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党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本报记者 韩丰 通讯员 刘向东 张文立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9-12-04 02:39

王伟创办打火机厂富了众乡亲。本报记者 韩丰 摄

迎着冬日的阳光,走进夏邑县乡村,到处一片繁忙景象。田地里,无公害大白菜昂首挺立,等待菜农收摘;大棚里,西瓜茬种植的辣椒由青变红,紫色的茄子挂满枝头;食用菌基地,一排排双孢菇温室成方连片,菇农们正忙着采摘;文化产业园里,宫灯旗穗中国结红满天;打火机生产基地,留守老人忙组装挣大钱;养鸭基地,村民们赶着鸭子数票子。这喜人场面无不展示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夏邑县委、县政府着力构建“1+5”特色产业体系,“1”即是抓好党建引领,“5”即是食用菌、8424西瓜、种鸭养殖、工艺品、打火机等五大特色产业。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全县呈现出“党旗红、组织强,产业兴、农民富”的良好发展态势。

近两年来,夏邑实施“把农民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党员干部培养成村支部书记”的“四步培养法”,连续举办6期基层党员干部专题轮训班,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党建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3000多人次,在农村基层涌现出一批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先进基层党支部和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支部带头人。

“蘑菇大王”张艳军

以支部为堡垒,以党员干部为旗帜,车站镇沈庄村依托食用菌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村支部书记张艳军靠着自己创办的蓝天食用菌公司,摸索出入股分红、承包分红、转移就业、轮换种植、借菌还菇五种帮扶模式,这五种模式成了张艳军带领村民致富的“五大法宝”。

沈庄村共有40名党员,每个党员都有自己的帮扶户。党员张社领的帮扶户王好友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妻子常年患有慢性病,孩子外出务工收入不高,生活非常困难。2015年,依托村支部书记张艳军的蓝天食用菌公司,王好友成了一名菇农。公司运用承包分红的模式,为其提供菇棚、菇种和所有原材料,王好友只需要进行管理、采摘和销售,就可分得50%的利润,当年就收入10万余元,一下子摘掉了穷帽子。

张艳军通过“五大法宝”累计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738户、2000多人实现了脱贫,他创办的蓝天食用菌公司辐射带动全县发展食用菌大棚1万余座,从业人员4.5万人。

刘万连念活“致富经”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我们党员干部不光自己要能致富,还要能带领群众致富,只有大伙跟着咱们干赚着钱了,你说的话才会有人听。”北岭镇刘集村老支书刘万连在为党员干部上党课时经常这样讲。

早在2006年,刘万连就听说本村的韩庆涛在浙江台州打工时学会了8424西瓜种植技术,靠种植西瓜,一年收入几十万。于是刘万连就带领班子人员“三顾茅庐”,帮韩庆涛流转土地200多亩,请他回家乡种植西瓜。从当初的2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亩,本村的土地租完了,很多种植大户纷纷到兰考、永城、萧县等外县租地,现在该村到外地租地的有200多户,租地面积超过10000多亩,年收入超百万的瓜农大有人在。

从刘集村开始,北岭镇西瓜种植现已发展到3.8万亩,夏邑因此成了全国知名的“西瓜之乡”,并连续举办了两届“西瓜节”和“中国好西瓜”大赛。

韩二领第一个吃“螃蟹”

在郭店镇柯针庙村,村支书韩二领正忙着为种鸭养殖户运送鸭苗。他是全镇第一个带头“吃螃蟹”的人。

当初镇党委、镇政府引进了全球最大的种鸭养殖集团广西桂柳牧业集团,总投资15亿元建设占地600亩的广西桂柳牧业集团夏邑产业园,并提出了打造“种鸭养殖小镇”战略目标,可是村民对种鸭行业不了解,心存疑虑,没人敢干。

韩二领带着村支部班子成员深入到桂柳集团长江以北最大的养殖基地江苏沛县,详细考察种鸭养殖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带头拿出了自己多年从事建筑业的积蓄180万元,建了11组22个鸭棚。

在柯针庙村的带动下,郭店镇种鸭养殖现已辐射到韩口、杨吕庙、骆天庙等20多个行政村,全镇流转土地2000多亩建成养殖小区18个,养殖种鸭207组80.7万羽,年产值近10亿元,净利润2亿多元,带动贫困户600多户就业。

班集村家家办“工厂”

火店镇班集中有党员50名。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全村党员发展壮大中国结、宫灯等传统手工艺品加工业,家家办工厂,户户有收入。

53岁的村支委委员班俊标有着16年的党龄,在他经营的中国结加工厂里,先后安置贫困户30多人,年龄较大的让其从事包装,年轻一点的从事流水线生产,熟练的电子缝纫工一天工资高达120元,从事包装的一天也收入40元到50元。在班集村,像班俊标这样的党员加工大户就有9家。

如今在火店镇,从事中国结、宫灯等工艺品加工生产的农户有1500余户、机械设备3000余台,全镇拥有排须、花边加工机械1200多台,中国结、宫灯生产每年给该镇带来40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

王伟让乡亲日子“火”起来

王伟今年41岁,是年产值4000多万元的华宇打火机公司总经理,带富能力强的他去年被推选为会亭镇张楼村支部书记。

张楼村人口由17个姓氏家族组成,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多。原来由于村“两委”班子不健全、村务不公开,导致社会治理混乱、上访不断、贫穷落后,是全镇倒数一、二的落后村,群众怨声载道:“说张楼、道张楼,提起张楼就发愁,群众有事没人管,村里村外污水流。”

面对这样一个软弱涣散的烂摊子,王伟联合支委委员司留金开办的宏达火机公司,先后安置贫困户150多户就业,并实施了“三包一保”保姆式精准扶贫模式,即入厂“包”务工、岗位“包”安置、技能“包”培训,收入“保”底数,保证每人月收入不低于2000元。

如今,张楼村群众高兴地说:“说张楼、道张楼,选出王伟带好头,办企业、上项目,水泥路修到家门口,跟着支部有奔头。”

目前,会亭镇拥有各类打火机及配件生产企业118家,其中自营出口打火机企业5家,申报打火机商标品牌256个,建成省级名牌产品1个,年产销打火机50亿支、产值25亿元,产品销售不仅遍布全国,还远销马来西亚、印度、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实现了“火”遍全球。

“党建引领增活力,小蘑菇撑开致富伞、大西瓜圆了致富梦、桂柳鸭唱出致富曲、中国结架起致富桥、打火机照亮致富路,五大特色产业成了夏邑乡村振兴的强力支撑。”县委书记梁万涛谈起夏邑特色产业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夏邑:“党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2019-12-04 02:39   本报记者 韩丰 通讯员 刘向东 张文立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王伟创办打火机厂富了众乡亲。本报记者 韩丰 摄

迎着冬日的阳光,走进夏邑县乡村,到处一片繁忙景象。田地里,无公害大白菜昂首挺立,等待菜农收摘;大棚里,西瓜茬种植的辣椒由青变红,紫色的茄子挂满枝头;食用菌基地,一排排双孢菇温室成方连片,菇农们正忙着采摘;文化产业园里,宫灯旗穗中国结红满天;打火机生产基地,留守老人忙组装挣大钱;养鸭基地,村民们赶着鸭子数票子。这喜人场面无不展示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夏邑县委、县政府着力构建“1+5”特色产业体系,“1”即是抓好党建引领,“5”即是食用菌、8424西瓜、种鸭养殖、工艺品、打火机等五大特色产业。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全县呈现出“党旗红、组织强,产业兴、农民富”的良好发展态势。

近两年来,夏邑实施“把农民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党员干部培养成村支部书记”的“四步培养法”,连续举办6期基层党员干部专题轮训班,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党建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3000多人次,在农村基层涌现出一批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先进基层党支部和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支部带头人。

“蘑菇大王”张艳军

以支部为堡垒,以党员干部为旗帜,车站镇沈庄村依托食用菌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村支部书记张艳军靠着自己创办的蓝天食用菌公司,摸索出入股分红、承包分红、转移就业、轮换种植、借菌还菇五种帮扶模式,这五种模式成了张艳军带领村民致富的“五大法宝”。

沈庄村共有40名党员,每个党员都有自己的帮扶户。党员张社领的帮扶户王好友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妻子常年患有慢性病,孩子外出务工收入不高,生活非常困难。2015年,依托村支部书记张艳军的蓝天食用菌公司,王好友成了一名菇农。公司运用承包分红的模式,为其提供菇棚、菇种和所有原材料,王好友只需要进行管理、采摘和销售,就可分得50%的利润,当年就收入10万余元,一下子摘掉了穷帽子。

张艳军通过“五大法宝”累计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738户、2000多人实现了脱贫,他创办的蓝天食用菌公司辐射带动全县发展食用菌大棚1万余座,从业人员4.5万人。

刘万连念活“致富经”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我们党员干部不光自己要能致富,还要能带领群众致富,只有大伙跟着咱们干赚着钱了,你说的话才会有人听。”北岭镇刘集村老支书刘万连在为党员干部上党课时经常这样讲。

早在2006年,刘万连就听说本村的韩庆涛在浙江台州打工时学会了8424西瓜种植技术,靠种植西瓜,一年收入几十万。于是刘万连就带领班子人员“三顾茅庐”,帮韩庆涛流转土地200多亩,请他回家乡种植西瓜。从当初的2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亩,本村的土地租完了,很多种植大户纷纷到兰考、永城、萧县等外县租地,现在该村到外地租地的有200多户,租地面积超过10000多亩,年收入超百万的瓜农大有人在。

从刘集村开始,北岭镇西瓜种植现已发展到3.8万亩,夏邑因此成了全国知名的“西瓜之乡”,并连续举办了两届“西瓜节”和“中国好西瓜”大赛。

韩二领第一个吃“螃蟹”

在郭店镇柯针庙村,村支书韩二领正忙着为种鸭养殖户运送鸭苗。他是全镇第一个带头“吃螃蟹”的人。

当初镇党委、镇政府引进了全球最大的种鸭养殖集团广西桂柳牧业集团,总投资15亿元建设占地600亩的广西桂柳牧业集团夏邑产业园,并提出了打造“种鸭养殖小镇”战略目标,可是村民对种鸭行业不了解,心存疑虑,没人敢干。

韩二领带着村支部班子成员深入到桂柳集团长江以北最大的养殖基地江苏沛县,详细考察种鸭养殖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带头拿出了自己多年从事建筑业的积蓄180万元,建了11组22个鸭棚。

在柯针庙村的带动下,郭店镇种鸭养殖现已辐射到韩口、杨吕庙、骆天庙等20多个行政村,全镇流转土地2000多亩建成养殖小区18个,养殖种鸭207组80.7万羽,年产值近10亿元,净利润2亿多元,带动贫困户600多户就业。

班集村家家办“工厂”

火店镇班集中有党员50名。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全村党员发展壮大中国结、宫灯等传统手工艺品加工业,家家办工厂,户户有收入。

53岁的村支委委员班俊标有着16年的党龄,在他经营的中国结加工厂里,先后安置贫困户30多人,年龄较大的让其从事包装,年轻一点的从事流水线生产,熟练的电子缝纫工一天工资高达120元,从事包装的一天也收入40元到50元。在班集村,像班俊标这样的党员加工大户就有9家。

如今在火店镇,从事中国结、宫灯等工艺品加工生产的农户有1500余户、机械设备3000余台,全镇拥有排须、花边加工机械1200多台,中国结、宫灯生产每年给该镇带来40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

王伟让乡亲日子“火”起来

王伟今年41岁,是年产值4000多万元的华宇打火机公司总经理,带富能力强的他去年被推选为会亭镇张楼村支部书记。

张楼村人口由17个姓氏家族组成,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多。原来由于村“两委”班子不健全、村务不公开,导致社会治理混乱、上访不断、贫穷落后,是全镇倒数一、二的落后村,群众怨声载道:“说张楼、道张楼,提起张楼就发愁,群众有事没人管,村里村外污水流。”

面对这样一个软弱涣散的烂摊子,王伟联合支委委员司留金开办的宏达火机公司,先后安置贫困户150多户就业,并实施了“三包一保”保姆式精准扶贫模式,即入厂“包”务工、岗位“包”安置、技能“包”培训,收入“保”底数,保证每人月收入不低于2000元。

如今,张楼村群众高兴地说:“说张楼、道张楼,选出王伟带好头,办企业、上项目,水泥路修到家门口,跟着支部有奔头。”

目前,会亭镇拥有各类打火机及配件生产企业118家,其中自营出口打火机企业5家,申报打火机商标品牌256个,建成省级名牌产品1个,年产销打火机50亿支、产值25亿元,产品销售不仅遍布全国,还远销马来西亚、印度、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实现了“火”遍全球。

“党建引领增活力,小蘑菇撑开致富伞、大西瓜圆了致富梦、桂柳鸭唱出致富曲、中国结架起致富桥、打火机照亮致富路,五大特色产业成了夏邑乡村振兴的强力支撑。”县委书记梁万涛谈起夏邑特色产业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暂时缺“原料” 铺路还得等
时控器已做调整 路灯开启时间正常了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发放“信访监督明白纸”
聆听新闻背后的动人故事
守规则除隐患 安全文...
我市举行“世界艾滋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