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侯乡唱响人才振兴大戏

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谢卫勋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9-10-23 00:47

10月21日,虞城县大侯乡郭良庄村的“创海”饰件有限公司里,村民卢振正在加工汽车座垫。该企业由村能人杨海涛弟兄从南方引进,带动附近村民近50人增收,人均月工资4000元以上。本报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谢卫勋 摄

“俺上个月快挣到5000块钱了,这比外出打工强多了。”10月20日,虞城县大侯乡创海饰件有限公司里,村民卢晴晴上班时高兴地说。

近年来,大侯乡完善人才机制,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和鼓励本土人才回乡创业就业作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把人才工作向所有工作植入,通过引来“领头雁”,用活“乡能人”,铺开“产业路”,引导激励各界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形成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引来“领头雁”

“老板把工厂都搬回家了,俺寻思在家打工还能照顾老人,比在外面强,就不出去了。”10月20日,大侯乡郭良庄村的创海饰件有限公司里,22岁的青年小伙卢振一边精心加工着汽车座垫,一边对记者说。

郭良庄村位于大侯乡中西部。多年来,村里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相应产业支撑。村民杨俊杰家人口多,生活困难。杨海涛、杨海威、杨海浪兄弟三人很早就到浙江打工。2016年前,三人在浙江海宁承包了一家沙发厂,专门生产沙发布套。

2016年,虞城县脱贫攻坚进入白热化阶段。乡党委乡政府把产业振兴放在第一位,多次召开招商引资会议,制定招商引资相关制度措施,委派专门人员从事招商引资工作。“家乡有这么好的条件,咱回家试试!”老大杨海涛动了心。老二杨海威、老三杨海浪跟着响应,三人回家创业,先在自家旁边建了个“创海”沙发厂。

“创海”沙发厂创建之初,兄弟三人在乡村两级的帮助下解决了用工难和场地的问题,两年时间过去,不光收回了成本,还有结余。厂子的规模也越做越大。2018年初,河南创海饰件有限公司又在村里顺利建成并成功开业。

“他们兄弟仨在俺村办企业的成功,也带动村里其他能人回乡创业,现在村里还有粉条厂、服装厂等,他们哥仨带了个好头。”村支部书记田启中说起来兴致勃勃。

用活“乡能人”

“以前,这坑里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俺都不想出门。现在,你看这坑里的水多清,村里真是办了件大好事。”日前,大侯乡马阁村民屈金朝高兴地说。

近来,大侯乡把全乡36个行政村划分13个战区,每个战区选出一个好村,选好一个村支部书记,运用地方能人带头模式,充分利用围村林、废闲地、旧坑塘等,进行生态改造,267处废坑塘已整治214个。原来杂木丛生、垃圾遍地的坑塘变成了清水依依、碧波荡漾的景观荷塘,为全乡群众创造一个个环境美、村庄美、田园美、庭院美的“四美乡村”。

汤楼村村支书汤明超说起村里坑塘治理的事,感慨颇多。这里原是6亩左右的低洼地,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汤楼村支部书记、村两委人员牵头,先一步把围村林清理完毕,然后在原坑塘北面用挖掘机进行扩面,新扩了4亩左右的新塘,承包给养殖户养鱼,增加了村集体收入。用挖出的土打造塘南小广场。目前,小广场正在打造中。

任楼村支部书记任振华介绍,该村打破坑塘治理的传统做法,把废旧坑塘治理与打造美丽乡村结合起来,激活用人机制,用活“乡能人”。通过破旧立新,变废旧房屋整治为村民活动公园,统一栽培美人蕉、菊花、油葵,池塘里栽上藕,养上鱼,把任楼村打扮成了周边最美丽的绿色村庄。

为进一步做好坑塘的整治工作,该乡充分调动本土人才、党员、乡贤参与的积极性,乡主要领导带队,定期组织观摩。对最差的村及时督导,督促整改。对卫生条件好的奖2000元。全乡有42个村,对1500人以上大村奖前三名,1000人以上的奖前三名,1000人以下的奖前四名,1500以上的罚后二名,1000人以上的和1000人以下的各罚后两名。并及时组织环卫工人验收卫生情况,通过保洁公司验收的,每个村奖5000元。全乡267个坑塘,目前已经治理的有214个。

铺开“产业路”

“俺现在每天能拿到150元,离家还近,这多好。”10月20日,在虞城县大侯乡的中天华商食品有限公司车间里,村民陈艳梅高兴地说。

近年来,大侯乡依托南部节点乡镇交通区位优势,通过招引“外来雁”,吸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落户。充分利用废闲地、废坑塘、林地等建成了占地200余亩的食品工业园。目前,已有9家企业入驻食品工业园,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0亿元,加上由此带动的第三产业和相关产业,带动周边群众2000多人增收。

“我们不光把路修好,还要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并在政策、土地、规划等软环境方面给人才创业提供一个好的软环境。”该乡书记陈华杰说。

近来,该乡主动到这些人才创业企业开展上门服务,解决企业难题。着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环境。制定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最大力度扩展招商引资宣传推广渠道。

虞城中天华商食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刁春芝以前在上海打工,于今年1月份回大侯建厂,厂房占地40亩,工人加办公、管理人员总共100人左右。目前,公司生产的干面条销往全国各地及俄罗斯、霍尔果斯等地,新生产线正式运营后预计每天的出货在20吨左右。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拿到7000多元工资,又顾了家。从前俺想也想不到。”村民习富芝高兴地说。

在营盘村的东部,由村民卢亚洲、鲁守忠、鲁刘杰三位本土人材承包的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得益于乡里对本土人才创业的重视,该乡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三人不再外出务工,转身成为家乡菜农。现在他们每家的种植面积在150亩左右,有数十种蔬菜品牌,带动附近村民数百户增收。

编辑: 杨宁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大侯乡唱响人才振兴大戏
2019-10-23 00:47   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谢卫勋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10月21日,虞城县大侯乡郭良庄村的“创海”饰件有限公司里,村民卢振正在加工汽车座垫。该企业由村能人杨海涛弟兄从南方引进,带动附近村民近50人增收,人均月工资4000元以上。本报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谢卫勋 摄

“俺上个月快挣到5000块钱了,这比外出打工强多了。”10月20日,虞城县大侯乡创海饰件有限公司里,村民卢晴晴上班时高兴地说。

近年来,大侯乡完善人才机制,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和鼓励本土人才回乡创业就业作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把人才工作向所有工作植入,通过引来“领头雁”,用活“乡能人”,铺开“产业路”,引导激励各界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形成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引来“领头雁”

“老板把工厂都搬回家了,俺寻思在家打工还能照顾老人,比在外面强,就不出去了。”10月20日,大侯乡郭良庄村的创海饰件有限公司里,22岁的青年小伙卢振一边精心加工着汽车座垫,一边对记者说。

郭良庄村位于大侯乡中西部。多年来,村里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相应产业支撑。村民杨俊杰家人口多,生活困难。杨海涛、杨海威、杨海浪兄弟三人很早就到浙江打工。2016年前,三人在浙江海宁承包了一家沙发厂,专门生产沙发布套。

2016年,虞城县脱贫攻坚进入白热化阶段。乡党委乡政府把产业振兴放在第一位,多次召开招商引资会议,制定招商引资相关制度措施,委派专门人员从事招商引资工作。“家乡有这么好的条件,咱回家试试!”老大杨海涛动了心。老二杨海威、老三杨海浪跟着响应,三人回家创业,先在自家旁边建了个“创海”沙发厂。

“创海”沙发厂创建之初,兄弟三人在乡村两级的帮助下解决了用工难和场地的问题,两年时间过去,不光收回了成本,还有结余。厂子的规模也越做越大。2018年初,河南创海饰件有限公司又在村里顺利建成并成功开业。

“他们兄弟仨在俺村办企业的成功,也带动村里其他能人回乡创业,现在村里还有粉条厂、服装厂等,他们哥仨带了个好头。”村支部书记田启中说起来兴致勃勃。

用活“乡能人”

“以前,这坑里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俺都不想出门。现在,你看这坑里的水多清,村里真是办了件大好事。”日前,大侯乡马阁村民屈金朝高兴地说。

近来,大侯乡把全乡36个行政村划分13个战区,每个战区选出一个好村,选好一个村支部书记,运用地方能人带头模式,充分利用围村林、废闲地、旧坑塘等,进行生态改造,267处废坑塘已整治214个。原来杂木丛生、垃圾遍地的坑塘变成了清水依依、碧波荡漾的景观荷塘,为全乡群众创造一个个环境美、村庄美、田园美、庭院美的“四美乡村”。

汤楼村村支书汤明超说起村里坑塘治理的事,感慨颇多。这里原是6亩左右的低洼地,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汤楼村支部书记、村两委人员牵头,先一步把围村林清理完毕,然后在原坑塘北面用挖掘机进行扩面,新扩了4亩左右的新塘,承包给养殖户养鱼,增加了村集体收入。用挖出的土打造塘南小广场。目前,小广场正在打造中。

任楼村支部书记任振华介绍,该村打破坑塘治理的传统做法,把废旧坑塘治理与打造美丽乡村结合起来,激活用人机制,用活“乡能人”。通过破旧立新,变废旧房屋整治为村民活动公园,统一栽培美人蕉、菊花、油葵,池塘里栽上藕,养上鱼,把任楼村打扮成了周边最美丽的绿色村庄。

为进一步做好坑塘的整治工作,该乡充分调动本土人才、党员、乡贤参与的积极性,乡主要领导带队,定期组织观摩。对最差的村及时督导,督促整改。对卫生条件好的奖2000元。全乡有42个村,对1500人以上大村奖前三名,1000人以上的奖前三名,1000人以下的奖前四名,1500以上的罚后二名,1000人以上的和1000人以下的各罚后两名。并及时组织环卫工人验收卫生情况,通过保洁公司验收的,每个村奖5000元。全乡267个坑塘,目前已经治理的有214个。

铺开“产业路”

“俺现在每天能拿到150元,离家还近,这多好。”10月20日,在虞城县大侯乡的中天华商食品有限公司车间里,村民陈艳梅高兴地说。

近年来,大侯乡依托南部节点乡镇交通区位优势,通过招引“外来雁”,吸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落户。充分利用废闲地、废坑塘、林地等建成了占地200余亩的食品工业园。目前,已有9家企业入驻食品工业园,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0亿元,加上由此带动的第三产业和相关产业,带动周边群众2000多人增收。

“我们不光把路修好,还要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并在政策、土地、规划等软环境方面给人才创业提供一个好的软环境。”该乡书记陈华杰说。

近来,该乡主动到这些人才创业企业开展上门服务,解决企业难题。着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环境。制定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最大力度扩展招商引资宣传推广渠道。

虞城中天华商食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刁春芝以前在上海打工,于今年1月份回大侯建厂,厂房占地40亩,工人加办公、管理人员总共100人左右。目前,公司生产的干面条销往全国各地及俄罗斯、霍尔果斯等地,新生产线正式运营后预计每天的出货在20吨左右。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拿到7000多元工资,又顾了家。从前俺想也想不到。”村民习富芝高兴地说。

在营盘村的东部,由村民卢亚洲、鲁守忠、鲁刘杰三位本土人材承包的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得益于乡里对本土人才创业的重视,该乡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三人不再外出务工,转身成为家乡菜农。现在他们每家的种植面积在150亩左右,有数十种蔬菜品牌,带动附近村民数百户增收。

编辑: 杨宁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购买农机“省补”有限额 先报先得
已申请增设基站 恐明年才能实施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大型话剧《红旗渠》 ...
石榴成熟 等客采摘
辣椒红 收入增
商丘盆景第一人(一)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