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患者,哪里就是战场”

——记河南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杨秋敏

本报记者 谢海芳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0-03-06 01:49

杨秋敏与患者“话疗”。 受访者供图

“咱们商丘医疗队的大部队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经过四天集中岗前培训,2月26日开始,来自河南省的174名医务人员被分为4个重症、1个方舱,共5个小组陆续开始进入实战。”3月4日15时,记者电话联系到刚结束工作回到武汉黄陂驻地的杨秋敏。

杨秋敏是河南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武汉黄陂方舱医院河南医疗队组长,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

据杨秋敏介绍,由他任组长的23名河南医疗队成员被分进了武汉黄陂方舱医院,编入湖南医疗队,联合作战,接手治疗这里的新冠肺炎确诊轻症患者。他们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每天工作6个小时。

由于河南第十一批医疗队生活驻地距离黄陂方舱医院较远,为了方便工作,2月27日,他们全部转移到武汉市黄陂区驻扎。

杨秋敏是黄陂方舱医院河南医疗队成员的“主心骨”和大家长,除了每天的舱内查房,会诊、诊疗,出院患者审核、把关,签字上报,院感防护等工作,许多行政工作也需要他处理。此外,医疗队成员们的工作、生活他也要照顾到。

杨秋敏说,工作上他对队员要求很严格。在这里工作的医护人员是“混编作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队员的一举一动不仅仅代表个人,而是代表河南医疗队,甚至整个河南的形象,因此在工作中他对队员要求很严格,注重树立团队意识和团队形象。同时,他尤其关注成员穿脱防护服的掌握技巧,进入实战前,他就反复强调:“作为医护人员必须做好自身防护,确保自己零感染,才有资格救治病人。”

生活上,他又是一个事无巨细的家长。每隔几天,他就会找队员们谈心,了解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思想动态,及时为他们解决、疏导。有一名队员是回族,参加医疗队填表时错填成汉族,结果在吃饭时犯了难,他了解情况后,赶紧联系了后勤组,及时为他调成了清真餐。

“队员们工作很有激情,医疗队成员之间以及与其他医疗队成员相处的都特别融洽,整个方舱医院就像一个大家庭特别和谐。”杨秋敏说,“在舱内工作十分辛苦,没有经历过的体会不到。厚厚的防护服让动作变慢,雾水一次次模糊了眼睛。而且防护服里面的衣服进舱不久就湿透了,在舱内6个小时不能喝水、不能吃东西、不让如厕。”除了在舱内6个小时,每次光穿、脱防护服都要一个多小时,穿上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走起路来像“鸭子”,很笨重,但没有一个人抱怨,也没有人退缩。

杨秋敏说,这里的医护人员个个是“全才”,扮演了医生,护士、清洁工、心理辅导师等多重角色。舱内的很多工作不像在医院里有具体的分工,但各项工作大家都没有落下,反而做得更好。

“方舱虽然是体育馆改装,但里面各种基础设施都有,还有电视机,免费的移动充电宝和无线网,病人不仅可以互相交流,还能使用手机。”杨秋敏告诉记者,武汉黄陂方舱医院的前身是武汉市黄陂体育馆,后被改建成方舱医院。

“轻症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没有心理负担,有的时候比药物治疗都要管用。”杨秋敏说,对患者的治疗上,除了常规治疗外,陪患者聊天,开展“话聊”的心理疗法也很重要。每天10时30分,医护人员会带领患者做广播体操锻炼身体,心理疏导和锻炼身体都是很重要的一环。

杨秋敏说,虽然舱内的患者看不清医护人员的长相,但是这里的医患关系特别好,每天听到患者说的最多的就是“谢谢”。“现在舱内的氛围很轻松,患者自由活动期间,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做操的,非常热闹。”这两天已经有50多名患者出院了,舱内目前还有80多名患者在接受治疗。

“治病救人是我们的初心,从武汉到商丘,我们只是换了一个战场在战斗,哪里有患者,哪里就是我们的战场,任何一个医护人员都会毫不犹豫的奔赴前线,这是自觉的、自发的一种行动,我们当下的任务就是关口前移,避免轻症发展成重症。”杨秋敏说,支援武汉已经13天了,看到越来越多的患者出院是他最开心的事情,他相信,战胜疫情的曙光就快到来。

编辑: 贺宇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哪里有患者,哪里就是战场”
——记河南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杨秋敏
2020-03-06 01:49   本报记者 谢海芳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杨秋敏与患者“话疗”。 受访者供图

“咱们商丘医疗队的大部队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经过四天集中岗前培训,2月26日开始,来自河南省的174名医务人员被分为4个重症、1个方舱,共5个小组陆续开始进入实战。”3月4日15时,记者电话联系到刚结束工作回到武汉黄陂驻地的杨秋敏。

杨秋敏是河南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武汉黄陂方舱医院河南医疗队组长,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

据杨秋敏介绍,由他任组长的23名河南医疗队成员被分进了武汉黄陂方舱医院,编入湖南医疗队,联合作战,接手治疗这里的新冠肺炎确诊轻症患者。他们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每天工作6个小时。

由于河南第十一批医疗队生活驻地距离黄陂方舱医院较远,为了方便工作,2月27日,他们全部转移到武汉市黄陂区驻扎。

杨秋敏是黄陂方舱医院河南医疗队成员的“主心骨”和大家长,除了每天的舱内查房,会诊、诊疗,出院患者审核、把关,签字上报,院感防护等工作,许多行政工作也需要他处理。此外,医疗队成员们的工作、生活他也要照顾到。

杨秋敏说,工作上他对队员要求很严格。在这里工作的医护人员是“混编作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队员的一举一动不仅仅代表个人,而是代表河南医疗队,甚至整个河南的形象,因此在工作中他对队员要求很严格,注重树立团队意识和团队形象。同时,他尤其关注成员穿脱防护服的掌握技巧,进入实战前,他就反复强调:“作为医护人员必须做好自身防护,确保自己零感染,才有资格救治病人。”

生活上,他又是一个事无巨细的家长。每隔几天,他就会找队员们谈心,了解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思想动态,及时为他们解决、疏导。有一名队员是回族,参加医疗队填表时错填成汉族,结果在吃饭时犯了难,他了解情况后,赶紧联系了后勤组,及时为他调成了清真餐。

“队员们工作很有激情,医疗队成员之间以及与其他医疗队成员相处的都特别融洽,整个方舱医院就像一个大家庭特别和谐。”杨秋敏说,“在舱内工作十分辛苦,没有经历过的体会不到。厚厚的防护服让动作变慢,雾水一次次模糊了眼睛。而且防护服里面的衣服进舱不久就湿透了,在舱内6个小时不能喝水、不能吃东西、不让如厕。”除了在舱内6个小时,每次光穿、脱防护服都要一个多小时,穿上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走起路来像“鸭子”,很笨重,但没有一个人抱怨,也没有人退缩。

杨秋敏说,这里的医护人员个个是“全才”,扮演了医生,护士、清洁工、心理辅导师等多重角色。舱内的很多工作不像在医院里有具体的分工,但各项工作大家都没有落下,反而做得更好。

“方舱虽然是体育馆改装,但里面各种基础设施都有,还有电视机,免费的移动充电宝和无线网,病人不仅可以互相交流,还能使用手机。”杨秋敏告诉记者,武汉黄陂方舱医院的前身是武汉市黄陂体育馆,后被改建成方舱医院。

“轻症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没有心理负担,有的时候比药物治疗都要管用。”杨秋敏说,对患者的治疗上,除了常规治疗外,陪患者聊天,开展“话聊”的心理疗法也很重要。每天10时30分,医护人员会带领患者做广播体操锻炼身体,心理疏导和锻炼身体都是很重要的一环。

杨秋敏说,虽然舱内的患者看不清医护人员的长相,但是这里的医患关系特别好,每天听到患者说的最多的就是“谢谢”。“现在舱内的氛围很轻松,患者自由活动期间,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做操的,非常热闹。”这两天已经有50多名患者出院了,舱内目前还有80多名患者在接受治疗。

“治病救人是我们的初心,从武汉到商丘,我们只是换了一个战场在战斗,哪里有患者,哪里就是我们的战场,任何一个医护人员都会毫不犹豫的奔赴前线,这是自觉的、自发的一种行动,我们当下的任务就是关口前移,避免轻症发展成重症。”杨秋敏说,支援武汉已经13天了,看到越来越多的患者出院是他最开心的事情,他相信,战胜疫情的曙光就快到来。

编辑: 贺宇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慢性病门诊如有不便可申请变更定点医院
电缆线坠落 成了“绊马索”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市第四水厂改扩建项 ...
洪河湿地景观带建设 ...
防疫不松懈 应时植树忙
减少接触 健康用餐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