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强人才 让“回归经济”枝繁叶茂
2022-08-31 02:15   本报“商丘非凡十年”全媒体报道组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扫码看视频

返乡创业者杨倩创建的筑润集团

▼返乡创业者陈贡禹创办汇丰棉业让数百人就业

原在义乌创业的李志在县里支持下创办了电子物流园

闻集乡返乡创业者利金站创办灵芝创业园

返乡创业青年程华冰(右)创办了红螺工量具公司

近年来,虞城县围绕“以返乡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创新,以创新谋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能人回归”工程,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经济转型、城市转型,促使虞城县竞争力更强、承载力更好、软实力更优、吸引力更大、凝聚力更足。坚持将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相结合,引进重大项目和主导产业项目,让“北雁南飞”变“群凤还巢”,以“回归经济”助推虞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7月25日,虞城县在全市“回归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攻坚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我是土生土长的虞城人,去年了解到家乡政策,我决定返乡投资办厂,一切手续县里都给帮忙办理,服务好、效率高、进度快。”8月25日,在商丘财治食品建设工地,总经理张长勇边查看施工进程边介绍企业情况,此项目总投资3亿元,一期已建成6个生产车间,面积2.4万平方米,预计年底投产后,可日加工生产100吨牛、鸡、鸭、鹅等肉食品,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

张长勇是虞城县城郊乡米庄村人,1987年开始在南京从事牛肉食品生意,2003年把公司迁到上海,2021年返乡二次创业,成为虞城县“回归经济”大军中的一员。

发展“回归经济”,虞城风生水起。与张长勇一样,近年来虞城县共扶持在外企业、农民工等返乡创业人员2万余人,带动就业约21.5万人,其中以汇丰纺织、虞城能臣家居用品、河南懂菜农业科技、河南啤匠科技等为代表的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在9.9亿元以上。

以情聚才 创优政策吸引“回归”

货物进仓、智能分拣、自动装车……在位于虞城县的商丘电商物流产业园,4栋共6.5万平方米的物流仓储库内,现代化物流忙而有序的景象令人惊叹。

“现在仅虞城县的物流业务量,日上行30多万单、下行20多万单,每单平均可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1.9元,相当于每天为虞城县的企业节省物流成本数百万元。目前仓储供不应求,一期项目已入驻满,二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已有百余家企业在排队进驻。”8月24日,商丘电商物流产业园总经理、义乌商丘商会会长李志介绍,他返乡投资30亿元,创建集电子商务研发、仓储、物流、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电商物流产业园。

“回家乡投资,县委、县政府在政策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各项服务非常到位,这给我们投资者吃了定心丸。”李志充满信心地说。商丘电商物流产业园已成为聚才引企的枢纽经济平台,目前广东、义乌等地的电商企业、物流企业都在主动向平台靠拢聚集。

强化政策扶持,虞城县着力引导返乡就业创业。为此,先后出台了《虞城县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创业和返乡创业实施方案》《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和管理实施细则》《精准扶贫就业(帮扶)基地资金奖补意见》等扶持政策。同步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服务意识,切实兑现对投资者的承诺,打造“诚信虞城”;设立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服务管家,推行零接触、不见面审批;对重点招商项目实行一个产业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个服务团队、一套服务方案、一抓到底“五个一”工作法。

人才,是发展现代经济的命脉与动力。虞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先后出台多个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引进政策文件,实施“招硕引博”工程,着力打造人才工作的“政策梧桐”。目前,已在郑州、南京等城市成立虞城县在外招才引智工作站(返乡创业服务站),入驻虞城籍“高精尖缺”人才105人,成为该县又一对外推介的重要平台,在招商引资中起到了搭桥铺路、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

同时,对来虞城工作或提供智力服务的博士,在启动资金、税收优惠、平台建设、生活保障、政治待遇等方面,“一事一议”对待,先后通过签约聘请人才合作顾问、特聘专家等形式,柔性引进虞城籍高层次人才43名,其中博士14名,实现虞城博士人才引进零的突破。

目前,虞城县人才集聚洼地效应已经显现,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观为虞城建设“河南强县 中原新城”增光添彩。

以园引才 筑好平台支撑“回归”

处暑时节,天气凉爽,走进虞城县,却能感受到该县发展“回归经济”的火热劲头。

商丘电商物流产业园、商东食品产业园、豫健医疗健康产业园、彩印包装园、基宇冷链物流园……这些投资20亿元以上的项目,支撑起虞城县“一区十园”,都是虞城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投资在建的“回归”项目。

近年来,虞城县在以亲情为纽带引导“回归”的同时,更注重以园区为平台,把“巢”筑好支撑“回归”,紧盯异地商会、重要乡贤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吸引总部回归、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迁,“回归经济”呈现加快发展态势。

培育打造产业发展平台,一直是虞城县发展“回归经济”的重要抓手。虞城县审时度势,研究决定走“市场化运作,滚动式发展”之路,加快高新区“一区十园”建设步伐。围绕“一区”,投资建设了占地500亩、总投资15亿元的返乡创业园和返乡创业小区。目前双创中心大楼已建成使用,入驻了华族科技网络直播孵化基地、虞智金服、浙江大学河南技术转移中心虞城工作站等项目;建成生产孵化厂房8栋,入驻创业项目5个;建成科技成果展览展示中心,已进驻14个专业园区和40多家企业。围绕“十园”,建设了投资100亿元的五金生态城、投资40亿元的电镀生态园、投资200亿元的商东食品工业园、投资50亿元的电商产业园、投资130亿元的商丘综合保税区、投资30亿元的金象彩印包装园、投资20亿元的豫健健康产业园、投资100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投资26亿元的人力人才园、投资12亿元的大虞春秋文化园等项目,为“回归经济”产业培育打造了集聚发展平台。

产业是“回归经济”的核心,如何把“凤”引来并培育发展壮大,这是虞城县抓“回归经济”的关键。虞城坚持“项目为王”,致力产业倍增,持续深化“管委会+公司”模式,围绕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编制招商图谱和招商推进方案,以高端科研平台、先进科研成果、领军科研团队招商,大力实施驻地招商和精准招商,以企业建园区、以园区聚产业、以产业带集群,发展壮大了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了生物制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回归经济”发展提供了深厚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以需育才 乡村振兴融入“回归”

田庙乡返乡创业者董胜利创办懂菜农业,采用“公司+订单+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农业种植约1.5万亩,辐射带动群众3800多户,户均增收2.5万元,每年为田庙乡13个行政村带来6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闻集乡返乡创业者利金站创办虞城金隆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民社员3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800多个,年人均增收约万元;虞城县返乡创业者贾辉创办金豆子芽菜,可年产芽苗菜50万吨、豆腐制品10万余吨,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集聚效应,完成产业链循环生态闭环,是“中国第一”豆制品产业园……

以需育才,按需培育,让“回归经济”扎根乡村促振兴,是虞城县推进“回归经济”的又一亮点。

“镇镇有产业、村村有典型”,是虞城县人才返乡创业的喜人景象。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虞城县根据工作实际,围绕乡村振兴,实行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打好“亲情牌”“老乡牌”,以乡音乡情引人才项目双归。该县向在外人才发出了《“携手乡村振兴、共书虞城华章”倡议书》,以乡镇为单位,建立虞城县在外人才微信交流群,及时发布家乡动态、宣传创业政策、开展互动交流,搭建起在外人才和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交流平台,让有实力的在外人才和企业参与到家乡建设中来,让每位在外人才都有一颗返乡创业惠桑梓之心。

为服务好“回归经济”,虞城县设立返乡创业贷款担保基金1350万元,近年来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1亿元,对1661名创业人员进行了创业培训。如今,返乡创业人员呈逐年递增趋势,主要投资兴办了涉及种植、养殖、建筑、加工、维修、服务等方面的创业项目,分布范围广、个体规模大,为该县乡村振兴增添了动力、补充了后劲。

与此同时,虞城县通过以会代训、田间课堂、基地示范、跟踪培养“四种模式”,培育开发农民技师、种植养殖能手、劳务经纪人、农业经营管理及服务人才,精心培育各类“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建立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队伍,让更多的在外优秀人才和本土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主战场,为虞城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执笔:闻力 高会鹏 刘建谠

摄影:邢栋 王富杰 陈文河

编辑: 贺宇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现场督办后坑洼路面 ...
远看是车道 近看成了...
公共停车位上突现围挡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能否就近入学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雨天行车 多加小心
工人在缝纫线生产车 ...
制作月饼
我们的节日·中秋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经协商授权的单位、组织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