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这个月圆夜的“玄机”:深扒《中秋奇妙游》的八个彩蛋

映象网 2021-09-20 17:03

映象网讯(记者 李昌)今晚,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惊艳亮相,让网友们大呼过瘾。但是,除了惊艳之外,你真的看懂它了吗?今天,让我们通过深扒节目彩蛋,全方位解读这个月圆之夜的“玄机”!

六个中秋信物

《中秋奇妙游》里,女主角唐小月穿越平行时空,来到六个不同场景。节目也用了六个篇章,展现了华夏文明的六个美好的精神追求,分别是:传承、勤勉、温婉、自信、忠勇、亲情。

客从河洛来

周深动情献唱的《若思念便思念》,引出了以福建土楼为代表的的客家文化。那么客家文化和中原腹地的河南有什么历史渊源呢?概括来讲,就是:客从河洛来。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一千多年来,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他们从中原向外迁徙,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和海外各地。据研究,客家的第一次迁徙发生在东晋年间,位于河洛之间的汉魏洛阳故城为当时的国都,正是客家人的根之所在。客家先民源自中原,中原大地以河洛为中心,河洛大地以洛阳为中心,洛阳作为客宗祖地有着不可动摇的历史渊源。

而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客家文化概括地说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

因此,得知了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的历史渊源之后,当再次看到节目中龙门石窟和福建土楼在明月下遥相呼应的场景时,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天涯共此时”。

王献之与《中秋帖》

王羲之第75世后代王文杰,在节目中扮演王献之,在水墨交融的场景中,一气呵成的书写着传世墨宝《中秋帖》。

王献之学书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

他创作的草书书法作品《中秋帖》,于清乾隆时被收入内府,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宋代书法家米芾评价:“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火龙舞与打铁花

节目中出现的不少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画面可谓惊艳了众多网友。其中最绚烂的莫过于火龙舞与打铁花。

火龙舞是河南省孟州市本土优秀的传统民间舞蹈,在本地民间艺术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当地的一种习俗。

配合火龙的,往往有铁水花队。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民间传统焰火“打铁花”初源于工匠们的祭祀活动,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开封打铁花更被誉为黄河流域十大民间艺术之首。

如果说火龙舞绚丽悦动,那么打铁花就可谓壮美厚重了。以至于两个“非遗”一同展现时,弹幕上敲满了“这也太美了吧”的赞叹。

民乐遇见科技风

节目《豫见》中不同器乐演奏时,背景旖旎多变的的画风令不少网友啧啧称奇,但还是有少部分网友一眼能认出来,其中好几段是3A游戏中非常流行的科技风。这种风格通常拥有五花八门的视觉冲击风格,比如街头的霓虹灯、街排标志性广告以及高楼建筑等。节目正是用这种对比碰撞,让民乐与未来科技风格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

《甄嬛传》的圆梦梗

节目中有一个令网友无比惊喜的“梗”,来自于节目主人公唐小月的父母,两人为网友上演了一场“中秋圆梦大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饰演唐小月父母的演员斓曦和张晓龙,分别在电视剧《甄嬛传》中饰演沈眉庄和温太医——两人在剧中上演了一段凄美哀婉的“因疾而终”的爱情,让不少观众心意难平。而在这个花好月圆夜,两人终于长相厮守,为观众上演“若思念便思念,终会相见”。

何来仙境

节目《和》播出时,云山雾罩的仙境景象让网友坦言:“感受到了诚意!”

据悉,为了能拍到节目中仙气飘飘的场景,节目组在一个弥漫着大雾的雨天,或背或扛着沉重的拍摄设备,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爬到了老君山顶。

谁知,来到了拍摄现场,让人作难的状况丝毫没有减少。节目组众人发现,在这样的天气环境下拍摄,“基本上就在和‘桑拿’里拍一样”。为了不让设备运行过程中受潮,摄影师只好用黑色塑料袋,给机器套上了一层“雨衣”。

秘密武器——XR技术

《中秋奇妙游》最终华丽收场,让网友大呼过瘾。其实,能保证整场节目创意构思得以完美实现的,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秘密武器——XR技术。

XR技术即扩展现实,是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的合称。通过可穿戴设备和计算机技术,XR可为受众带来真实与虚拟结合、人机交互的环境。

在《中秋奇妙游》的舞台上,《豫见》等节目都运用了XR技术。为了实现更好的视觉体验,《中秋奇妙游》应用的XR技术不是简单的扩展现实,而是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需要包括导演、导播、摄像、演员等熟悉XR工作流程的团队共同配合完成。正是在XR技术的支撑下,人物、道具与虚拟现实场景实现了完美互动和结合。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河南新闻
解读这个月圆夜的“玄机”:深扒《中秋奇妙游》的八个彩蛋
2021-09-20 17:03     映象网   我要评论 

映象网讯(记者 李昌)今晚,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惊艳亮相,让网友们大呼过瘾。但是,除了惊艳之外,你真的看懂它了吗?今天,让我们通过深扒节目彩蛋,全方位解读这个月圆之夜的“玄机”!

六个中秋信物

《中秋奇妙游》里,女主角唐小月穿越平行时空,来到六个不同场景。节目也用了六个篇章,展现了华夏文明的六个美好的精神追求,分别是:传承、勤勉、温婉、自信、忠勇、亲情。

客从河洛来

周深动情献唱的《若思念便思念》,引出了以福建土楼为代表的的客家文化。那么客家文化和中原腹地的河南有什么历史渊源呢?概括来讲,就是:客从河洛来。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一千多年来,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他们从中原向外迁徙,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和海外各地。据研究,客家的第一次迁徙发生在东晋年间,位于河洛之间的汉魏洛阳故城为当时的国都,正是客家人的根之所在。客家先民源自中原,中原大地以河洛为中心,河洛大地以洛阳为中心,洛阳作为客宗祖地有着不可动摇的历史渊源。

而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客家文化概括地说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

因此,得知了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的历史渊源之后,当再次看到节目中龙门石窟和福建土楼在明月下遥相呼应的场景时,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天涯共此时”。

王献之与《中秋帖》

王羲之第75世后代王文杰,在节目中扮演王献之,在水墨交融的场景中,一气呵成的书写着传世墨宝《中秋帖》。

王献之学书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

他创作的草书书法作品《中秋帖》,于清乾隆时被收入内府,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宋代书法家米芾评价:“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火龙舞与打铁花

节目中出现的不少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画面可谓惊艳了众多网友。其中最绚烂的莫过于火龙舞与打铁花。

火龙舞是河南省孟州市本土优秀的传统民间舞蹈,在本地民间艺术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当地的一种习俗。

配合火龙的,往往有铁水花队。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民间传统焰火“打铁花”初源于工匠们的祭祀活动,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开封打铁花更被誉为黄河流域十大民间艺术之首。

如果说火龙舞绚丽悦动,那么打铁花就可谓壮美厚重了。以至于两个“非遗”一同展现时,弹幕上敲满了“这也太美了吧”的赞叹。

民乐遇见科技风

节目《豫见》中不同器乐演奏时,背景旖旎多变的的画风令不少网友啧啧称奇,但还是有少部分网友一眼能认出来,其中好几段是3A游戏中非常流行的科技风。这种风格通常拥有五花八门的视觉冲击风格,比如街头的霓虹灯、街排标志性广告以及高楼建筑等。节目正是用这种对比碰撞,让民乐与未来科技风格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

《甄嬛传》的圆梦梗

节目中有一个令网友无比惊喜的“梗”,来自于节目主人公唐小月的父母,两人为网友上演了一场“中秋圆梦大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饰演唐小月父母的演员斓曦和张晓龙,分别在电视剧《甄嬛传》中饰演沈眉庄和温太医——两人在剧中上演了一段凄美哀婉的“因疾而终”的爱情,让不少观众心意难平。而在这个花好月圆夜,两人终于长相厮守,为观众上演“若思念便思念,终会相见”。

何来仙境

节目《和》播出时,云山雾罩的仙境景象让网友坦言:“感受到了诚意!”

据悉,为了能拍到节目中仙气飘飘的场景,节目组在一个弥漫着大雾的雨天,或背或扛着沉重的拍摄设备,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爬到了老君山顶。

谁知,来到了拍摄现场,让人作难的状况丝毫没有减少。节目组众人发现,在这样的天气环境下拍摄,“基本上就在和‘桑拿’里拍一样”。为了不让设备运行过程中受潮,摄影师只好用黑色塑料袋,给机器套上了一层“雨衣”。

秘密武器——XR技术

《中秋奇妙游》最终华丽收场,让网友大呼过瘾。其实,能保证整场节目创意构思得以完美实现的,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秘密武器——XR技术。

XR技术即扩展现实,是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的合称。通过可穿戴设备和计算机技术,XR可为受众带来真实与虚拟结合、人机交互的环境。

在《中秋奇妙游》的舞台上,《豫见》等节目都运用了XR技术。为了实现更好的视觉体验,《中秋奇妙游》应用的XR技术不是简单的扩展现实,而是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需要包括导演、导播、摄像、演员等熟悉XR工作流程的团队共同配合完成。正是在XR技术的支撑下,人物、道具与虚拟现实场景实现了完美互动和结合。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燃气管道泄漏 10分钟...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网友留言选登
网友留言选登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2021年上半年“商丘 ...
两会影像
村民在自家门前翻晒玉米
市政协五届六次会议召开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经协商授权的单位、组织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