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曹楼村:工厂大棚同步发展 村民生活节节攀升

文/图 本报记者 袁国豪 通讯员 李亚楠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1-08-02 01:43

  

2020年6月29日,《商丘日报》刊发了“百年梦圆看百村”大型主题报道采访活动关于永城市黄口镇曹楼村的稿件《曹楼村:致富大棚送到俺手里》。

  

曹楼村村民正在田间查看大棚花生的长势。

  

村民在曹楼村的荣祺服装厂赶制订单。

2020年6月29日,《商丘日报》刊发了“百年梦圆看百村”大型主题报道采访活动关于永城市黄口镇曹楼村的稿件《曹楼村:致富大棚送到俺手里》。讲述了曹楼村通过“1333”扶贫模式,让脱贫户参与管理、分红,带领他们致富的故事。 那么,一年过去了,曹楼村如今的发展怎么样?村民的生活有没有新的变化?时隔一年,记者再次来到村里,对该村经济发展情况一探究竟,听村民们畅聊如今的幸福新生活。

“来来来,看看我们新加工的上衣。”时隔一年,记者再一次来到了曹楼村的荣祺服装厂,看到的是一派热闹的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忙着赶制新接的一批订单,尽管天气炎热,但工人们热情不减。看到记者来到,服装厂负责人尹红军赶紧拉着记者介绍刚刚赶制出的上衣。

今年是尹红军成立荣琪服装厂的第六个年头,六年来,服装厂早已经从当初的十几台缝纫机发展到现在的60多台缝纫机,同时吸纳50多位村民前来务工,人均月收入4000多元,有效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俺在这好得很,工资还高,老板对俺还好,就干些缝制衣服的小活,老板还给俺一个月3000多块钱。离家还近,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正在缝制衣服的曹楼村村民李冬梅高兴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提高群众致富“造血”能力、稳定增收,曹楼村逐渐走出了一条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的产业扶贫新路子。先后建起了养殖场、有机蔬菜基地、良种培育基地,还建立了荣琪服装厂、浙江外贸饰品车间等,扩建产业园果园100亩左右,带领一批又一批群众脱贫致富。

记者又来到了大棚前,看到村民们正在田间忙着查看大棚花生的长势,给花生施肥、除草。“俺们上半年的分红已经发下来了,现在就是帮着管理管理大棚,活儿还不累,几个人聊着天就把活干完了,到期还能拿到分红,现在的日子太幸福了。”谈到如今的幸福生活,几个在大棚务工的村民都乐得合不拢嘴。

2021年,“1333”产业大棚持续发力,上百年来村民平均每户分得400元的分红。目前大棚里的20余亩花生预计8月份上市,每亩收益约3000元。

“现在的日子比以前更好了,‘1333’模式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也让老百姓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活好起来了,老百姓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以后,我们会更加努力,让笑容在老百姓脸上持续更久。”当初的驻村书记姜清芳早已成为了曹楼村的村支书,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默默奉献着。他说,只要百姓需要,他愿发挥余热,一直干下去,带领老百姓致富。

“1333”和“四带”模式,带动了群众致富,也带动了产业调整,必将在乡村振兴中进一步延伸和利用,目前曹楼村产业园里的西瓜、黄桃、甜瓜等已经成功上市,为该村实现乡村振兴再次提供了有力支撑。

编辑: 贺宇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永城市曹楼村:工厂大棚同步发展 村民生活节节攀升
2021-08-02 01:43   文/图 本报记者 袁国豪 通讯员 李亚楠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2020年6月29日,《商丘日报》刊发了“百年梦圆看百村”大型主题报道采访活动关于永城市黄口镇曹楼村的稿件《曹楼村:致富大棚送到俺手里》。

  

曹楼村村民正在田间查看大棚花生的长势。

  

村民在曹楼村的荣祺服装厂赶制订单。

2020年6月29日,《商丘日报》刊发了“百年梦圆看百村”大型主题报道采访活动关于永城市黄口镇曹楼村的稿件《曹楼村:致富大棚送到俺手里》。讲述了曹楼村通过“1333”扶贫模式,让脱贫户参与管理、分红,带领他们致富的故事。 那么,一年过去了,曹楼村如今的发展怎么样?村民的生活有没有新的变化?时隔一年,记者再次来到村里,对该村经济发展情况一探究竟,听村民们畅聊如今的幸福新生活。

“来来来,看看我们新加工的上衣。”时隔一年,记者再一次来到了曹楼村的荣祺服装厂,看到的是一派热闹的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忙着赶制新接的一批订单,尽管天气炎热,但工人们热情不减。看到记者来到,服装厂负责人尹红军赶紧拉着记者介绍刚刚赶制出的上衣。

今年是尹红军成立荣琪服装厂的第六个年头,六年来,服装厂早已经从当初的十几台缝纫机发展到现在的60多台缝纫机,同时吸纳50多位村民前来务工,人均月收入4000多元,有效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俺在这好得很,工资还高,老板对俺还好,就干些缝制衣服的小活,老板还给俺一个月3000多块钱。离家还近,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正在缝制衣服的曹楼村村民李冬梅高兴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提高群众致富“造血”能力、稳定增收,曹楼村逐渐走出了一条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的产业扶贫新路子。先后建起了养殖场、有机蔬菜基地、良种培育基地,还建立了荣琪服装厂、浙江外贸饰品车间等,扩建产业园果园100亩左右,带领一批又一批群众脱贫致富。

记者又来到了大棚前,看到村民们正在田间忙着查看大棚花生的长势,给花生施肥、除草。“俺们上半年的分红已经发下来了,现在就是帮着管理管理大棚,活儿还不累,几个人聊着天就把活干完了,到期还能拿到分红,现在的日子太幸福了。”谈到如今的幸福生活,几个在大棚务工的村民都乐得合不拢嘴。

2021年,“1333”产业大棚持续发力,上百年来村民平均每户分得400元的分红。目前大棚里的20余亩花生预计8月份上市,每亩收益约3000元。

“现在的日子比以前更好了,‘1333’模式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也让老百姓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活好起来了,老百姓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以后,我们会更加努力,让笑容在老百姓脸上持续更久。”当初的驻村书记姜清芳早已成为了曹楼村的村支书,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默默奉献着。他说,只要百姓需要,他愿发挥余热,一直干下去,带领老百姓致富。

“1333”和“四带”模式,带动了群众致富,也带动了产业调整,必将在乡村振兴中进一步延伸和利用,目前曹楼村产业园里的西瓜、黄桃、甜瓜等已经成功上市,为该村实现乡村振兴再次提供了有力支撑。

编辑: 贺宇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燃气管道泄漏 10分钟...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网友留言选登
乡镇逢集拥堵是一个原因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防汛排涝移动泵车进 ...
环卫工人清理淤泥
清理雨后道路 保障市...
抗洪救灾中的商丘力量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