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精准施策“拔穷根”

着力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记者 黄业波 通讯员 甄 林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8-10-26 06:59

睢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县,同时被纳入省“三山一滩”片区县。近年来,睢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推行“四大机制”、建立“五大平台”、突出“六个结合”,立足实际,下足绣花功夫,精准施策,确保农民产业有收入、文化生活有寄托、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农村新型家园不断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

10月20日,潮庄镇郭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方振站在芦笋大棚前打电话:“吴老板,我们的芦笋已全部包装好了,我在大棚前等着你。”“到了,到了,我看到你了。”话音刚落,一辆印有“蔬菜绿色通道”的货车驶进村头,停在张方振旁边。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刚包装好的2吨芦笋很快称完并装车。刘傲云以前是村里众多“两栖农民”中的一员,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外出务工。在脱贫攻坚中,刘傲云流转100亩地,发展10个大棚的芦笋种植。

“现在不出去了,在家一是能照顾老人和孩子,二是能安心种植芦笋,收入稳定。”刘傲云说,目前在他的种植园里,和他境况一样的10名贫困人员来此务工,月收入1500元以上。

“种芦笋有风险吗?”记者问。“现在俺镇芦笋种植已形成了一个产业,有蔬菜协会提供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基本上不存在风险。常年到村里拉芦笋的广州、江苏菜贩有十多个,销售也不是问题。”张方振告诉记者。

在周堂镇乔寨村,机械轰鸣,车来人往,文化广场建设、庭院改造、环境卫生整治,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据该村第一书记齐素静介绍,乔寨村是首止会盟台遗址,“首相春耕”为睢州八景之一。为提升乡村品位,打造温馨和谐的人居环境,以历史文化发展旅游产业,该村按照“农村美、田园美、环境美”总要求,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已开发建设了龙山湖、村内业态盒子、田家茶馆等景点,乔寨史馆、龙山文创馆、乔寨陶艺馆等正在建设之中。力争三年内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基本建立“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县转运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

10月21日,夜幕降临,城关镇老关张村的农家书屋里灯火通明。该村村民董孝录早早地吃过晚饭,和十多位村民结伴到此学科技、侃农经,“充充电”。

“这里什么书都有,我平常爱琢磨,有的书籍在市场上买不到,况且平时家务忙,也没时间出去买书。”董孝录说,他在这里通过自学,掌握了养猪、推拿和按摩技术,目前他养了50头猪,闲暇时为村民按摩,到他家按摩的村民络绎不绝。

“从农业生产、致富点子到生活观念,从张家母猪产仔出现死胎,到李家一只山羊卖了1000块……”该村村委委员周月平说,大家在这里越聊越来劲,越侃越有精神,全然不顾一天的疲惫。村民们有了“取经”的好去处,找到了致富的好路子,成为该村扶贫扶志扶智的主阵地。

10月22日,天还没黑,孙寨乡刘六村的文化广场上已聚集了50多名村民,在这里敲锣打鼓、唱歌、唱戏、跳舞。村民常心立坐在自家门口,跟着队员唱起了调子。他告诉记者,现在该村已发展红歌队、戏曲队、腰鼓队、广场舞队等4个农民娱乐队,队员发展到120多人,每天都在这里唱歌跳舞。

“我以前身体胖,还有高血压,自从参加村广场舞队后,血压正常了,还瘦了10公斤,精神也好了。”村民殷素珍接过话茬说, “俺的日子现在真幸福!咱农民的生活也多彩,不比城里人过得差。”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睢县精准施策“拔穷根”
着力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2018-10-26 06:59   记者 黄业波 通讯员 甄 林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睢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县,同时被纳入省“三山一滩”片区县。近年来,睢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推行“四大机制”、建立“五大平台”、突出“六个结合”,立足实际,下足绣花功夫,精准施策,确保农民产业有收入、文化生活有寄托、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农村新型家园不断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

10月20日,潮庄镇郭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方振站在芦笋大棚前打电话:“吴老板,我们的芦笋已全部包装好了,我在大棚前等着你。”“到了,到了,我看到你了。”话音刚落,一辆印有“蔬菜绿色通道”的货车驶进村头,停在张方振旁边。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刚包装好的2吨芦笋很快称完并装车。刘傲云以前是村里众多“两栖农民”中的一员,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外出务工。在脱贫攻坚中,刘傲云流转100亩地,发展10个大棚的芦笋种植。

“现在不出去了,在家一是能照顾老人和孩子,二是能安心种植芦笋,收入稳定。”刘傲云说,目前在他的种植园里,和他境况一样的10名贫困人员来此务工,月收入1500元以上。

“种芦笋有风险吗?”记者问。“现在俺镇芦笋种植已形成了一个产业,有蔬菜协会提供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基本上不存在风险。常年到村里拉芦笋的广州、江苏菜贩有十多个,销售也不是问题。”张方振告诉记者。

在周堂镇乔寨村,机械轰鸣,车来人往,文化广场建设、庭院改造、环境卫生整治,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据该村第一书记齐素静介绍,乔寨村是首止会盟台遗址,“首相春耕”为睢州八景之一。为提升乡村品位,打造温馨和谐的人居环境,以历史文化发展旅游产业,该村按照“农村美、田园美、环境美”总要求,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已开发建设了龙山湖、村内业态盒子、田家茶馆等景点,乔寨史馆、龙山文创馆、乔寨陶艺馆等正在建设之中。力争三年内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基本建立“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县转运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

10月21日,夜幕降临,城关镇老关张村的农家书屋里灯火通明。该村村民董孝录早早地吃过晚饭,和十多位村民结伴到此学科技、侃农经,“充充电”。

“这里什么书都有,我平常爱琢磨,有的书籍在市场上买不到,况且平时家务忙,也没时间出去买书。”董孝录说,他在这里通过自学,掌握了养猪、推拿和按摩技术,目前他养了50头猪,闲暇时为村民按摩,到他家按摩的村民络绎不绝。

“从农业生产、致富点子到生活观念,从张家母猪产仔出现死胎,到李家一只山羊卖了1000块……”该村村委委员周月平说,大家在这里越聊越来劲,越侃越有精神,全然不顾一天的疲惫。村民们有了“取经”的好去处,找到了致富的好路子,成为该村扶贫扶志扶智的主阵地。

10月22日,天还没黑,孙寨乡刘六村的文化广场上已聚集了50多名村民,在这里敲锣打鼓、唱歌、唱戏、跳舞。村民常心立坐在自家门口,跟着队员唱起了调子。他告诉记者,现在该村已发展红歌队、戏曲队、腰鼓队、广场舞队等4个农民娱乐队,队员发展到120多人,每天都在这里唱歌跳舞。

“我以前身体胖,还有高血压,自从参加村广场舞队后,血压正常了,还瘦了10公斤,精神也好了。”村民殷素珍接过话茬说, “俺的日子现在真幸福!咱农民的生活也多彩,不比城里人过得差。”

责任编辑: 田笑歌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管网改为雨污水分流 ...
新建机动车道 一周内...
梅香苑临时用电何时能变成居民用电
教体局提供帮助 孩子顺利入读公立学校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10月24日,睢阳区宋 ...
10月22日,市公安局 ...
10月24日一早,柘城 ...
新跨越 联商虞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