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通枢纽”迈向“区域中心”——

通达商丘演绎发展“蝶变”

河南日报记者 王 平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0-03-23 05:37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位于商丘市区西南华商广场内的阏伯台静静地沐浴在春日暖阳下,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轻轻地诉说着“华商之源”的历史。

阏伯台东北方向十几公里处,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在经历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洗礼之后,此刻正在恢复往日的繁忙。

消毒、测体温,口罩已是标配。“我们现在是全员上阵,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确保市场供给。”3月20日,该市场董事长乔彬向记者介绍。

建于1998年的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已成为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高峰时每天进出的车辆达2万多台次、人员7万多人次,辐射全国30多个省区市及东南亚地区。出自这里的“商丘价格”,已成为全国农产品价格的风向标。

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的发展,是商丘市发挥区位交通和现代物流优势,大力构建枢纽经济的成功范例。

“我们加快建设连通省内外、辐射东中西的河南省综合交通枢纽副中心城市,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商丘汇聚,全面打造豫鲁苏皖四省交界最大的商贸物流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形成规模化的地区物流中心,以枢纽经济引领全市经济发展,进而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商丘市委书记王战营说。

放大优势

打造“通江达海”的交通枢纽

说起商丘,农业大市、豫东粮仓,闻名遐迩。但今天,商丘正在叫响“殷商之源,通达商丘”新名号。

2019年12月1日,让商丘人期盼多年的京港高铁商(丘)合(肥)段正式开通运营。

京港高铁商(丘)合(肥)段开通运营后,与正在规划设计的京雄商高铁连接,将使商丘成为河南省继郑州之后,第二个拥有高铁“十字”交通网络的城市。

“商丘最大的优势是交通,商丘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然依靠交通。因此,我们必须无限放大这个优势,擦亮‘通达商丘’这张名片,打造陆海空综合交通枢纽,编织‘通江达海’的交通网络,让商丘借交通之势腾飞。”商丘市市长张建慧告诉记者。

基于这样的认识,商丘描绘了令人期待的交通蓝图。

铁路,加快推进商合杭高铁、京雄商高铁建设,构建高铁(郑徐高铁与京港高铁)、普铁(陇海铁路与京九铁路)“双十字”铁路枢纽。

公路,构建国道(G105与G310)、高速(连霍高速、济广高速等)“米”字形干线公路枢纽;建设商丘城区连接周边县城组团之间的9条放射型快速通道,构建40—60分钟无收费交通经济圈。

航空,加快商丘机场建设,开通与京、沪、广、深及首尔、曼谷、大阪等国内外主要城市的空中走廊。

航运,加快沱浍河、涡河复航工程建设,使之通航能力达到500吨级船舶,打通商丘的入海通道。

“近几年,我们每年交通项目投入一直保持在100亿元左右。不沿边、不靠海的商丘,‘借海出口’的梦想从未像今天如此强烈。”商丘市发改委主任朱向东说。

如今,这个让人无限期待的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以“双十字”高铁普铁、“米”字形干线公路和商丘机场、沱浍河涡河航运为骨架,以“三环九放射”区域快速通道和“四好农村路”为网络,涵盖铁路、公路、航空、航运的综合交通枢纽已经建成,形成以商丘市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县的半小时一级公路交通圈,辐射豫鲁苏皖四省的1小时高速铁路交通圈、2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连接国内主要城市的2小时航空交通圈……

精耕细作

厚植“货畅其流”的枢纽经济

自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东行约3公里,便是占地700多亩的商丘传化公路港。

公路港自2019年1月份开始运营以来,已入驻专线物流商户上百家,货物不仅实现了市区当日达,还覆盖了豫鲁苏皖四省的落地分拨,辐射周边25个县,惠及7000多万人口。

从上游企业发货,到不同城市物流中心,再到下游企业收货,依托“传化网”建立的“一单到底”物流供应链,商丘市推动传统物流向信息化、数据化方向高质量发展,使物流“跑得快”“跑得省”“跑得好”。

“构建大交通、发展大物流、建设大产业、打造大平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以枢纽经济引领全市经济发展,使商丘成为周边近亿人口的商贸、物流和产业组织中心。这是商丘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规划。”张建慧说。

为此,商丘市委成立了高规格的枢纽经济发展委员会,编制了全国第一部地级市枢纽经济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商丘开始构建“一核十园多节点”物流产业体系:以豫东综合物流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区打造物流业发展高地,以10个专业物流园区为支撑,构建物流产业骨干网络,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20个区域物流中心,形成东至连云港、西至郑州航空港、南连长三角、北接京津冀的全国重要的区域物流枢纽。

杨柳吐绿,春花满枝。一大批智慧物流、智能仓储、商贸园区项目在复工复产后的豫东大地快速推进,商丘誓要把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由综合保税区、商丘传化公路港、中部国际(商丘)电商产业园、快递物流园、食品物流园、冷链物流园组成的豫东综合物流产业集聚区,被评为全国优秀物流园区,位列河南前三名。

2018年10月30日,商丘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营,不沿边不靠海的商丘进入“无水港口时代”。去年完成进出口贸易额20亿元,在全省三大保税物流中心中,大宗商品和工业原材料业务量最大、效益最好。

2019年6月,河南民权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得国家四部委联合批复,这是商丘市获批的第二家保税物流中心。“不出商丘,买卖全球”逐渐由梦想变为现实。

目前,商丘市注册登记的物流企业已有3000多家,形成了以农产品、食品、建材、冷链为主导的四大商贸物流集群。

商丘已被确定为国家“一带一路”和中部崛起“两纵两横”产业带区域流通节点城市之一。2018年12月,又被定位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承接转移

培育“两头在外”的现代产业

“我们的产品90%出口,随着订单的增多,来睢县后又增加了一条生产线。”位于睢县产业集聚区三台制鞋产业园内的一家制鞋企业的总经理杨江东告诉记者。

杨江东之前在河北省安新县三台镇经营一家制鞋企业。2017年4月,中央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包括该企业在内的三台镇3000多家制鞋企业均要外迁,杨江东和150多家制鞋及配套企业选择了睢县。

“选择睢县,除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最看重的是这里便利的交通和发达的物流。”杨江东说。

从“零”起家的睢县鞋及鞋材配套企业已有200多家;在这里,每年“走出去”的鞋超过1亿双。

借助交通枢纽优势,商丘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动制造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每年有2000多万台冰箱冷柜从民权运往全国各地,并远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2万多台冷藏保温车从民权驶往大江南北。没有便利的交通和发达的物流业,难以想象。”商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权县委书记姬脉常说。

民权高新区目前已集聚了万宝、冰熊、华美、澳柯玛等20多个中国制冷知名品牌,冰箱冰柜年产能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冷藏保温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

如今,商丘已形成了智能装备制造、制冷、超硬材料、食品、医药健康、纺织服装制鞋、复合肥料等一批“两头在外”的优势产业集群。除了强势发展的睢县鞋业和民权制冷,柘城县超硬材料的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70%和50%,金刚石制品达9大系列180多个品种;虞城县五金工量具产业规模已经占据国内市场的85%以上、全球市场的60%。

此外,还有占据国内市场份额60%的睢阳区儿童针织内衣产业、梁园区的体育健康产业、夏邑县的纺织服装产业……

目前,商丘市拥有省级高新区4家,居全省第1位,形成了纺织服装制鞋、食品、装备制造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并收获了中国制冷设备产业基地、中国超硬材料基地、中国钢卷尺生产基地、中国知名针织内衣服装加工基地、中国制鞋产业基地、中国新型优质复合肥产业基地等一个个闪亮的金字招牌。

物流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兴。在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的商丘,物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据统计,与2015年相比,商丘市生产总值由全省第10位提升到目前的第8位,财政收入由全省第8位提升到目前的第6位,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全市经济呈现出生产增长加快、经济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又好又快高质量发展态势。(原载3月22日《河南日报》一版头题位置)

 

编辑: 屠良冀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从“交通枢纽”迈向“区域中心”——
通达商丘演绎发展“蝶变”
2020-03-23 05:37   河南日报记者 王 平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位于商丘市区西南华商广场内的阏伯台静静地沐浴在春日暖阳下,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轻轻地诉说着“华商之源”的历史。

阏伯台东北方向十几公里处,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在经历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洗礼之后,此刻正在恢复往日的繁忙。

消毒、测体温,口罩已是标配。“我们现在是全员上阵,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确保市场供给。”3月20日,该市场董事长乔彬向记者介绍。

建于1998年的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已成为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高峰时每天进出的车辆达2万多台次、人员7万多人次,辐射全国30多个省区市及东南亚地区。出自这里的“商丘价格”,已成为全国农产品价格的风向标。

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的发展,是商丘市发挥区位交通和现代物流优势,大力构建枢纽经济的成功范例。

“我们加快建设连通省内外、辐射东中西的河南省综合交通枢纽副中心城市,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商丘汇聚,全面打造豫鲁苏皖四省交界最大的商贸物流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形成规模化的地区物流中心,以枢纽经济引领全市经济发展,进而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商丘市委书记王战营说。

放大优势

打造“通江达海”的交通枢纽

说起商丘,农业大市、豫东粮仓,闻名遐迩。但今天,商丘正在叫响“殷商之源,通达商丘”新名号。

2019年12月1日,让商丘人期盼多年的京港高铁商(丘)合(肥)段正式开通运营。

京港高铁商(丘)合(肥)段开通运营后,与正在规划设计的京雄商高铁连接,将使商丘成为河南省继郑州之后,第二个拥有高铁“十字”交通网络的城市。

“商丘最大的优势是交通,商丘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然依靠交通。因此,我们必须无限放大这个优势,擦亮‘通达商丘’这张名片,打造陆海空综合交通枢纽,编织‘通江达海’的交通网络,让商丘借交通之势腾飞。”商丘市市长张建慧告诉记者。

基于这样的认识,商丘描绘了令人期待的交通蓝图。

铁路,加快推进商合杭高铁、京雄商高铁建设,构建高铁(郑徐高铁与京港高铁)、普铁(陇海铁路与京九铁路)“双十字”铁路枢纽。

公路,构建国道(G105与G310)、高速(连霍高速、济广高速等)“米”字形干线公路枢纽;建设商丘城区连接周边县城组团之间的9条放射型快速通道,构建40—60分钟无收费交通经济圈。

航空,加快商丘机场建设,开通与京、沪、广、深及首尔、曼谷、大阪等国内外主要城市的空中走廊。

航运,加快沱浍河、涡河复航工程建设,使之通航能力达到500吨级船舶,打通商丘的入海通道。

“近几年,我们每年交通项目投入一直保持在100亿元左右。不沿边、不靠海的商丘,‘借海出口’的梦想从未像今天如此强烈。”商丘市发改委主任朱向东说。

如今,这个让人无限期待的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以“双十字”高铁普铁、“米”字形干线公路和商丘机场、沱浍河涡河航运为骨架,以“三环九放射”区域快速通道和“四好农村路”为网络,涵盖铁路、公路、航空、航运的综合交通枢纽已经建成,形成以商丘市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县的半小时一级公路交通圈,辐射豫鲁苏皖四省的1小时高速铁路交通圈、2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连接国内主要城市的2小时航空交通圈……

精耕细作

厚植“货畅其流”的枢纽经济

自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东行约3公里,便是占地700多亩的商丘传化公路港。

公路港自2019年1月份开始运营以来,已入驻专线物流商户上百家,货物不仅实现了市区当日达,还覆盖了豫鲁苏皖四省的落地分拨,辐射周边25个县,惠及7000多万人口。

从上游企业发货,到不同城市物流中心,再到下游企业收货,依托“传化网”建立的“一单到底”物流供应链,商丘市推动传统物流向信息化、数据化方向高质量发展,使物流“跑得快”“跑得省”“跑得好”。

“构建大交通、发展大物流、建设大产业、打造大平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以枢纽经济引领全市经济发展,使商丘成为周边近亿人口的商贸、物流和产业组织中心。这是商丘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规划。”张建慧说。

为此,商丘市委成立了高规格的枢纽经济发展委员会,编制了全国第一部地级市枢纽经济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商丘开始构建“一核十园多节点”物流产业体系:以豫东综合物流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区打造物流业发展高地,以10个专业物流园区为支撑,构建物流产业骨干网络,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20个区域物流中心,形成东至连云港、西至郑州航空港、南连长三角、北接京津冀的全国重要的区域物流枢纽。

杨柳吐绿,春花满枝。一大批智慧物流、智能仓储、商贸园区项目在复工复产后的豫东大地快速推进,商丘誓要把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由综合保税区、商丘传化公路港、中部国际(商丘)电商产业园、快递物流园、食品物流园、冷链物流园组成的豫东综合物流产业集聚区,被评为全国优秀物流园区,位列河南前三名。

2018年10月30日,商丘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营,不沿边不靠海的商丘进入“无水港口时代”。去年完成进出口贸易额20亿元,在全省三大保税物流中心中,大宗商品和工业原材料业务量最大、效益最好。

2019年6月,河南民权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得国家四部委联合批复,这是商丘市获批的第二家保税物流中心。“不出商丘,买卖全球”逐渐由梦想变为现实。

目前,商丘市注册登记的物流企业已有3000多家,形成了以农产品、食品、建材、冷链为主导的四大商贸物流集群。

商丘已被确定为国家“一带一路”和中部崛起“两纵两横”产业带区域流通节点城市之一。2018年12月,又被定位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承接转移

培育“两头在外”的现代产业

“我们的产品90%出口,随着订单的增多,来睢县后又增加了一条生产线。”位于睢县产业集聚区三台制鞋产业园内的一家制鞋企业的总经理杨江东告诉记者。

杨江东之前在河北省安新县三台镇经营一家制鞋企业。2017年4月,中央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包括该企业在内的三台镇3000多家制鞋企业均要外迁,杨江东和150多家制鞋及配套企业选择了睢县。

“选择睢县,除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最看重的是这里便利的交通和发达的物流。”杨江东说。

从“零”起家的睢县鞋及鞋材配套企业已有200多家;在这里,每年“走出去”的鞋超过1亿双。

借助交通枢纽优势,商丘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动制造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每年有2000多万台冰箱冷柜从民权运往全国各地,并远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2万多台冷藏保温车从民权驶往大江南北。没有便利的交通和发达的物流业,难以想象。”商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权县委书记姬脉常说。

民权高新区目前已集聚了万宝、冰熊、华美、澳柯玛等20多个中国制冷知名品牌,冰箱冰柜年产能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冷藏保温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

如今,商丘已形成了智能装备制造、制冷、超硬材料、食品、医药健康、纺织服装制鞋、复合肥料等一批“两头在外”的优势产业集群。除了强势发展的睢县鞋业和民权制冷,柘城县超硬材料的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70%和50%,金刚石制品达9大系列180多个品种;虞城县五金工量具产业规模已经占据国内市场的85%以上、全球市场的60%。

此外,还有占据国内市场份额60%的睢阳区儿童针织内衣产业、梁园区的体育健康产业、夏邑县的纺织服装产业……

目前,商丘市拥有省级高新区4家,居全省第1位,形成了纺织服装制鞋、食品、装备制造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并收获了中国制冷设备产业基地、中国超硬材料基地、中国钢卷尺生产基地、中国知名针织内衣服装加工基地、中国制鞋产业基地、中国新型优质复合肥产业基地等一个个闪亮的金字招牌。

物流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兴。在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的商丘,物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据统计,与2015年相比,商丘市生产总值由全省第10位提升到目前的第8位,财政收入由全省第8位提升到目前的第6位,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全市经济呈现出生产增长加快、经济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又好又快高质量发展态势。(原载3月22日《河南日报》一版头题位置)

 

编辑: 屠良冀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年审已恢复 审车需要先预约
杨先生顺利换领了驾驶证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商丘好人”文化周 ...
带头消费
春意醉人
凤鸣岛上飞鸟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