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644)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21-08-02 11:04

勃然作色 怫然作色

“勃然作色”这一成语中的“作色”为变脸色的意思;“勃然”即愤怒或心情紧张的样子。这一成语指因恼怒或惊怕而变脸色。“怫然作色”中的“怫然”即愤怒的样子。这一成语指脸上现出愤怒之色。

典故出自战国时宋国人庄周的著作《庄子·天地·孝子不谀其亲》。“天”和“地”在庄子哲学体系中乃是元气之所生,万物之所祖,一高远在上,一浊重在下,故而以“天地”开篇。

本篇的主旨在于阐述无为而治的主张。原文为:“孝子不谀(奉承)其亲(父母),忠臣不谄(谄媚)其君,臣子之盛(臣子中品德最高的)也。亲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称颂),则世俗谓之不肖子;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臣。而未知此其必然邪?世俗之所谓然而然之,所谓善而善之,则不谓道谀之人也。然则俗故严(敬)于亲而尊于君邪?谓己道人(说自己谄媚于人),则勃然作色;谓己谀人,则怫然(形容生气发怒的样子)作色。而终身道人也,终身谀人也,合譬(汇集各种比喻来阐述事理,使人易于明白)饰辞(修饰润色言辞使人相信)聚众(争取民心)也,是终始本末不相坐(连坐治罪)。垂衣裳,设采色,动容貌,以媚一世,而不自谓道谀,与夫人(世俗之人)之为徒(同类),通是非,而不自谓众人(认为自己是出众的,与世俗之人不同),愚之至也。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不觉悟);大愚者,终身不灵(不知晓)。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往)者犹可致(到达)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则劳而不至,惑者胜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祈求向往),不可得也。不亦悲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孝子不奉承他的父母,忠臣不谄媚他的国君,这是忠臣、孝子尽忠尽孝的极点。凡是父母所说的便都加以肯定,父母所做的便都加以称赞,那就是世俗人所说的不肖之子;凡是君王所说的就都加以应承,君王所做的就都加以奉迎,那就是世俗之人所说的不良之臣。可是人们却不了解,世俗的看法就必定是正确的吗?而世俗之人所谓正确的便把它当作是正确的,世俗之人所谓好的便把它当作是好的,却不称他们是谄谀之人。然而,世俗的观念和看法岂不比父母更可崇敬、比君王更可尊崇了吗?有人说你是个谗谄的人,就勃然大怒,颜容顿改;说你是个阿谀的人,也定会忿恨填胸,面色剧变。可是一辈子谗谄的人,一辈子阿谀的人,又只不过看作是用巧妙的譬喻和华丽的辞藻以博取众人的欢心,却始终不认过错。穿上华美的衣裳,绣制斑斓的纹彩,变动着仪态表情,讨好献媚于举世之人,却不自认为那就是谗谄与阿谀。他就是这一类人,跟世俗是非观念相通,却又不把自己看作是普通的人,这真是愚昧到了极点。知道自己愚昧的人,并不是最大的愚昧;知道自己迷惑的人,并不是最大的迷惑。最大迷惑的人,一辈子也不会醒悟;最愚昧的人,一辈子也不会明白。三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个人迷惑,所要去到的地方还是可以到达的,因为迷惑的人毕竟要少些;三个人中要是两人迷惑就徒劳而不能到达,因为迷惑的人占优势。如今天下人全都迷惑,我即使祈求导向,也不可能有所帮助。这不是可悲的吗?

本节由对世人的“孝”“贤”的疑惑,引出对世俗观念的思考。世俗认为不阿谀父母的子女是孝子,不谄媚君王的臣子是贤臣,人们以此为依据,认为对父母、君王唯命是从是不肖。但如果世俗说好即好,世俗说不好即不好,那对世俗唯命是从和对父母、君王唯命是从便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庄子认为因为世俗观念大行其道,人们相互阿谀,欺世盗名,迷失本性的却一无所知,实为莫大的悲哀。

因为《庄子·天地》中的“谓己道人,则勃然作色;谓己谀人,则怫然作色”,就有了“勃然作色”和“怫然作色”两个成语。

例句:“其人勃然作色曰:‘天下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明代李贽《赞刘谐》)“想起方才路上光景,不觉毛骨森竦,勃然色变。”(刘鹗《老残游记》)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报纸栏目
【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644)
2021-08-02 11:04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勃然作色 怫然作色

“勃然作色”这一成语中的“作色”为变脸色的意思;“勃然”即愤怒或心情紧张的样子。这一成语指因恼怒或惊怕而变脸色。“怫然作色”中的“怫然”即愤怒的样子。这一成语指脸上现出愤怒之色。

典故出自战国时宋国人庄周的著作《庄子·天地·孝子不谀其亲》。“天”和“地”在庄子哲学体系中乃是元气之所生,万物之所祖,一高远在上,一浊重在下,故而以“天地”开篇。

本篇的主旨在于阐述无为而治的主张。原文为:“孝子不谀(奉承)其亲(父母),忠臣不谄(谄媚)其君,臣子之盛(臣子中品德最高的)也。亲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称颂),则世俗谓之不肖子;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臣。而未知此其必然邪?世俗之所谓然而然之,所谓善而善之,则不谓道谀之人也。然则俗故严(敬)于亲而尊于君邪?谓己道人(说自己谄媚于人),则勃然作色;谓己谀人,则怫然(形容生气发怒的样子)作色。而终身道人也,终身谀人也,合譬(汇集各种比喻来阐述事理,使人易于明白)饰辞(修饰润色言辞使人相信)聚众(争取民心)也,是终始本末不相坐(连坐治罪)。垂衣裳,设采色,动容貌,以媚一世,而不自谓道谀,与夫人(世俗之人)之为徒(同类),通是非,而不自谓众人(认为自己是出众的,与世俗之人不同),愚之至也。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不觉悟);大愚者,终身不灵(不知晓)。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往)者犹可致(到达)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则劳而不至,惑者胜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祈求向往),不可得也。不亦悲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孝子不奉承他的父母,忠臣不谄媚他的国君,这是忠臣、孝子尽忠尽孝的极点。凡是父母所说的便都加以肯定,父母所做的便都加以称赞,那就是世俗人所说的不肖之子;凡是君王所说的就都加以应承,君王所做的就都加以奉迎,那就是世俗之人所说的不良之臣。可是人们却不了解,世俗的看法就必定是正确的吗?而世俗之人所谓正确的便把它当作是正确的,世俗之人所谓好的便把它当作是好的,却不称他们是谄谀之人。然而,世俗的观念和看法岂不比父母更可崇敬、比君王更可尊崇了吗?有人说你是个谗谄的人,就勃然大怒,颜容顿改;说你是个阿谀的人,也定会忿恨填胸,面色剧变。可是一辈子谗谄的人,一辈子阿谀的人,又只不过看作是用巧妙的譬喻和华丽的辞藻以博取众人的欢心,却始终不认过错。穿上华美的衣裳,绣制斑斓的纹彩,变动着仪态表情,讨好献媚于举世之人,却不自认为那就是谗谄与阿谀。他就是这一类人,跟世俗是非观念相通,却又不把自己看作是普通的人,这真是愚昧到了极点。知道自己愚昧的人,并不是最大的愚昧;知道自己迷惑的人,并不是最大的迷惑。最大迷惑的人,一辈子也不会醒悟;最愚昧的人,一辈子也不会明白。三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个人迷惑,所要去到的地方还是可以到达的,因为迷惑的人毕竟要少些;三个人中要是两人迷惑就徒劳而不能到达,因为迷惑的人占优势。如今天下人全都迷惑,我即使祈求导向,也不可能有所帮助。这不是可悲的吗?

本节由对世人的“孝”“贤”的疑惑,引出对世俗观念的思考。世俗认为不阿谀父母的子女是孝子,不谄媚君王的臣子是贤臣,人们以此为依据,认为对父母、君王唯命是从是不肖。但如果世俗说好即好,世俗说不好即不好,那对世俗唯命是从和对父母、君王唯命是从便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庄子认为因为世俗观念大行其道,人们相互阿谀,欺世盗名,迷失本性的却一无所知,实为莫大的悲哀。

因为《庄子·天地》中的“谓己道人,则勃然作色;谓己谀人,则怫然作色”,就有了“勃然作色”和“怫然作色”两个成语。

例句:“其人勃然作色曰:‘天下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明代李贽《赞刘谐》)“想起方才路上光景,不觉毛骨森竦,勃然色变。”(刘鹗《老残游记》)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燃气管道泄漏 10分钟...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网友留言选登
乡镇逢集拥堵是一个原因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视觉新闻
视觉新闻
管控升级
情系灾区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