丘土生土长的伤力草,如今,竟然还是“小黑孩”!说起来这件事,多年来付出很多心血搞伤力草系列产品研发的王云鹤先生很无奈:“民间有传说,民俗有记载,地里有生长,但是,你说它是药吧,《中国药典》里没名录,你说它是植物吧,《河南植物志》里没选入,狗尾巴草、拉拉秧都有官方称谓,就伤力草没有,你说咋弄?”

马上又到端午,端午吃伤力草在商丘沿袭很久很久了,可以说,商丘人都知道!《商丘市志·民俗卷》记载:端午当天,民间常食用伤力草炒鸡蛋或伤力草熬水打荷包蛋,谓能治痨病。

伤力草是商丘特产,有人说,它起源于殷商时期,从商朝起在商丘繁衍至今,故又称商力草或商立草,还有叫上力草的,大体有十余种称呼。但伤力草这个名字在民间流传最久,来历说是农民在田间过度劳累,伤着了身体,但是吃下“伤力草打鸡蛋”之后,受伤的身体得到迅速修复,精神也有了,力气更足了。其药食同源,被称为豫东仙草,在千百年的民间实践中,确实有消除疲劳、补气固元的作用。

伤力草多见于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生长力极为旺盛。它的规模化种植,应该是起源于梁园区水池铺镇,由立志发掘商丘传统文化的梁园区人大党委会原副主任孟凡友及种植户侯俊鹏等发起,后来,虞城县界沟镇、睢阳区路河镇也都有了种植基地。其他的地方也许还有,只是我没听人介绍过。

伤力草茶是主打产品,但是它的药味重,是推广普及中的软肋。为让它的口味更适宜大众,商丘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王治安先生没少费脑筋,他研究出了伤力草茶与红茶、白茶等十余个品类的茶进行组合配伍的方式。“1+1,精确到克,味道好极了。”很多人品过王治安先生沏的“配伍茶”后都认为,如果依此调制出风味茶系列饮品,市场一定不可限量。

后来,搞国学文化研究的方自安先生也对伤力草茶的推广作了很多工作。他开发出了“商立草”系列茶十余种,宣传口号是“商立草草立商”,意思是,要让这个产品变成商丘的文化符号或者地域标志性特产。他如今正踌躇满志。

王云鹤先生在伤力草的推广上下了大功夫。请权威机构检测了伤力草的成分并出具了报告,请有关高校进行专门研究,还组织了一些学术研讨,最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开出了“上力草膏”系列产品。可惜,虽然“上力草膏”口感和作用都不错,但是不能上市销售,为何?因为伤力草就是“小黑孩”。

“小孩上学,没有公安户口,就不能立学籍;产品没有官方名称,就没法进入市场。”商丘所有从事与伤力草有关行业的,都面临这样一个产品“上市”难题。还有人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就像一个字,大家都知道它读啥,但是你无论从拼音或是偏旁部首都查不到它,它就没法获得普遍认可。

伤力草“黑户”,看着是小事,其实还真不是小事。目前,商丘规模种植有几千亩,如果发展到万亩以上或十万亩以上,这就是十亿百亿产业。“它属商丘独有,系列产品研发成熟,具有极大推广价值,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起来。”王治安先生就此给有关部门打了几个报告。

伤力草如果属药材,卫生健康、医药管理等有关部门应该重视起来,推动其入中药材方面的名录;如果属植物,农业、林业或农林科学研究等部门应推动其入权威植物名录。

话再说回来,它就生长在我们眼皮底下,总不能啥都不是吧?!让“小黑孩”变“小白孩”,有关部门要尽快动起来。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现场督办后坑洼路面 ...
远看是车道 近看成了...
路口正在施工 红绿灯暂停使用
修好这段路 村民出行就方便了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秦燕公园:亦静亦动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经协商授权的单位、组织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