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经济成商丘经济发展新动能

记者 高会鹏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9-09-05 01:40

普铁陇海铁路、京九铁路及郑徐高铁、商合杭高铁在商丘“双十字”交会。  本报记者 崔申义 摄

2018年,商丘入选全国100个大型高铁枢纽站。

“双十字型”铁路枢纽,“四纵四横”高速公路格局,“三环九放射”快速路网,内河航运实现通江达海,机场即将投入使用,商丘依托陆上通道、内河航道和空中走廊,形成以商丘为中心、辐射周边县的半小时一级公路交通圈,辐射豫鲁苏皖四省的1小时高速铁路交通圈、2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连接国内主要城市的2小时航空交通圈……

“得枢纽者得天下”。今后几年,商丘综合交通建设计划投资近千亿元,打造以“大通道、大网络、大枢纽、大物流”为特征的陆海空对接、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发展枢纽经济,核心是加快要素集散,催生聚变裂变效应。立体交通格局的形成,为商丘融入“一带一路”乃至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特别是发展枢纽经济、产业经济、物流经济提供了强大支撑。

一百多年前“火车拉来的”小朱集,正在成为高铁、普铁、高速公路以及商丘机场、内河航运等为标志的综合交通大枢纽,“大交通”格局正成为带动商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发展枢纽经济 商丘优势凸显

上溯百年,商丘就曾因交通而发展、而繁荣。

1916年,陇海铁路修通,设立朱集车站。一条陇海铁路的修建,改变了商丘的经济发展史。立足长远,充分发挥枢纽经济的辐射带动功能,成为商丘上下共识。

这是一份金灿灿、沉甸甸的成绩单:

铁路通车里程达到540公里,高铁普铁“双十字型”铁路枢纽全面形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19公里,形成“四纵四横”网络格局;“三环九放射”438公里双向八车道快速路即将施工,市域间交通便捷通畅水平显著提升;农村公路里程达到1.9万公里,形成县城—乡镇—建制村的县乡两级交通网;内河航运里程达到208公里,新增四级航道171公里,打造商丘至长三角地区的便捷水上通道,以期实现通江达海的目标;商丘机场一旦投入使用,将实现我市民用航空“零”的突破,开辟商丘至全国中心城市的航线,拉近商丘与外界的时空距离;建成三级以上公路客运站11个、公路货运枢纽(物流园区)16个,形成布局合理、衔接顺畅、集疏高效的客货运场站体系,发挥商丘向“郑新欧”和连云港双向开放的优势,促进货运走向“全供应链”、客运覆盖“全出行链”。

商丘被誉为“商之源”,是河南省省辖市中距出海口最近的地方,是国务院确定的“八纵八横”高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全国66个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之一,《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将商丘确立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作为河南三大枢纽城市之一,商丘是陇海、京九铁路的高铁普铁“双十字”交会城市,310与105国道、连霍、济广等七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随着京雄商高铁、商丘机场、沱浍河航运加快建设,商丘将建成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于一体的综合性立体式交通网络,成为河南除郑州之外的又一个现代化、立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彰显。

枢纽经济,是现代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丘依托高新区、经开区和产业集聚区等载体平台,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规划建设了1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近年来,商丘培育发展了食品加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12个千亿级和百亿级产业集群,收获了中国制冷设备产业基地、中国超硬材料基地、中国钢卷尺生产基地、中国知名针织内衣服装加工基地、中国制鞋产业基地、中国优质复合肥产业基地等耀眼的名片,并新规划了先进装备制造园区,打造了集智能制造、智慧制造、绿色制造为一体的发展平台,商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答卷正缓缓展开……

转化区位优势 优化产业布局

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注册登记的物流企业已达3187家;阿里巴巴·商丘产业带已入驻企业超过2000家,累计交易额超35亿元;保税物流中心运营一年来,累计进出区货运量1.95万吨,总货值8.32亿元,征收税款1635万元……

亮眼的枢纽经济成绩单,源于“海陆空”一体的大枢纽支撑。优越的枢纽地位,更是实现商丘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与关键。

2017年,商丘发布全国首个经政府批准的枢纽经济发展规划,确定了商丘围绕大交通构建大枢纽、围绕大枢纽布局大物流、围绕大物流发展大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以枢纽经济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商丘枢纽经济发展与交通布局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年,商丘发挥交通枢纽的先导作用和物流枢纽的支撑作用,培育支撑枢纽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建设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枢纽经济区,促进全市城市枢纽功能和产业集聚辐射能级提升,打造国家区域中心枢纽城市,实现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商丘通过构建“一核十园多节点”物流节点网络,形成了农产品、食品、建材、冷链为主导的四大商贸物流集群;结合交通枢纽、物流枢纽以及各县(市、区)产业分布特点,以打造产业集群为突破口,向全产业链、价值链延伸,促进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和产业集聚辐射能力提升;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枢纽偏好型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服务业载体和项目建设,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9年1月,商丘市人民政府和河南物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在建设郑州国际陆港商丘分港等方面进行战略合作。

在枢纽经济发展思路指引下,商丘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8项经济指标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一,大枢纽、大物流、大产业的枢纽经济发展,已成为商丘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新引擎。

壮大立体交通 激发“通道”活力

回望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商丘境内公路均为土路;1965年商沈公路是商丘建设的首条油路,全长50.2公里;商丘地区客货运输,农村主要靠畜力太平车、马车、板车及肩挑人抬,城市有少量的黄包车和三轮车;1950年仅有私营汽车288部,畜力车、架子车及其他人力车1110辆,完成货运量28.87吨、客运量4.1万人次。

奋力前行:新中国成立70年来,商丘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交通不便到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从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提升到目前综合交通四通八达,交通运输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商丘被定位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国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区位交通优势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丘市委、市政府对国家“一带一路”、中原经济区、淮海经济核心区建设等战略进行系统梳理,牢牢把握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加速成网关键时期,作出“建设大交通、发展大物流、形成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务实重干,着力构建高铁普铁“双十字”铁路枢纽、国道高速“米字型”公路枢纽、“三环九放射”区域快速通道,加快推进商丘机场、沱浍河航运等工程建设,努力实现商丘临空经济的全新突破和通江达海的航运目标,早日建成集航空、铁路、公路、内河航运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为“华商之源·通达商丘”品牌打造增创交通优势,促进枢纽经济快速发展。

数字最有说服力: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路网总里程达到2.12万公里,是1965年的422倍;干线公路连续9届荣获全省“好路杯”竞赛金杯;农村公路圆满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政”三个100%的目标,农村公路密度位居全省第一名,宁陵、柘城分别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城市公交车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部电动化,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公交优先”示范创建城市。2018年全市完成货运量1.4亿吨,是1950年的485万倍。沱浍河航运一期工程完工,公铁水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智慧交通发展成效显著,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平台实现“两客一危”动态监控全覆盖。

立体交通格局的逐渐形成,让商丘枢纽经济陆续萌芽、成长、壮大。2018年12月25日,商丘被定位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商丘市委书记王战营说,商丘将以发展枢纽经济为抓手,培育发展新动能、构筑产业新高地、激发市场新活力、共建文明新生活、彰显城市新形象,继续探索形成具有商丘地域特色的开放型、交互式经济新体系,将商丘打造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中原地区的综合枢纽、区域性产业的组织中心。

大道直行天地宽。商丘,这座千年古城发展枢纽经济的新乐章,已然铿锵奏响。

编辑: 杨宁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枢纽经济成商丘经济发展新动能
2019-09-05 01:40   记者 高会鹏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普铁陇海铁路、京九铁路及郑徐高铁、商合杭高铁在商丘“双十字”交会。  本报记者 崔申义 摄

2018年,商丘入选全国100个大型高铁枢纽站。

“双十字型”铁路枢纽,“四纵四横”高速公路格局,“三环九放射”快速路网,内河航运实现通江达海,机场即将投入使用,商丘依托陆上通道、内河航道和空中走廊,形成以商丘为中心、辐射周边县的半小时一级公路交通圈,辐射豫鲁苏皖四省的1小时高速铁路交通圈、2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连接国内主要城市的2小时航空交通圈……

“得枢纽者得天下”。今后几年,商丘综合交通建设计划投资近千亿元,打造以“大通道、大网络、大枢纽、大物流”为特征的陆海空对接、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发展枢纽经济,核心是加快要素集散,催生聚变裂变效应。立体交通格局的形成,为商丘融入“一带一路”乃至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特别是发展枢纽经济、产业经济、物流经济提供了强大支撑。

一百多年前“火车拉来的”小朱集,正在成为高铁、普铁、高速公路以及商丘机场、内河航运等为标志的综合交通大枢纽,“大交通”格局正成为带动商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发展枢纽经济 商丘优势凸显

上溯百年,商丘就曾因交通而发展、而繁荣。

1916年,陇海铁路修通,设立朱集车站。一条陇海铁路的修建,改变了商丘的经济发展史。立足长远,充分发挥枢纽经济的辐射带动功能,成为商丘上下共识。

这是一份金灿灿、沉甸甸的成绩单:

铁路通车里程达到540公里,高铁普铁“双十字型”铁路枢纽全面形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19公里,形成“四纵四横”网络格局;“三环九放射”438公里双向八车道快速路即将施工,市域间交通便捷通畅水平显著提升;农村公路里程达到1.9万公里,形成县城—乡镇—建制村的县乡两级交通网;内河航运里程达到208公里,新增四级航道171公里,打造商丘至长三角地区的便捷水上通道,以期实现通江达海的目标;商丘机场一旦投入使用,将实现我市民用航空“零”的突破,开辟商丘至全国中心城市的航线,拉近商丘与外界的时空距离;建成三级以上公路客运站11个、公路货运枢纽(物流园区)16个,形成布局合理、衔接顺畅、集疏高效的客货运场站体系,发挥商丘向“郑新欧”和连云港双向开放的优势,促进货运走向“全供应链”、客运覆盖“全出行链”。

商丘被誉为“商之源”,是河南省省辖市中距出海口最近的地方,是国务院确定的“八纵八横”高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全国66个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之一,《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将商丘确立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作为河南三大枢纽城市之一,商丘是陇海、京九铁路的高铁普铁“双十字”交会城市,310与105国道、连霍、济广等七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随着京雄商高铁、商丘机场、沱浍河航运加快建设,商丘将建成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于一体的综合性立体式交通网络,成为河南除郑州之外的又一个现代化、立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彰显。

枢纽经济,是现代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丘依托高新区、经开区和产业集聚区等载体平台,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规划建设了1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近年来,商丘培育发展了食品加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12个千亿级和百亿级产业集群,收获了中国制冷设备产业基地、中国超硬材料基地、中国钢卷尺生产基地、中国知名针织内衣服装加工基地、中国制鞋产业基地、中国优质复合肥产业基地等耀眼的名片,并新规划了先进装备制造园区,打造了集智能制造、智慧制造、绿色制造为一体的发展平台,商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答卷正缓缓展开……

转化区位优势 优化产业布局

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注册登记的物流企业已达3187家;阿里巴巴·商丘产业带已入驻企业超过2000家,累计交易额超35亿元;保税物流中心运营一年来,累计进出区货运量1.95万吨,总货值8.32亿元,征收税款1635万元……

亮眼的枢纽经济成绩单,源于“海陆空”一体的大枢纽支撑。优越的枢纽地位,更是实现商丘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与关键。

2017年,商丘发布全国首个经政府批准的枢纽经济发展规划,确定了商丘围绕大交通构建大枢纽、围绕大枢纽布局大物流、围绕大物流发展大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以枢纽经济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商丘枢纽经济发展与交通布局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年,商丘发挥交通枢纽的先导作用和物流枢纽的支撑作用,培育支撑枢纽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建设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枢纽经济区,促进全市城市枢纽功能和产业集聚辐射能级提升,打造国家区域中心枢纽城市,实现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商丘通过构建“一核十园多节点”物流节点网络,形成了农产品、食品、建材、冷链为主导的四大商贸物流集群;结合交通枢纽、物流枢纽以及各县(市、区)产业分布特点,以打造产业集群为突破口,向全产业链、价值链延伸,促进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和产业集聚辐射能力提升;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枢纽偏好型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服务业载体和项目建设,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9年1月,商丘市人民政府和河南物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在建设郑州国际陆港商丘分港等方面进行战略合作。

在枢纽经济发展思路指引下,商丘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8项经济指标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一,大枢纽、大物流、大产业的枢纽经济发展,已成为商丘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新引擎。

壮大立体交通 激发“通道”活力

回望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商丘境内公路均为土路;1965年商沈公路是商丘建设的首条油路,全长50.2公里;商丘地区客货运输,农村主要靠畜力太平车、马车、板车及肩挑人抬,城市有少量的黄包车和三轮车;1950年仅有私营汽车288部,畜力车、架子车及其他人力车1110辆,完成货运量28.87吨、客运量4.1万人次。

奋力前行:新中国成立70年来,商丘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交通不便到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从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提升到目前综合交通四通八达,交通运输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商丘被定位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国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区位交通优势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丘市委、市政府对国家“一带一路”、中原经济区、淮海经济核心区建设等战略进行系统梳理,牢牢把握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加速成网关键时期,作出“建设大交通、发展大物流、形成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务实重干,着力构建高铁普铁“双十字”铁路枢纽、国道高速“米字型”公路枢纽、“三环九放射”区域快速通道,加快推进商丘机场、沱浍河航运等工程建设,努力实现商丘临空经济的全新突破和通江达海的航运目标,早日建成集航空、铁路、公路、内河航运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为“华商之源·通达商丘”品牌打造增创交通优势,促进枢纽经济快速发展。

数字最有说服力: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路网总里程达到2.12万公里,是1965年的422倍;干线公路连续9届荣获全省“好路杯”竞赛金杯;农村公路圆满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政”三个100%的目标,农村公路密度位居全省第一名,宁陵、柘城分别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城市公交车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部电动化,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公交优先”示范创建城市。2018年全市完成货运量1.4亿吨,是1950年的485万倍。沱浍河航运一期工程完工,公铁水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智慧交通发展成效显著,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平台实现“两客一危”动态监控全覆盖。

立体交通格局的逐渐形成,让商丘枢纽经济陆续萌芽、成长、壮大。2018年12月25日,商丘被定位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商丘市委书记王战营说,商丘将以发展枢纽经济为抓手,培育发展新动能、构筑产业新高地、激发市场新活力、共建文明新生活、彰显城市新形象,继续探索形成具有商丘地域特色的开放型、交互式经济新体系,将商丘打造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中原地区的综合枢纽、区域性产业的组织中心。

大道直行天地宽。商丘,这座千年古城发展枢纽经济的新乐章,已然铿锵奏响。

编辑: 杨宁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这也算清理好了?
小区路面修好了 居民心情舒畅了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玄鸟生商
两岸一家亲 双忠万古传
瓜农甜蜜奔富路
开学第一课 我们讲爱国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