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奉献赢民心

——访市住建局驻宁陵县石桥镇董庄村第一书记何晓晨

本报记者 高会鹏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9-09-19 01:54

从市直机关干部到驻村第一书记,从美丽城市到贫困乡村,他把自己还原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基层干部,用真心扶贫、用真情帮困,拉近了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距离。

他就是市住建局驻宁陵县石桥镇董庄村第一书记何晓晨。

800多个日日夜夜,他坚持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潜心调研,为帮扶村勾勒出了一幅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乡村振兴美好蓝图,书写着他作为一名第一书记的责任与担当。

何晓晨从驻村任第一书记那天起,就把村民当成他的家人,村里的事就是他的家事,不辞辛苦,不计得失,不图名利,不讲条件,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平常的服务中实现了不平常的人生价值……

凝聚合力从自身做起

“党的政策真好,要不然俺……”一说起扶贫工作,贫困户安利文老俩口就热泪盈眶。

51岁的安利文和47岁的妻子刘道荣身体都不好,5个孩子最大的21岁,最小的5岁,是董庄村公认的贫困户。一家人性格内向,住着危房。

何晓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立即邀请县住建部门对村里的住房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把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两天后,主管部门批复立即给予修缮加固。随后,他多次找其谈心,激发其内生动力,帮其走出贫困处境。如今,安利文一家已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驻村两年多来,何晓晨先后为董庄村筹措资金,完善了党群服务中心、党建活动室。他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各项政策,完善和健全管理制度。他先后借助“逐村观摩、整乡推进”等基础党建活动作为载体,凝聚发展合力。创先争优树标杆,他坚持以身作则,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建制度,使党支部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行政村党建进一步加强,为此董庄村被确立为全县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

精准扶贫不能落下一户

五保户吕忠红原来在村里比较孤僻,身体常年有病。何晓晨驻村后,经常和他谈心,帮助他树立致富的信心,经常帮他担水、扫地、整理被褥。

如今,当上保洁员的吕忠红看病有了保障,免费改了水、电、厨房,有了稳定的收入,心里阳光了,充满了正能量。每每谈起自己的脱贫路时,他总是说:“党的政策好,何书记是咱们的贴心人。”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何晓晨驻村以来,认真倾听贫困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情况,深挖致贫根源,分析致贫原因,制订帮扶计划,同时落实各部门帮扶政策,让贫困户享受帮扶措施。驻村以来,他通过积极协调各部门,使董庄村183户贫困户分别享受“集中式光伏发电站项目”“双替代” “六改一增”等20项帮扶政策,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有效脱贫。

对照脱贫目标,何晓晨对贫困户进行逐一走访,细致摸清致贫原因、家庭状况、收入情况,并针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脱贫意向和要求进行认真分析,分类制订脱贫方案,确保让“方案帮得到,对象用得上”。同时,他指导村“两委”班子成员对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切实摸清有关情况。

针对就医、上学、住房、饮水安全问题,何晓晨深入到贫困户家中实地了解情况,确保适龄儿童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确保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有救助;确保饮水安全。何晓晨作为农村危房改造主管部门派驻的第一书记,他多次为全市840名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和市派116名第一书记进行危房改造专题讲座。

惠民实事办了一箩筐

他争取单位支持,积极筹措资金20万元修建村室,完善党群服务中心,争取资金88万元硬化道路面积共计8172平方米,争取建设光伏发电站项目带动60户贫困户分享红利,争取48万元建扶贫车间,安装路灯180多盏,协调水利资金30多万元打33眼机井,新建标准化卫生室……

两年多来,何晓晨尽心尽力协调各个相关部门,为帮扶村投资近500万元,先后建起了扶贫车间、文化广场、光伏发电站、打井、修路、电网改造、危房改造、医疗、教育应保尽保,文化惠民、信息化建设工程相继落地并投入使用。其间,他还邀请医生、专家到石桥镇董庄村为该村困难群众进行义诊达130人次,并对全部因病致贫困难群众建立了健康档案和病例档案,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九大基层设施惠民工程全部高标准落地并投入使用。

一心一意帮村民脱贫增收,何晓晨照顾了“大家”却忘了“小家”。他上有70多岁的父母,下有10岁的儿子和两岁的女儿。由于扶贫工作的艰巨,他一周工作7天,两年来累计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照顾父母、孩子的重任全部落到了妻子一人身上。

刚下乡驻村时,女儿不足百天,儿子刚上小学三年级。孩子经常问:“周末别人的爸爸都带着他们出去玩,我爸爸怎么一直不回家?”妻子总是告诉孩子,“爸爸在为了‘大家’做贡献,只有‘大家’幸福了,我们的小家才能幸福”。每当说起此事,何晓晨总是忍不住红了眼睛。

付出就有回报,由于成绩突出,何晓晨所在单位商丘市住建局被授予“河南省选派第一书记先进单位”称号,何晓晨本人也被授予“河南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编辑: 贺宇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真心奉献赢民心
——访市住建局驻宁陵县石桥镇董庄村第一书记何晓晨
2019-09-19 01:54   本报记者 高会鹏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从市直机关干部到驻村第一书记,从美丽城市到贫困乡村,他把自己还原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基层干部,用真心扶贫、用真情帮困,拉近了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距离。

他就是市住建局驻宁陵县石桥镇董庄村第一书记何晓晨。

800多个日日夜夜,他坚持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潜心调研,为帮扶村勾勒出了一幅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乡村振兴美好蓝图,书写着他作为一名第一书记的责任与担当。

何晓晨从驻村任第一书记那天起,就把村民当成他的家人,村里的事就是他的家事,不辞辛苦,不计得失,不图名利,不讲条件,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平常的服务中实现了不平常的人生价值……

凝聚合力从自身做起

“党的政策真好,要不然俺……”一说起扶贫工作,贫困户安利文老俩口就热泪盈眶。

51岁的安利文和47岁的妻子刘道荣身体都不好,5个孩子最大的21岁,最小的5岁,是董庄村公认的贫困户。一家人性格内向,住着危房。

何晓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立即邀请县住建部门对村里的住房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把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两天后,主管部门批复立即给予修缮加固。随后,他多次找其谈心,激发其内生动力,帮其走出贫困处境。如今,安利文一家已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驻村两年多来,何晓晨先后为董庄村筹措资金,完善了党群服务中心、党建活动室。他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各项政策,完善和健全管理制度。他先后借助“逐村观摩、整乡推进”等基础党建活动作为载体,凝聚发展合力。创先争优树标杆,他坚持以身作则,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建制度,使党支部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行政村党建进一步加强,为此董庄村被确立为全县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

精准扶贫不能落下一户

五保户吕忠红原来在村里比较孤僻,身体常年有病。何晓晨驻村后,经常和他谈心,帮助他树立致富的信心,经常帮他担水、扫地、整理被褥。

如今,当上保洁员的吕忠红看病有了保障,免费改了水、电、厨房,有了稳定的收入,心里阳光了,充满了正能量。每每谈起自己的脱贫路时,他总是说:“党的政策好,何书记是咱们的贴心人。”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何晓晨驻村以来,认真倾听贫困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情况,深挖致贫根源,分析致贫原因,制订帮扶计划,同时落实各部门帮扶政策,让贫困户享受帮扶措施。驻村以来,他通过积极协调各部门,使董庄村183户贫困户分别享受“集中式光伏发电站项目”“双替代” “六改一增”等20项帮扶政策,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有效脱贫。

对照脱贫目标,何晓晨对贫困户进行逐一走访,细致摸清致贫原因、家庭状况、收入情况,并针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脱贫意向和要求进行认真分析,分类制订脱贫方案,确保让“方案帮得到,对象用得上”。同时,他指导村“两委”班子成员对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切实摸清有关情况。

针对就医、上学、住房、饮水安全问题,何晓晨深入到贫困户家中实地了解情况,确保适龄儿童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确保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有救助;确保饮水安全。何晓晨作为农村危房改造主管部门派驻的第一书记,他多次为全市840名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和市派116名第一书记进行危房改造专题讲座。

惠民实事办了一箩筐

他争取单位支持,积极筹措资金20万元修建村室,完善党群服务中心,争取资金88万元硬化道路面积共计8172平方米,争取建设光伏发电站项目带动60户贫困户分享红利,争取48万元建扶贫车间,安装路灯180多盏,协调水利资金30多万元打33眼机井,新建标准化卫生室……

两年多来,何晓晨尽心尽力协调各个相关部门,为帮扶村投资近500万元,先后建起了扶贫车间、文化广场、光伏发电站、打井、修路、电网改造、危房改造、医疗、教育应保尽保,文化惠民、信息化建设工程相继落地并投入使用。其间,他还邀请医生、专家到石桥镇董庄村为该村困难群众进行义诊达130人次,并对全部因病致贫困难群众建立了健康档案和病例档案,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九大基层设施惠民工程全部高标准落地并投入使用。

一心一意帮村民脱贫增收,何晓晨照顾了“大家”却忘了“小家”。他上有70多岁的父母,下有10岁的儿子和两岁的女儿。由于扶贫工作的艰巨,他一周工作7天,两年来累计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照顾父母、孩子的重任全部落到了妻子一人身上。

刚下乡驻村时,女儿不足百天,儿子刚上小学三年级。孩子经常问:“周末别人的爸爸都带着他们出去玩,我爸爸怎么一直不回家?”妻子总是告诉孩子,“爸爸在为了‘大家’做贡献,只有‘大家’幸福了,我们的小家才能幸福”。每当说起此事,何晓晨总是忍不住红了眼睛。

付出就有回报,由于成绩突出,何晓晨所在单位商丘市住建局被授予“河南省选派第一书记先进单位”称号,何晓晨本人也被授予“河南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编辑: 贺宇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帝喾路主路十一前有望通行
商丘消防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跨省救援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勿忘国耻
国庆临近 花卉俏销
民权志愿者与“穷亲 ...
取消高速省界收费站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