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泽十二水”系列之一百九十四 :“行走睢水”(3)

开封:运河古都睢堤烟(中)

文/图 马学庆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21-08-20 02:14

【阅读提示】

一条古水,一个繁华的人间,在凡尘的深处,彰显着气象万千,如画如烟。历经黄河的泛滥淤泥,在源头的开封古都已找不到你的踪迹。穿越千年来看你,在我的眼里你依然喧嚣着、流淌着、繁华着。站在曾经属于你的土地上,时间矮下去,情不自禁地“归客相逢渡睢水”,情不自禁地思想和泥沙一同沉淀。但世事沧桑,如今又有几人“傲然烟雨中,安知有睢泽”?曲水流觞,睢水的命运何尝不似孕育它的古都开封之兴衰,蚀骨的爱恨情仇,都是随波而来、逐浪而去,因为这里偎依的是黄河,睢水源头之源亦是黄河之水。

奔腾的黄河从天而来,大禹治洪疏浚引向东海。战国的烟云中,魏惠王接引黄河之水开凿鸿沟,流经之处一片繁华,厚积薄发。在以水兴城的大梁,鸿沟发三个岔,成为睢水、涣水和汳水的源头。睢水东南流滋润着世间万物,养育着远方的曾经。黄河是博大的包容的,有时又是愤怒的咆哮的。数次的泛滥,终将古都叠压六层“城摞城”的奇迹造就,战国大梁城距现在地表12米至14米深处。“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龙亭宫,‘宫摞宫’,潘杨湖底几座宫……”一段流传于开封民间的顺口溜,道出了开封的沧桑悲情与自强不息,更道出了睢水源头于地面湮没无闻的原因。

大禹治水疏大河 最早运河傍阳城

一座有水的城市,自然充满了灵性。北方的开封,就是这么一座城市,其水之缘可追溯到大禹治水年代。相传在4000多年前,中原地区洪水泛滥,当时的君王舜帝命大禹治理洪水。大禹带领人们开凿了“乃”“冢”两条渠作为疏导洪水的渠道,将西北部奔涌而下的大洪水引向北方,减缓了洪水的流速,降低了洪水对下游的冲击力。之后,大禹又疏浚了九条大河,最终将洪水引入大海,成功地驯服了洪水。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人开凿运河的开始。大禹治水的成功,为后来战国时代魏惠王开凿鸿沟运河奠定了基础,也成就了睢水、涣水、汳水等鸿沟支流的开浚。

大禹的不朽业绩为后世所铭记,后人在浚仪城(今开封市)东南隅的高台上建了禹王庙和禹王像,称之禹王台。清代康熙年间,两修禹王庙,康熙题写的“功存河洛”镌刻在御书楼上;乾隆南巡曾至禹王台题诗一首,随后又修一座木牌坊。有意思的是,禹王台周围的地形是按照龟蛇形态布置的:禹王台本身像一只俯卧的乌龟,周围修建有环形水渠,台南渠上修建了一座桥好像龟的头,台北修一桥像龟尾,而在台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渠上修建的四座小桥像龟的四只脚;在台西北至东北渠外堆一似蛇的土山,叫蛇山。这样有趣的布局,看起来像一只驮着禹王台的龟,浮游在河流中。“这暗合了风水中的讲究,龟蛇即玄武北方之神,有保佑人们平安幸福之意。”禹王台公园副主任冯磊说。

禹王台又名古吹台,在睢水发源地的附近。相传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曾在此吹奏乐曲。唐代时李白、杜甫、高适曾在此游览饮酒作赋,明代建三贤祠。近代有学者认为,禹王台或是夏代禹王首都阳城遗址。如开封学者韩鹏认为,大禹治水应该在黄河的中下游地区,基本发生在开封及其以东地区,而其都城也应该在这一带。《史记·夏本记》记载:“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战国《世本·居篇》记载:“禹都阳城,在大梁之南。”南宋《通鉴地理通释》亦载:“夏后居阳城,本在大梁之南,今陈留浚仪也。”皆指向阳城在蒗荡渠南岸的禹王台附近。《史记集解》所载“夏居河南,初在阳城,后居阳翟”中的“河南”之“河”,当指蒗荡渠,而睢水就在禹王台东侧从蒗荡渠分支出来向东南流去。《竹书纪年》记载:“水经吹台东,渠水于此有阴沟、鸿沟之称也。”

开凿鸿沟兴睢水 航运枢纽在大梁

“楚河汉界”最初不是出现在棋盘上,而是出在历史上被称为鸿沟的地方。在荥阳的广武山上,一条鸿沟曾经中分天下。笔者站在山顶俯瞰这条开象棋文化先河的人文之河,亦是决定中华民族走向的历史之河,谁曾想到开凿于战国时期的这条河在秦汉会造就如此波澜壮阔的画卷。而这条河最重要的,是中国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战国时期的魏国地处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之间的平原地带,魏惠王迁都大梁后,下令从荥阳开凿运河,引黄河水入圃田泽,再向东经过郑州、开封,又转向南,经过淮阳到达颍水,与淮河相连。工程竣工之后,魏惠王将这条河命名为“鸿沟”。

鸿沟是依循蒗荡渠的自然河道开凿的人工运河,魏国不仅在自己国内开凿,而且将工程开到了其他国家境内。魏国周边的宋、郑、蔡、曹、卫等国境内都修造了一段南下淮河和北上黄河的河道,使各国水运交通互连。如从鸿沟开封段分支出的睢水、涣水、汳水都流经宋国境内。这条运河的建成,使黄淮平原上形成了一条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线,《史记》载“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沿岸各国的农业、商业、手工业都得到了较大发展。此时,魏都大梁城高七仞,城区东西长五公里,比20世纪90年代的开封城还大些,城内居民30万人,成为富甲海内的名都。

鸿沟的开凿,开创了中国引黄事业的先河,使中国的运河技术进入体系时代,造就了大梁城130多年的辉煌。睢水以鸿沟(蒗荡渠)为源头肇始于大梁,成为隋唐大运河之前从此到东南淮河的重要运河。大梁附近的码头船坞,泊满载货的大船小艇,昼夜灯火不息,夜间以千百计的脚夫忙于装卸货物,白天更是车马喧哗,舟船川流不息。大梁作为中原最大的中转站,这些码头船坞比任何其他地方更繁忙紧张。而且睢水两岸大堤遍植柳树,细长的枝条在一年四季的河风中摇摆飘荡,在柳絮如烟的季节描绘诗画烟韵。至今,在睢水中下游遗存的河道中,每个旭日东升的早晨和晚霞飞舞的黄昏,船舶都要从绿影中穿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若是没有杨柳,流淌的睢水将失去一分精彩,中国的文学更会淡缺不少颜色。

隋唐运河过古都 睢水旁落梦汴京

魏国成也鸿沟,败也鸿沟。公元前225年,秦国大将王贲引黄河水入鸿沟,淹没大梁城灭魏国。魏国虽灭,但鸿沟的交通并未因此中断。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鸿沟成了秦朝南北水路的咽喉,江淮地区的粮食和贡物由江入淮,再经睢水、涣水、蔡水至鸿沟进入黄河,最后由旱路运往秦都咸阳。秦始皇为防止魏国死灰复燃,将魏都大梁“雪藏”,降为了大梁县,将所有大户迁走,大梁由此衰败,这一败就是800年。直到北周武帝宇文邕时期,行政改革建立汴州,将其定为汴州州治,这座古都才再回大城市的行列,成为北魏对南部各朝作战的水运线上的八个重要仓库之一。

到隋朝,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汴河是大运河中最重要的河段。由于汴州城坐落在汴河边上,成为隋王朝东部的门户,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城市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睢水在此时因大运河的开通,地位旁落,汴州附近一段即淤废无水。《舆地志》记载:“汴水自荥阳受河水,东至陈留、彭城,南入泗水,经县界入雍丘界。自后开通济渠,(睢水)此渠废。今无水。”但有大运河的加持,五代时期的梁、唐、晋、汉、周五朝除唐外,均建都开封,使开封地位有了新的提高,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开封在北宋进入最鼎盛时期。当时,汴河、蔡河、广济河、金水河等主要运河水道辐射四方,这正是都城汴京繁华地位得以保持的关键。汴京以水为运,带来了繁荣昌盛,其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数量都超过了隋、唐时期的长安与洛阳,也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描绘了当时的繁荣景象。意大利冒险家马克·波罗在其所著《东方见闻录》中这样描述开封的水运盛况:“汴河直通运河,北联通州(北京),南通杭州,城内六条水系,和威尼斯何其相似!”开封也被称为“北方威尼斯”。

元明清时期,开封段的汴河基本消失,运河毁废,睢水故道日湮,交通中断,昔日凭借水运有利条件繁荣起来的开封走向衰落。由于紧邻黄河,多次水患淹没,造就形成了开封城摞城的奇观。民国时,城内水域面积占到了开封城的四分之一。新中国建立后,很大一部分水域被填埋,使得开封城内仅保留有龙亭潘杨湖、西北湖、包公湖、铁塔湖等水域。好在近些年,开封城为了挖掘“北方水城”的底蕴功能,斥资数十亿元兴建了“一渠六河”“十湖连通”等工程,打造美丽的水系景观。如今,徜徉在清明上河园、御河、汴西湖风景区、漕运文化区之中,欣赏着原汁原味的宋词乐舞和民间戏曲、民俗表演,品尝着美味的开封小笼包,你会更强烈地感受到浓郁的“以水美城 宋韵梦华”的城市新征程。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商丘
“五泽十二水”系列之一百九十四 :“行走睢水”(3)
开封:运河古都睢堤烟(中)
2021-08-20 02:14   文/图 马学庆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阅读提示】

一条古水,一个繁华的人间,在凡尘的深处,彰显着气象万千,如画如烟。历经黄河的泛滥淤泥,在源头的开封古都已找不到你的踪迹。穿越千年来看你,在我的眼里你依然喧嚣着、流淌着、繁华着。站在曾经属于你的土地上,时间矮下去,情不自禁地“归客相逢渡睢水”,情不自禁地思想和泥沙一同沉淀。但世事沧桑,如今又有几人“傲然烟雨中,安知有睢泽”?曲水流觞,睢水的命运何尝不似孕育它的古都开封之兴衰,蚀骨的爱恨情仇,都是随波而来、逐浪而去,因为这里偎依的是黄河,睢水源头之源亦是黄河之水。

奔腾的黄河从天而来,大禹治洪疏浚引向东海。战国的烟云中,魏惠王接引黄河之水开凿鸿沟,流经之处一片繁华,厚积薄发。在以水兴城的大梁,鸿沟发三个岔,成为睢水、涣水和汳水的源头。睢水东南流滋润着世间万物,养育着远方的曾经。黄河是博大的包容的,有时又是愤怒的咆哮的。数次的泛滥,终将古都叠压六层“城摞城”的奇迹造就,战国大梁城距现在地表12米至14米深处。“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龙亭宫,‘宫摞宫’,潘杨湖底几座宫……”一段流传于开封民间的顺口溜,道出了开封的沧桑悲情与自强不息,更道出了睢水源头于地面湮没无闻的原因。

大禹治水疏大河 最早运河傍阳城

一座有水的城市,自然充满了灵性。北方的开封,就是这么一座城市,其水之缘可追溯到大禹治水年代。相传在4000多年前,中原地区洪水泛滥,当时的君王舜帝命大禹治理洪水。大禹带领人们开凿了“乃”“冢”两条渠作为疏导洪水的渠道,将西北部奔涌而下的大洪水引向北方,减缓了洪水的流速,降低了洪水对下游的冲击力。之后,大禹又疏浚了九条大河,最终将洪水引入大海,成功地驯服了洪水。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人开凿运河的开始。大禹治水的成功,为后来战国时代魏惠王开凿鸿沟运河奠定了基础,也成就了睢水、涣水、汳水等鸿沟支流的开浚。

大禹的不朽业绩为后世所铭记,后人在浚仪城(今开封市)东南隅的高台上建了禹王庙和禹王像,称之禹王台。清代康熙年间,两修禹王庙,康熙题写的“功存河洛”镌刻在御书楼上;乾隆南巡曾至禹王台题诗一首,随后又修一座木牌坊。有意思的是,禹王台周围的地形是按照龟蛇形态布置的:禹王台本身像一只俯卧的乌龟,周围修建有环形水渠,台南渠上修建了一座桥好像龟的头,台北修一桥像龟尾,而在台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渠上修建的四座小桥像龟的四只脚;在台西北至东北渠外堆一似蛇的土山,叫蛇山。这样有趣的布局,看起来像一只驮着禹王台的龟,浮游在河流中。“这暗合了风水中的讲究,龟蛇即玄武北方之神,有保佑人们平安幸福之意。”禹王台公园副主任冯磊说。

禹王台又名古吹台,在睢水发源地的附近。相传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曾在此吹奏乐曲。唐代时李白、杜甫、高适曾在此游览饮酒作赋,明代建三贤祠。近代有学者认为,禹王台或是夏代禹王首都阳城遗址。如开封学者韩鹏认为,大禹治水应该在黄河的中下游地区,基本发生在开封及其以东地区,而其都城也应该在这一带。《史记·夏本记》记载:“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战国《世本·居篇》记载:“禹都阳城,在大梁之南。”南宋《通鉴地理通释》亦载:“夏后居阳城,本在大梁之南,今陈留浚仪也。”皆指向阳城在蒗荡渠南岸的禹王台附近。《史记集解》所载“夏居河南,初在阳城,后居阳翟”中的“河南”之“河”,当指蒗荡渠,而睢水就在禹王台东侧从蒗荡渠分支出来向东南流去。《竹书纪年》记载:“水经吹台东,渠水于此有阴沟、鸿沟之称也。”

开凿鸿沟兴睢水 航运枢纽在大梁

“楚河汉界”最初不是出现在棋盘上,而是出在历史上被称为鸿沟的地方。在荥阳的广武山上,一条鸿沟曾经中分天下。笔者站在山顶俯瞰这条开象棋文化先河的人文之河,亦是决定中华民族走向的历史之河,谁曾想到开凿于战国时期的这条河在秦汉会造就如此波澜壮阔的画卷。而这条河最重要的,是中国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战国时期的魏国地处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之间的平原地带,魏惠王迁都大梁后,下令从荥阳开凿运河,引黄河水入圃田泽,再向东经过郑州、开封,又转向南,经过淮阳到达颍水,与淮河相连。工程竣工之后,魏惠王将这条河命名为“鸿沟”。

鸿沟是依循蒗荡渠的自然河道开凿的人工运河,魏国不仅在自己国内开凿,而且将工程开到了其他国家境内。魏国周边的宋、郑、蔡、曹、卫等国境内都修造了一段南下淮河和北上黄河的河道,使各国水运交通互连。如从鸿沟开封段分支出的睢水、涣水、汳水都流经宋国境内。这条运河的建成,使黄淮平原上形成了一条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线,《史记》载“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沿岸各国的农业、商业、手工业都得到了较大发展。此时,魏都大梁城高七仞,城区东西长五公里,比20世纪90年代的开封城还大些,城内居民30万人,成为富甲海内的名都。

鸿沟的开凿,开创了中国引黄事业的先河,使中国的运河技术进入体系时代,造就了大梁城130多年的辉煌。睢水以鸿沟(蒗荡渠)为源头肇始于大梁,成为隋唐大运河之前从此到东南淮河的重要运河。大梁附近的码头船坞,泊满载货的大船小艇,昼夜灯火不息,夜间以千百计的脚夫忙于装卸货物,白天更是车马喧哗,舟船川流不息。大梁作为中原最大的中转站,这些码头船坞比任何其他地方更繁忙紧张。而且睢水两岸大堤遍植柳树,细长的枝条在一年四季的河风中摇摆飘荡,在柳絮如烟的季节描绘诗画烟韵。至今,在睢水中下游遗存的河道中,每个旭日东升的早晨和晚霞飞舞的黄昏,船舶都要从绿影中穿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若是没有杨柳,流淌的睢水将失去一分精彩,中国的文学更会淡缺不少颜色。

隋唐运河过古都 睢水旁落梦汴京

魏国成也鸿沟,败也鸿沟。公元前225年,秦国大将王贲引黄河水入鸿沟,淹没大梁城灭魏国。魏国虽灭,但鸿沟的交通并未因此中断。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鸿沟成了秦朝南北水路的咽喉,江淮地区的粮食和贡物由江入淮,再经睢水、涣水、蔡水至鸿沟进入黄河,最后由旱路运往秦都咸阳。秦始皇为防止魏国死灰复燃,将魏都大梁“雪藏”,降为了大梁县,将所有大户迁走,大梁由此衰败,这一败就是800年。直到北周武帝宇文邕时期,行政改革建立汴州,将其定为汴州州治,这座古都才再回大城市的行列,成为北魏对南部各朝作战的水运线上的八个重要仓库之一。

到隋朝,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汴河是大运河中最重要的河段。由于汴州城坐落在汴河边上,成为隋王朝东部的门户,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城市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睢水在此时因大运河的开通,地位旁落,汴州附近一段即淤废无水。《舆地志》记载:“汴水自荥阳受河水,东至陈留、彭城,南入泗水,经县界入雍丘界。自后开通济渠,(睢水)此渠废。今无水。”但有大运河的加持,五代时期的梁、唐、晋、汉、周五朝除唐外,均建都开封,使开封地位有了新的提高,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开封在北宋进入最鼎盛时期。当时,汴河、蔡河、广济河、金水河等主要运河水道辐射四方,这正是都城汴京繁华地位得以保持的关键。汴京以水为运,带来了繁荣昌盛,其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数量都超过了隋、唐时期的长安与洛阳,也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描绘了当时的繁荣景象。意大利冒险家马克·波罗在其所著《东方见闻录》中这样描述开封的水运盛况:“汴河直通运河,北联通州(北京),南通杭州,城内六条水系,和威尼斯何其相似!”开封也被称为“北方威尼斯”。

元明清时期,开封段的汴河基本消失,运河毁废,睢水故道日湮,交通中断,昔日凭借水运有利条件繁荣起来的开封走向衰落。由于紧邻黄河,多次水患淹没,造就形成了开封城摞城的奇观。民国时,城内水域面积占到了开封城的四分之一。新中国建立后,很大一部分水域被填埋,使得开封城内仅保留有龙亭潘杨湖、西北湖、包公湖、铁塔湖等水域。好在近些年,开封城为了挖掘“北方水城”的底蕴功能,斥资数十亿元兴建了“一渠六河”“十湖连通”等工程,打造美丽的水系景观。如今,徜徉在清明上河园、御河、汴西湖风景区、漕运文化区之中,欣赏着原汁原味的宋词乐舞和民间戏曲、民俗表演,品尝着美味的开封小笼包,你会更强烈地感受到浓郁的“以水美城 宋韵梦华”的城市新征程。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燃气管道泄漏 10分钟...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网友留言选登
伤者家属要求合情 保险公司也没违规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志愿红”让疫情防 ...
图片新闻
“党派我来”战疫情
心手相牵 并肩抗疫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