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带小 以小育大 以企带户

看虞城如何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本报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刘起旭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9-10-30 07:14

“又分红了。”日前,刘店乡丁李楼村贫困户李信亮领到1200元的分红。近年来,虞城全面推进产业扶贫,在每个贫困村建立了精准扶贫专业合作社。本报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孟凡振 摄

“俺村300多亩梨树,今年带动村民以产业增收,全村人热产业,就像开水锅里煮坯——热嘞泥块样。”10月28日,在虞城县黄冢乡老赵楼村的梨园里,给梨下鸭群送水的邢思文兴奋地说,今年他5亩半梨树收入8万多元,在县里的产业发展精神引领和龙头企业带动下,群众被组织到产业链上,如今水果产业链条也拉长了,树上结果树下养殖,次果加工,线上线下同时销售,还有人专做网上销售和包装……

这只是虞城县拉长产业链条,把群众有效组织到产业链上,激活群众内生动力、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平稳增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牢牢抓住群众增收这个根本,以大带小,增强产业承载力;以小育大,激活产业成长性;以企带户,扩大产业覆盖面,把群众组织到产业链上,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以产业带就业,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实现平稳增收。

以大带小,增强产业承载力

在稍岗镇南庄村南久红家里,几台注塑机正在生产卷尺盒,只见每隔十几秒,机械手就把成型的尺壳丢进准备好的筐里。在钢尺组装车间,8名村妇熟练地组装着钢尺。“尺条从大厂里进,我这儿就加工点零活,只生产尺壳。按县里说法,这叫‘以大带小’。”南久红自豪地说,在稍岗,从事卷尺组装的小农户或小型加工车间有数千家。他们不需购置大型设备,配个“打眼机”“卷簧机”就行了。一家几口齐上阵,从这个企业进尺条,从那个企业进簧片,组装好,贴上客商要的标签。

正在南庄村检查新“三遍走”落实情况的稍岗镇党委书记毕道喜介绍说,县里立足做大做优做强产业,坚持“以大带小”即大产业带动小农户、小车间、小微企业,就是引导五金工量具产业把一部分适合手工加工的工艺让渡或者前置到扶贫车间,还有另外两大支柱产业服装纺织、食品加工也在拉动村级扶贫小车间、农民家庭加工,提升产业的承载力、组织力、辐射力,把群众组织到产业链上来,从而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扩大利益链,带动群众稳定脱贫。

该县围绕建设先进制造强县,加快推进中国·五金工量具产业生态城建设,围绕打造食品加工强县,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高新区谋划推进了食品工业园项目,做大做强冷链物流,创成中国钢卷尺城和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目前,食品、钢卷尺等产业带动20万人就业,获评“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形成了“三大产业带”“六大经济圈”,“三大产业带”带动群众1.2万户,“六大经济圈”带动贫困人口2.2万人,人均实现增收3000元以上。

以小育大,激活产业成长性

“‘金豆子’不光让俺入股合作社,平时干活也给钱。”正在界沟镇杨店村合作社干活的贫困户杨毛豆高兴地说。

“在县里‘以小育大’精神指引和大力支持下,我们的中央厨房已进军郑州市。”金豆子食品公司负责人贾辉说,他们除了生产黄豆芽、绿豆芽、小金豆等精品菜外,还培植花生苗、油葵苗、豌豆苗、萝卜苗、黄豆苗等苗菜,4年时间从一个基地发展到11个基地,销售服务2000多家超市与500多家农贸市场,产量翻了11番,规模扩大了11倍,创造就业岗位1万个,公司旗下的“禾豆坊”中央厨房日供餐10万人以上。

该县把产业与扶贫相结合,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激发“双创”热情,对小微企业早发现、早扶持、早壮大,让产业跟着规划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小农户跟着大产业走,林果、蔬菜、经济作物三大产业带动群众1.2万户。小车间跟着大市场走,建成扶贫车间182个,依托波司登、阿迪达斯、汉贝迪等品牌入驻扶贫车间,催生电子、服装、玩具等新产业。小宗菜跟着大品牌走,小青菜搭乘冷链物流,带动10万余人从事食品加工。建成省级示范社9家、市级家庭农场10家。金豆子芽菜以“单品突破”的发展模式,通过强研发、抓生产、育品牌、搞冷链、建基地,年产能200万吨,把小小芽苗菜培育成大产业,发展成研产销一体化中国芽菜标准制定者,在虞城南部12个乡镇持续推进“大豆贷”扶贫计划,推行优质大豆种植,带动4000贫困户每年每户增收3000元。

“一个穷村庄、小作坊,短短十年,成就‘雨披乡’。”在沙集乡任楼村做了8年雨披生意的江苏人孙汉初翘起大拇指说,“一开始,三五个人几台机器,而现在这里已有3个大型雨披企业、50余个‘家庭作坊’,形成全国最大雨具产业群。”

以企带户,扩大产业覆盖面

“乡村振兴,村民脱贫,必须靠产业带动,把产业链条拉长,以企带户扩大产业覆盖面。”正组织村民剜荠菜的田庙乡腾湾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峰伦,带领记者先后到河南懂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腾湾村食用菌生产大棚和蘑菇菌装袋车间,分享拉长产业链条给村民带来的幸福。

提起懂菜农业,田庙人纷纷伸出大拇指称赞董胜利。在县、乡支持下,2017年秋,滕湾村人董胜利在黄河故道利用废坑塘改造等方式流转土地成立河南懂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随着其产业覆盖面逐年扩大,目前已流转土地1万余亩,发展订单农业2000多亩,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每个岗位每年不低于5000元工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61户,每年每村给予5万元集体经济分红。

张集镇依托招商引资的河南省徐家福食品企业带动村集体合作社引领农民发展黄桃种植5万亩,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把黄桃加工成罐头促民增收;利民镇以产业发展为载体,坚持“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订单农业”三位一体,互为平台,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种植大户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采取生产合作、股份合作、劳务合作等形式,与一家一户的农民建立起紧密利益联结,其中仅荠菜种植就达8万亩。

该县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措施,大力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项目,做大做强金豆子芽菜等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潜力大、成长性强、带动性强的企业。目前,该县已建成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0家。“虞城荠菜”“虞城乔藕”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红富士苹果和惠楼山药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虞城也荣获“全国苹果生产先进县”称号。

截至目前,该县在601个行政村全部组建了由当地经济能人带动、全体贫困户自愿参与的精准扶贫专业合作社,这些合作社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以完善的政策支持和管理,实现合作有章程、生产有经营、年终有分红,贫困户年均分红1200元以上。同时完善“合作社+农户”“小微企业+农户”模式,让贫困户人人参与。

此外,该县还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家庭农场+农户”和发展“订单农业”等模式,推动高效农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已注册专业合作社2139个、家庭农场695个,带动全县流转土地55万亩。

编辑: 张晨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以大带小 以小育大 以企带户
看虞城如何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2019-10-30 07:14   本报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刘起旭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又分红了。”日前,刘店乡丁李楼村贫困户李信亮领到1200元的分红。近年来,虞城全面推进产业扶贫,在每个贫困村建立了精准扶贫专业合作社。本报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孟凡振 摄

“俺村300多亩梨树,今年带动村民以产业增收,全村人热产业,就像开水锅里煮坯——热嘞泥块样。”10月28日,在虞城县黄冢乡老赵楼村的梨园里,给梨下鸭群送水的邢思文兴奋地说,今年他5亩半梨树收入8万多元,在县里的产业发展精神引领和龙头企业带动下,群众被组织到产业链上,如今水果产业链条也拉长了,树上结果树下养殖,次果加工,线上线下同时销售,还有人专做网上销售和包装……

这只是虞城县拉长产业链条,把群众有效组织到产业链上,激活群众内生动力、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平稳增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牢牢抓住群众增收这个根本,以大带小,增强产业承载力;以小育大,激活产业成长性;以企带户,扩大产业覆盖面,把群众组织到产业链上,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以产业带就业,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实现平稳增收。

以大带小,增强产业承载力

在稍岗镇南庄村南久红家里,几台注塑机正在生产卷尺盒,只见每隔十几秒,机械手就把成型的尺壳丢进准备好的筐里。在钢尺组装车间,8名村妇熟练地组装着钢尺。“尺条从大厂里进,我这儿就加工点零活,只生产尺壳。按县里说法,这叫‘以大带小’。”南久红自豪地说,在稍岗,从事卷尺组装的小农户或小型加工车间有数千家。他们不需购置大型设备,配个“打眼机”“卷簧机”就行了。一家几口齐上阵,从这个企业进尺条,从那个企业进簧片,组装好,贴上客商要的标签。

正在南庄村检查新“三遍走”落实情况的稍岗镇党委书记毕道喜介绍说,县里立足做大做优做强产业,坚持“以大带小”即大产业带动小农户、小车间、小微企业,就是引导五金工量具产业把一部分适合手工加工的工艺让渡或者前置到扶贫车间,还有另外两大支柱产业服装纺织、食品加工也在拉动村级扶贫小车间、农民家庭加工,提升产业的承载力、组织力、辐射力,把群众组织到产业链上来,从而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扩大利益链,带动群众稳定脱贫。

该县围绕建设先进制造强县,加快推进中国·五金工量具产业生态城建设,围绕打造食品加工强县,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高新区谋划推进了食品工业园项目,做大做强冷链物流,创成中国钢卷尺城和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目前,食品、钢卷尺等产业带动20万人就业,获评“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形成了“三大产业带”“六大经济圈”,“三大产业带”带动群众1.2万户,“六大经济圈”带动贫困人口2.2万人,人均实现增收3000元以上。

以小育大,激活产业成长性

“‘金豆子’不光让俺入股合作社,平时干活也给钱。”正在界沟镇杨店村合作社干活的贫困户杨毛豆高兴地说。

“在县里‘以小育大’精神指引和大力支持下,我们的中央厨房已进军郑州市。”金豆子食品公司负责人贾辉说,他们除了生产黄豆芽、绿豆芽、小金豆等精品菜外,还培植花生苗、油葵苗、豌豆苗、萝卜苗、黄豆苗等苗菜,4年时间从一个基地发展到11个基地,销售服务2000多家超市与500多家农贸市场,产量翻了11番,规模扩大了11倍,创造就业岗位1万个,公司旗下的“禾豆坊”中央厨房日供餐10万人以上。

该县把产业与扶贫相结合,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激发“双创”热情,对小微企业早发现、早扶持、早壮大,让产业跟着规划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小农户跟着大产业走,林果、蔬菜、经济作物三大产业带动群众1.2万户。小车间跟着大市场走,建成扶贫车间182个,依托波司登、阿迪达斯、汉贝迪等品牌入驻扶贫车间,催生电子、服装、玩具等新产业。小宗菜跟着大品牌走,小青菜搭乘冷链物流,带动10万余人从事食品加工。建成省级示范社9家、市级家庭农场10家。金豆子芽菜以“单品突破”的发展模式,通过强研发、抓生产、育品牌、搞冷链、建基地,年产能200万吨,把小小芽苗菜培育成大产业,发展成研产销一体化中国芽菜标准制定者,在虞城南部12个乡镇持续推进“大豆贷”扶贫计划,推行优质大豆种植,带动4000贫困户每年每户增收3000元。

“一个穷村庄、小作坊,短短十年,成就‘雨披乡’。”在沙集乡任楼村做了8年雨披生意的江苏人孙汉初翘起大拇指说,“一开始,三五个人几台机器,而现在这里已有3个大型雨披企业、50余个‘家庭作坊’,形成全国最大雨具产业群。”

以企带户,扩大产业覆盖面

“乡村振兴,村民脱贫,必须靠产业带动,把产业链条拉长,以企带户扩大产业覆盖面。”正组织村民剜荠菜的田庙乡腾湾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峰伦,带领记者先后到河南懂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腾湾村食用菌生产大棚和蘑菇菌装袋车间,分享拉长产业链条给村民带来的幸福。

提起懂菜农业,田庙人纷纷伸出大拇指称赞董胜利。在县、乡支持下,2017年秋,滕湾村人董胜利在黄河故道利用废坑塘改造等方式流转土地成立河南懂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随着其产业覆盖面逐年扩大,目前已流转土地1万余亩,发展订单农业2000多亩,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每个岗位每年不低于5000元工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61户,每年每村给予5万元集体经济分红。

张集镇依托招商引资的河南省徐家福食品企业带动村集体合作社引领农民发展黄桃种植5万亩,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把黄桃加工成罐头促民增收;利民镇以产业发展为载体,坚持“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订单农业”三位一体,互为平台,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种植大户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采取生产合作、股份合作、劳务合作等形式,与一家一户的农民建立起紧密利益联结,其中仅荠菜种植就达8万亩。

该县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措施,大力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项目,做大做强金豆子芽菜等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潜力大、成长性强、带动性强的企业。目前,该县已建成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0家。“虞城荠菜”“虞城乔藕”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红富士苹果和惠楼山药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虞城也荣获“全国苹果生产先进县”称号。

截至目前,该县在601个行政村全部组建了由当地经济能人带动、全体贫困户自愿参与的精准扶贫专业合作社,这些合作社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以完善的政策支持和管理,实现合作有章程、生产有经营、年终有分红,贫困户年均分红1200元以上。同时完善“合作社+农户”“小微企业+农户”模式,让贫困户人人参与。

此外,该县还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家庭农场+农户”和发展“订单农业”等模式,推动高效农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已注册专业合作社2139个、家庭农场695个,带动全县流转土地55万亩。

编辑: 张晨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荒草丛生 这段人行道何时能硬化
钢戒指“咬”手不放 消防员耐心取下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我市举办庆祝中华人 ...
睢阳区临河店乡“石 ...
京港绿地 11月底开放
商丘东站建设紧锣密鼓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