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坚决”潘从正:缀网劳蛛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商丘日报融媒体记者 郭文剑 侯国胜 高会鹏 丁新举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1-04-22 05:59

商丘日报“百年华诞寻初心”融媒体报道团在“老坚决”潘从正纪念馆前座谈采访。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当年穆青与“老坚决”潘从正共同栽下的“友谊树”——泡桐树已是枝繁叶茂,其见证着两位世纪老人的为民初心。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扫码看视频报道

这是4月12日的午后,阳光漫过万顷梨园,打在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和“老坚决”潘从正共同栽下的“友谊树”上。这棵生长于“老坚决”纪念馆内的梧桐树,是1986年穆青第四次采访“老坚决”时栽下的,如今,其需两人合抱,高约三四丈。风过处,一树粉色的桐花在春风轻抚中发出些微簌簌声,仿佛两位老人在向后人诉说治理风沙的艰辛过往。

“老坚决”纪念馆坐落于宁陵县石桥镇万庄村,其所在的位置就是曾经的“万碧风口”。历史上,这里最出名的就是“黄风”——风起黄沙飞,旱涝不收粮,狂风裹挟黄沙,所过之处,遮天蔽日,庄稼绝收。“我小时候,只要看到俺村西北方向发黄,就知道起‘黄风’了,刮到村里啥都看不见,茅草屋顶都能掀翻。”现年78岁的潘从正的孙子潘学礼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心有余悸。

唯有彻底治理风沙,才能改变这里的贫困状况。上世纪五十年代,潘从正毅然辞去公职,回到万庄村植树造林。为培育树苗,他每天早出晚归,走遍周围村庄捡拾楝豆、柏壳、榆荚、椿排、槐籽精心培育,树苗由一簇到一片,由一片到一亩,渐渐成了茂密树林。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苗木尽被毁坏。潘从正说:“他毁,俺栽;毁了头茬,俺种二茬。俺是为国家、为子孙后代。”他毅然与老伴在沙荒中挖出地窨子,撑起屋棚,扎下营盘,跟风沙持久作战。为造林,风沙曾掩埋过他,断粮几乎使他送命,病了也不肯离开,老了还趴在地上拖着土袋修了50米坡路,最终,千亩沙荒变成了郁郁林海。他从不气馁,生命不息,造林不止,因此人称“老坚决”。

“老坚决”纪念馆内,锈迹斑驳的锄头、镰刀、剪子,曾被风沙数次掩埋的地窨子……无一不是那段艰辛岁月的见证。纪念馆外,百米远处就是潘从正的墓地。松柏苍翠,环墓而立,坟墓的南侧是一块墓碑,碑上镌刻着曾四次采访“老坚决”的穆青为潘从正撰写的碑文:他默默奉献的一生,是我国一代农民的风范。他为国家、为人民缀网劳蛛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

墓碑西面,是一面两侧分别写有“缀网劳蛛”“勿忘人民”的雕塑:“老坚决”潘从正将一段树根放在穆青手里,他们将目光共同集聚于这段树根上,肩挨着肩,仿佛正在讨论这片黄沙地的绿色未来。

站在雕塑前,陪同采访的宁陵县文史专家马学庆向我们讲述起“老坚决”精神的传承和宁陵酥梨的前世今生。他说,宁陵的酥梨之所以有今天这么大的规模得益于穆青和潘从正。

一次采访潘从正时,穆青说:“老潘呀,栽树的同时你也要栽票子。”潘从正惊诧地问道:“怎么栽票子?”穆青指着苗圃里的梨树苗说:“发展酥梨不是栽票子吗?”潘从正恍然大悟。从此以后,他开始大力培育金顶谢花酥梨树苗,然后再将梨树苗捐献给村民栽种。栽出票子的“老坚决”,为推动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捐款捐木,为改善村民耕作条件打井架电,慢慢的,家乡绿了、富了、美了起来。

“人生也是一棵树,应该多结果。”这是潘从正的口头禅。其实,1989年他去世前,植树治沙的“果”已经呈现,经他培育的树苗绿满了宁陵大地,2000米长的防风林堵住了万碧风口,2000亩风沙地变成了良田。

以“缀网劳蛛”的精神奋发作为,以“勿忘人民”的初心担当奉献。如今,宁陵国有林场几代林业人持续接力,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总蓄积量8万多立方米的活立木,防风固沙,守护良好生态。截至目前,全县活立木蓄积了150多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超过30%。

宁陵县委、县政府持续传承“老坚决”精神,长期坚持酥梨产业发展不放松,如今,该县酥梨栽培面积达22万亩,年产酥梨6.5亿公斤,并建成一批酥梨深加工企业,生产梨汁、梨膏、梨醋、梨酵素等产品,实现就地加工增值,辐射带动众多群众脱贫致富。

“老坚决”精神常讲常新,不断被赋予着新的内涵,被“老坚决”抚育出的酥梨产业,也正在不断适应当下科技发展的需要,升级迭代,走上酥梨全国梨产业的最前沿。

在石桥镇镇长吕海涛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宁陵酥梨试验站。试验站占地145亩,有新品种百余种,其发展目标是建成集品种培育、成果转化、技术示范、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科普教育和观光旅游“七位一体”的国际一流试验站。站在一排排枝丫全部向上呈“Y”字型生长的小梨树旁,酥梨实验站工作人员介绍,这种“Y”字新树型种植模式园,是国内最新的种植模式,将来,梨树收获时,全部采用机器采摘,更省工、也更省时。

宁陵县主抓科技工作的副县长刚刚转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赵向群,对试验站的发展了如指掌。她站在“水肥耦合+气象资料+物联网展示图”展版前介绍说,只有始终站在科技产业发展最前沿,才能谋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把“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科学技术扎根宁陵大地,才能更好地让酥梨产业造福宁陵人民。

记者感言

新时代更要学习 “老坚决”精神

“老坚决”潘从正是一名农民共产党员,20世纪50年代,他在沙荒地里挖地窨子,吃住在此,一门心思植树治沙,默默为改变家乡面貌奉献30多年。

为造林,他曾被风沙掩埋,老了还趴在地上拖着土袋修了50米坡路,他千辛万苦栽培的苗圃和防护林历经劫难,但他不气馁,生命不息,造林不止,因此人称“老坚决”。

“自己是共产党员,绝不能把党的事业放在个人之下。”“只要坚决,没有攀不上的高山。”这些都是“老坚决”的名言。终其一生,他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他建议倡导的林业生产责任制在全国实施,他发明的立体防风固沙模式被很多国家应用。他生在沙丘,死眠沃野,他用无私奉献的一生诠释着“缀网劳蛛”精神。

“老坚决”精神是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一种创新发展的精神,是一种民心所向的精神,在全国脱贫攻坚刚刚圆满收官、乡村振兴大幕刚刚开启的当下,各方面的建设任务尤为艰巨,各类富民产业发展任务繁重,此时更需要这样一种精神引领。唯有党群齐心,无私奉献,不懈进取,乡村振兴才能取得胜利。(侯国胜)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老坚决”潘从正:缀网劳蛛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2021-04-22 05:59   商丘日报融媒体记者 郭文剑 侯国胜 高会鹏 丁新举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商丘日报“百年华诞寻初心”融媒体报道团在“老坚决”潘从正纪念馆前座谈采访。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当年穆青与“老坚决”潘从正共同栽下的“友谊树”——泡桐树已是枝繁叶茂,其见证着两位世纪老人的为民初心。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扫码看视频报道

这是4月12日的午后,阳光漫过万顷梨园,打在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和“老坚决”潘从正共同栽下的“友谊树”上。这棵生长于“老坚决”纪念馆内的梧桐树,是1986年穆青第四次采访“老坚决”时栽下的,如今,其需两人合抱,高约三四丈。风过处,一树粉色的桐花在春风轻抚中发出些微簌簌声,仿佛两位老人在向后人诉说治理风沙的艰辛过往。

“老坚决”纪念馆坐落于宁陵县石桥镇万庄村,其所在的位置就是曾经的“万碧风口”。历史上,这里最出名的就是“黄风”——风起黄沙飞,旱涝不收粮,狂风裹挟黄沙,所过之处,遮天蔽日,庄稼绝收。“我小时候,只要看到俺村西北方向发黄,就知道起‘黄风’了,刮到村里啥都看不见,茅草屋顶都能掀翻。”现年78岁的潘从正的孙子潘学礼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心有余悸。

唯有彻底治理风沙,才能改变这里的贫困状况。上世纪五十年代,潘从正毅然辞去公职,回到万庄村植树造林。为培育树苗,他每天早出晚归,走遍周围村庄捡拾楝豆、柏壳、榆荚、椿排、槐籽精心培育,树苗由一簇到一片,由一片到一亩,渐渐成了茂密树林。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苗木尽被毁坏。潘从正说:“他毁,俺栽;毁了头茬,俺种二茬。俺是为国家、为子孙后代。”他毅然与老伴在沙荒中挖出地窨子,撑起屋棚,扎下营盘,跟风沙持久作战。为造林,风沙曾掩埋过他,断粮几乎使他送命,病了也不肯离开,老了还趴在地上拖着土袋修了50米坡路,最终,千亩沙荒变成了郁郁林海。他从不气馁,生命不息,造林不止,因此人称“老坚决”。

“老坚决”纪念馆内,锈迹斑驳的锄头、镰刀、剪子,曾被风沙数次掩埋的地窨子……无一不是那段艰辛岁月的见证。纪念馆外,百米远处就是潘从正的墓地。松柏苍翠,环墓而立,坟墓的南侧是一块墓碑,碑上镌刻着曾四次采访“老坚决”的穆青为潘从正撰写的碑文:他默默奉献的一生,是我国一代农民的风范。他为国家、为人民缀网劳蛛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

墓碑西面,是一面两侧分别写有“缀网劳蛛”“勿忘人民”的雕塑:“老坚决”潘从正将一段树根放在穆青手里,他们将目光共同集聚于这段树根上,肩挨着肩,仿佛正在讨论这片黄沙地的绿色未来。

站在雕塑前,陪同采访的宁陵县文史专家马学庆向我们讲述起“老坚决”精神的传承和宁陵酥梨的前世今生。他说,宁陵的酥梨之所以有今天这么大的规模得益于穆青和潘从正。

一次采访潘从正时,穆青说:“老潘呀,栽树的同时你也要栽票子。”潘从正惊诧地问道:“怎么栽票子?”穆青指着苗圃里的梨树苗说:“发展酥梨不是栽票子吗?”潘从正恍然大悟。从此以后,他开始大力培育金顶谢花酥梨树苗,然后再将梨树苗捐献给村民栽种。栽出票子的“老坚决”,为推动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捐款捐木,为改善村民耕作条件打井架电,慢慢的,家乡绿了、富了、美了起来。

“人生也是一棵树,应该多结果。”这是潘从正的口头禅。其实,1989年他去世前,植树治沙的“果”已经呈现,经他培育的树苗绿满了宁陵大地,2000米长的防风林堵住了万碧风口,2000亩风沙地变成了良田。

以“缀网劳蛛”的精神奋发作为,以“勿忘人民”的初心担当奉献。如今,宁陵国有林场几代林业人持续接力,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总蓄积量8万多立方米的活立木,防风固沙,守护良好生态。截至目前,全县活立木蓄积了150多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超过30%。

宁陵县委、县政府持续传承“老坚决”精神,长期坚持酥梨产业发展不放松,如今,该县酥梨栽培面积达22万亩,年产酥梨6.5亿公斤,并建成一批酥梨深加工企业,生产梨汁、梨膏、梨醋、梨酵素等产品,实现就地加工增值,辐射带动众多群众脱贫致富。

“老坚决”精神常讲常新,不断被赋予着新的内涵,被“老坚决”抚育出的酥梨产业,也正在不断适应当下科技发展的需要,升级迭代,走上酥梨全国梨产业的最前沿。

在石桥镇镇长吕海涛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宁陵酥梨试验站。试验站占地145亩,有新品种百余种,其发展目标是建成集品种培育、成果转化、技术示范、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科普教育和观光旅游“七位一体”的国际一流试验站。站在一排排枝丫全部向上呈“Y”字型生长的小梨树旁,酥梨实验站工作人员介绍,这种“Y”字新树型种植模式园,是国内最新的种植模式,将来,梨树收获时,全部采用机器采摘,更省工、也更省时。

宁陵县主抓科技工作的副县长刚刚转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赵向群,对试验站的发展了如指掌。她站在“水肥耦合+气象资料+物联网展示图”展版前介绍说,只有始终站在科技产业发展最前沿,才能谋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把“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科学技术扎根宁陵大地,才能更好地让酥梨产业造福宁陵人民。

记者感言

新时代更要学习 “老坚决”精神

“老坚决”潘从正是一名农民共产党员,20世纪50年代,他在沙荒地里挖地窨子,吃住在此,一门心思植树治沙,默默为改变家乡面貌奉献30多年。

为造林,他曾被风沙掩埋,老了还趴在地上拖着土袋修了50米坡路,他千辛万苦栽培的苗圃和防护林历经劫难,但他不气馁,生命不息,造林不止,因此人称“老坚决”。

“自己是共产党员,绝不能把党的事业放在个人之下。”“只要坚决,没有攀不上的高山。”这些都是“老坚决”的名言。终其一生,他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他建议倡导的林业生产责任制在全国实施,他发明的立体防风固沙模式被很多国家应用。他生在沙丘,死眠沃野,他用无私奉献的一生诠释着“缀网劳蛛”精神。

“老坚决”精神是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是一种创新发展的精神,是一种民心所向的精神,在全国脱贫攻坚刚刚圆满收官、乡村振兴大幕刚刚开启的当下,各方面的建设任务尤为艰巨,各类富民产业发展任务繁重,此时更需要这样一种精神引领。唯有党群齐心,无私奉献,不懈进取,乡村振兴才能取得胜利。(侯国胜)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燃气管道泄漏 10分钟...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网友留言选登(4月21日)
网友留言选登(4月18日)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视觉新闻
射箭高手聚商丘 张弓...
工人在锂电池生产车 ...
少先队员向养老院的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