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繁星”系列之二百一十九

刚正不阿杜齐芳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21-06-25 00:37

【阅读提示】

明末清初,柘城城关镇北街杜氏家族人才辈出,可谓当地的名门望族。据《杜氏世谱》记载,北街杜氏原为山西洪洞县人氏,始祖杜银于万历年间(1573年—1619年)奉诏迁居柘城县城北街定居。其长子杜齐名为“岁进士”(岁贡生的雅称,并非真正的进士);次子杜齐芳中进士,历任谏官。此后三代,杜家共考中进士1人、举人4人、武举2人、贡生 3人、监生2人,可谓人才济济。李树峰说,北街杜氏第二代中以杜齐芳最为突出,他不畏权贵,刚正不阿,以仁义闻名于当时。

■主讲人

李树峰,柘城县岗王镇李中口村人,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商丘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商丘市戏剧家协会和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历任柘城县文化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兼剧目创作组组长等职务,现为柘城县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曾创作出版电视连续剧剧本《文天祥》《历史的回声》,历史文献《柘城文史博览》,历史著作《柘城通史》等书籍,曲艺作品曾荣获全国群星创作奖、全省群星奖,第二、三、四、五届河南曲艺牡丹奖等。

忠孝亲悌 不畏强权

杜齐芳,字元韡,号云槃,是明末柘城城关北街杜氏始祖杜银次子。杜齐芳自幼聪悟好学,在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26岁时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举人。据《柘城县志》记载,杜齐芳“为人清刚高警,有忠孝大节”,这说的就是他照顾寡嫂及侄子的事情。

在杜齐芳苦读诗书准备参加会试的时候,他的哥哥杜齐名却因病早逝,撇下了寡嫂及行简、行敏两个未成年的侄子。杜齐芳便把抚养侄子的责任承担起来,待侄子如亲子,承担了一切生活用度。他还把自己的田宅腾让出来,让寡嫂与侄子居住。侄子长大之后,杜齐芳又帮他张罗婚事并娶亲。

尽管当时家庭负担很重,但杜齐芳依然尽力读书,积极为京城会试作准备。最终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杜齐芳中进士,之后被授予平阳府推官之职。明代的府城推官为正七品,是掌管一府刑法、诉讼的官员。其职能是审核下属县级呈送的案件,如果对照明代律令和政令认为不合理之处,推官有重新审理之权。山西平阳府即现在的临汾,下辖临汾、洪洞、运城、曲沃等县。此地在元朝之后少数民族较多,常常发生叛乱,很难治理。杜齐芳到任后,首先严格核查了当地的虚实,对一些不安分的人逐村排查,登记造册,实施布控。同时严于律己,约束属下,剔除弊政,广布朝廷威德。杜齐芳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终使边人向朝廷臣服,进贡如初。

当时平阳府下辖的蒲坂有一伙巨盗,凭借坚固的城堡作乱,声势极大,时常骑马蜂拥而出,抢劫百姓。杜齐芳协调官府,出动地方官兵,以巧计将这伙巨盗一网打尽,为当地百姓除去了大害。同僚们把他的政绩上奏朝廷,朝廷因功封赏,将其征调京城,授予刑科给事中之职。刑科给事中是明清时期的官职,协掌科事,正七品。这个职务是个负责弹劾朝政的谏官,其职权是监督朝廷大臣对朝廷律令、政令的执行情况,如果发现哪位朝廷大臣违犯朝廷律令和法令,便书写奏折,直接呈送给皇帝进行弹劾揭发。

在刑科给事中任上,杜齐芳严于律己、尽职尽责、仗义执言,从不因犯错误的官员职位高、势力大而退缩。天启四年(1624年)四月,大宦官魏忠贤与朝外大臣的斗争,即与东林党的斗争进入公开阶段。杜齐芳虽然没有参与党争,但仍然看不惯魏忠贤专横跋扈、为非作歹的行为,便上书弹劾,终因得罪魏忠贤被罢官回乡。

奉公不阿 蒙冤下狱

在弹劾魏忠贤被罢官3年后,崇祯皇帝即位并迅速铲除掉了魏忠贤的势力。这时,杜齐芳被特恩提拔重用,官拜刑垣都谏。刑垣都谏相当于清朝的给事中,为正六品言官,有进宫谏诤讼之权,掌管审核奏章,监察六部、诸寺、府、监的公事。杜齐芳本人身材高大魁伟,加之满身透着正气,这次回京任职立刻在朝野上下吸引来了一片赏识之光。

刑垣都谏任上,他发现首辅周延儒不守臣道,营私入贿,便与御史李长春一道写奏折弹劾。周延儒很气愤,便编造罪名,将杜齐芳等人下大理寺狱,并嘱咐大理寺丞余懋衡尽可施重刑审讯,以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但杜齐芳这次命不该绝。当时恰逢天下大旱,崇祯皇帝亲率百官求雨,要大赦天下。《明史·成基命传》记载,阁老成基命也全力营救,长跪会极门外不起,上奏曰:“祖宗立法,真死罪犹三覆奏,岂有诏狱一讯遽置极刑?”就是说,太祖皇帝朱元璋立有律令,朝廷大臣即便犯有死罪,还可再三复查上奏,岂有通过一次监狱审判就处以极刑的?成基命自辰时一直跪到酉时,跪了10个小时,终于得到了崇祯帝的恩准。就这样,杜齐芳与御史李长春、左副都御史易应昌等5人一同被赦。但周延儒恶气未除,力奏让杜齐芳等放逐边关戍边,并得到了崇祯帝的批准。杜齐芳心中不服,被放逐之日,他举戈出城,慷慨激昂,仰天大笑。

杜齐芳被流放边关不足半年,阁老成基命趁周延儒罢官,再次进言营救,使杜齐芳获崇祯帝特赦,得以回归故里。回到家乡后,杜齐芳常常思考自己这些年来的为官经历。渐渐地,他发现自己虽然忠于君上,但是心底无私、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性格实在不适宜做官,如果持久下去必会惹祸上身,落得个可悲下场。于是,杜齐芳萌生退意,决意趁此机会远离仕途,回家乡隐居。

隐居乡里 义惠桑梓

隐居乡里的杜齐芳并没有闲下来,而是把热情投入到了对家乡人民的关爱之中。他以“仁义”为本,修城墙、赈灾荒,救济地方百姓,被时人誉为“义惠先生”。

当时,柘城县城的城墙在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 年),由时任知县姜寿带领全县军民所筑。在经历80余年的风雨侵蚀后,城墙已多处坍塌。中间虽然有过两次修缮,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墙破旧的现状。盗匪常能爬上城墙进入城内抢掠城内居民财物。加之明末农民起义,破旧的城墙已无法有效保护城内官府及居民的安全。于是,1636年,杜齐芳主动参与修缮城墙的行动。据光绪版《柘城县志》卷二《建置志》记载:“崇祯九年,知县同邑人杜齐芳、刘心乾创修砖城,改南门外向巽曰寅阳,凿隍深之。”

《柘城县志·人物志一》记载,为解决修城资金,杜齐芳带头“捐金五百、粮二百石有奇”,刘心乾

“捐金四百,粮二百石”。城内富户及一般居民在他们的倡议和感召下,也纷纷出钱、出粮、出人,共同为修筑城墙助力。这次修筑城墙,他们把原来的土城墙外围护两层大青砖,用石灰砌口,十分坚固;并把城外城壕加深三尺,引废黄河水注入城壕,达到了事先预定的“城坚水深,易守难攻”的标准。城墙修好之后,杜齐芳与马鸣玉商议,改南门“向巽门”为“寅阳门”,其意为新修缮的柘城砖城像卧虎一样迎着天空的太阳镇守县城,保柘城一方平安。

为纪念杜齐芳改柘城土城墙为砖城墙的创举,时任知县马鸣玉特意在南门里为杜齐芳树碑立传,请赋闲在家的交河县令王应昌作《给谏云槃杜公修城碑记》对杜齐芳创修砖城之事作出很高评价:“固叹古来任事之人,当其决大疑,定大难,真有一国非之不顾,天下非之不顾,甚至身家不顾,性命不顾。及其事定功成,然后知其光明磊落。如日月丽天,星躔垂次,天下仰其明;泰华凌峙,矗云穿霞,天下逊其崇;沧海深广,浩渺无际,天下让其大;唐之狄、裴、汾阳,宋之韩、范、温公,吾乡之云槃先生皆其人也!”王应昌把杜齐芳比为唐朝狄仁杰、裴度,宋朝韩琦、范仲淹,其惠施乡里之举,如日月丽天,光明磊落。该文先后被收录康熙版和光绪版《柘城县志》之中。

崇祯九年(1636年)夏秋之交,柘城又遇涝灾,全县秋季庄稼被淹,几乎颗粒无收,百姓家家断粮,流离失所。杜齐芳这时又拿出家中积蓄,买成粮食向受灾百姓发粮赈灾,救活数千百姓。这次救灾义举几乎用尽了他家中全部积蓄,使杜家元气大伤,杜家也因此由一个富户变为穷户。他从此闭门不出,专心攻读圣贤之书,著书立说。闲暇之时,他游历全县景点,写出较多的优秀诗篇,后来多被收录《柘城县志》保存下来。

隐居乡里时,崇祯帝曾密令吏部察访被贬官员。吏部把杜齐芳在家乡所做义举上报崇祯帝。崇祯帝认为杜齐芳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官吏,3次下召起用,但都被心意已决的杜齐芳婉言拒绝。

■京九晚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贾若晨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商丘
“历史上的繁星”系列之二百一十九
刚正不阿杜齐芳
2021-06-25 00:37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阅读提示】

明末清初,柘城城关镇北街杜氏家族人才辈出,可谓当地的名门望族。据《杜氏世谱》记载,北街杜氏原为山西洪洞县人氏,始祖杜银于万历年间(1573年—1619年)奉诏迁居柘城县城北街定居。其长子杜齐名为“岁进士”(岁贡生的雅称,并非真正的进士);次子杜齐芳中进士,历任谏官。此后三代,杜家共考中进士1人、举人4人、武举2人、贡生 3人、监生2人,可谓人才济济。李树峰说,北街杜氏第二代中以杜齐芳最为突出,他不畏权贵,刚正不阿,以仁义闻名于当时。

■主讲人

李树峰,柘城县岗王镇李中口村人,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商丘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商丘市戏剧家协会和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历任柘城县文化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兼剧目创作组组长等职务,现为柘城县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曾创作出版电视连续剧剧本《文天祥》《历史的回声》,历史文献《柘城文史博览》,历史著作《柘城通史》等书籍,曲艺作品曾荣获全国群星创作奖、全省群星奖,第二、三、四、五届河南曲艺牡丹奖等。

忠孝亲悌 不畏强权

杜齐芳,字元韡,号云槃,是明末柘城城关北街杜氏始祖杜银次子。杜齐芳自幼聪悟好学,在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26岁时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举人。据《柘城县志》记载,杜齐芳“为人清刚高警,有忠孝大节”,这说的就是他照顾寡嫂及侄子的事情。

在杜齐芳苦读诗书准备参加会试的时候,他的哥哥杜齐名却因病早逝,撇下了寡嫂及行简、行敏两个未成年的侄子。杜齐芳便把抚养侄子的责任承担起来,待侄子如亲子,承担了一切生活用度。他还把自己的田宅腾让出来,让寡嫂与侄子居住。侄子长大之后,杜齐芳又帮他张罗婚事并娶亲。

尽管当时家庭负担很重,但杜齐芳依然尽力读书,积极为京城会试作准备。最终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杜齐芳中进士,之后被授予平阳府推官之职。明代的府城推官为正七品,是掌管一府刑法、诉讼的官员。其职能是审核下属县级呈送的案件,如果对照明代律令和政令认为不合理之处,推官有重新审理之权。山西平阳府即现在的临汾,下辖临汾、洪洞、运城、曲沃等县。此地在元朝之后少数民族较多,常常发生叛乱,很难治理。杜齐芳到任后,首先严格核查了当地的虚实,对一些不安分的人逐村排查,登记造册,实施布控。同时严于律己,约束属下,剔除弊政,广布朝廷威德。杜齐芳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终使边人向朝廷臣服,进贡如初。

当时平阳府下辖的蒲坂有一伙巨盗,凭借坚固的城堡作乱,声势极大,时常骑马蜂拥而出,抢劫百姓。杜齐芳协调官府,出动地方官兵,以巧计将这伙巨盗一网打尽,为当地百姓除去了大害。同僚们把他的政绩上奏朝廷,朝廷因功封赏,将其征调京城,授予刑科给事中之职。刑科给事中是明清时期的官职,协掌科事,正七品。这个职务是个负责弹劾朝政的谏官,其职权是监督朝廷大臣对朝廷律令、政令的执行情况,如果发现哪位朝廷大臣违犯朝廷律令和法令,便书写奏折,直接呈送给皇帝进行弹劾揭发。

在刑科给事中任上,杜齐芳严于律己、尽职尽责、仗义执言,从不因犯错误的官员职位高、势力大而退缩。天启四年(1624年)四月,大宦官魏忠贤与朝外大臣的斗争,即与东林党的斗争进入公开阶段。杜齐芳虽然没有参与党争,但仍然看不惯魏忠贤专横跋扈、为非作歹的行为,便上书弹劾,终因得罪魏忠贤被罢官回乡。

奉公不阿 蒙冤下狱

在弹劾魏忠贤被罢官3年后,崇祯皇帝即位并迅速铲除掉了魏忠贤的势力。这时,杜齐芳被特恩提拔重用,官拜刑垣都谏。刑垣都谏相当于清朝的给事中,为正六品言官,有进宫谏诤讼之权,掌管审核奏章,监察六部、诸寺、府、监的公事。杜齐芳本人身材高大魁伟,加之满身透着正气,这次回京任职立刻在朝野上下吸引来了一片赏识之光。

刑垣都谏任上,他发现首辅周延儒不守臣道,营私入贿,便与御史李长春一道写奏折弹劾。周延儒很气愤,便编造罪名,将杜齐芳等人下大理寺狱,并嘱咐大理寺丞余懋衡尽可施重刑审讯,以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但杜齐芳这次命不该绝。当时恰逢天下大旱,崇祯皇帝亲率百官求雨,要大赦天下。《明史·成基命传》记载,阁老成基命也全力营救,长跪会极门外不起,上奏曰:“祖宗立法,真死罪犹三覆奏,岂有诏狱一讯遽置极刑?”就是说,太祖皇帝朱元璋立有律令,朝廷大臣即便犯有死罪,还可再三复查上奏,岂有通过一次监狱审判就处以极刑的?成基命自辰时一直跪到酉时,跪了10个小时,终于得到了崇祯帝的恩准。就这样,杜齐芳与御史李长春、左副都御史易应昌等5人一同被赦。但周延儒恶气未除,力奏让杜齐芳等放逐边关戍边,并得到了崇祯帝的批准。杜齐芳心中不服,被放逐之日,他举戈出城,慷慨激昂,仰天大笑。

杜齐芳被流放边关不足半年,阁老成基命趁周延儒罢官,再次进言营救,使杜齐芳获崇祯帝特赦,得以回归故里。回到家乡后,杜齐芳常常思考自己这些年来的为官经历。渐渐地,他发现自己虽然忠于君上,但是心底无私、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性格实在不适宜做官,如果持久下去必会惹祸上身,落得个可悲下场。于是,杜齐芳萌生退意,决意趁此机会远离仕途,回家乡隐居。

隐居乡里 义惠桑梓

隐居乡里的杜齐芳并没有闲下来,而是把热情投入到了对家乡人民的关爱之中。他以“仁义”为本,修城墙、赈灾荒,救济地方百姓,被时人誉为“义惠先生”。

当时,柘城县城的城墙在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 年),由时任知县姜寿带领全县军民所筑。在经历80余年的风雨侵蚀后,城墙已多处坍塌。中间虽然有过两次修缮,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墙破旧的现状。盗匪常能爬上城墙进入城内抢掠城内居民财物。加之明末农民起义,破旧的城墙已无法有效保护城内官府及居民的安全。于是,1636年,杜齐芳主动参与修缮城墙的行动。据光绪版《柘城县志》卷二《建置志》记载:“崇祯九年,知县同邑人杜齐芳、刘心乾创修砖城,改南门外向巽曰寅阳,凿隍深之。”

《柘城县志·人物志一》记载,为解决修城资金,杜齐芳带头“捐金五百、粮二百石有奇”,刘心乾

“捐金四百,粮二百石”。城内富户及一般居民在他们的倡议和感召下,也纷纷出钱、出粮、出人,共同为修筑城墙助力。这次修筑城墙,他们把原来的土城墙外围护两层大青砖,用石灰砌口,十分坚固;并把城外城壕加深三尺,引废黄河水注入城壕,达到了事先预定的“城坚水深,易守难攻”的标准。城墙修好之后,杜齐芳与马鸣玉商议,改南门“向巽门”为“寅阳门”,其意为新修缮的柘城砖城像卧虎一样迎着天空的太阳镇守县城,保柘城一方平安。

为纪念杜齐芳改柘城土城墙为砖城墙的创举,时任知县马鸣玉特意在南门里为杜齐芳树碑立传,请赋闲在家的交河县令王应昌作《给谏云槃杜公修城碑记》对杜齐芳创修砖城之事作出很高评价:“固叹古来任事之人,当其决大疑,定大难,真有一国非之不顾,天下非之不顾,甚至身家不顾,性命不顾。及其事定功成,然后知其光明磊落。如日月丽天,星躔垂次,天下仰其明;泰华凌峙,矗云穿霞,天下逊其崇;沧海深广,浩渺无际,天下让其大;唐之狄、裴、汾阳,宋之韩、范、温公,吾乡之云槃先生皆其人也!”王应昌把杜齐芳比为唐朝狄仁杰、裴度,宋朝韩琦、范仲淹,其惠施乡里之举,如日月丽天,光明磊落。该文先后被收录康熙版和光绪版《柘城县志》之中。

崇祯九年(1636年)夏秋之交,柘城又遇涝灾,全县秋季庄稼被淹,几乎颗粒无收,百姓家家断粮,流离失所。杜齐芳这时又拿出家中积蓄,买成粮食向受灾百姓发粮赈灾,救活数千百姓。这次救灾义举几乎用尽了他家中全部积蓄,使杜家元气大伤,杜家也因此由一个富户变为穷户。他从此闭门不出,专心攻读圣贤之书,著书立说。闲暇之时,他游历全县景点,写出较多的优秀诗篇,后来多被收录《柘城县志》保存下来。

隐居乡里时,崇祯帝曾密令吏部察访被贬官员。吏部把杜齐芳在家乡所做义举上报崇祯帝。崇祯帝认为杜齐芳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官吏,3次下召起用,但都被心意已决的杜齐芳婉言拒绝。

■京九晚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贾若晨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燃气管道泄漏 10分钟...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网友留言选登(6月24日)
高考前几天如何过?专家这样支招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庆祝建党100周年河南...
传承红色文化 铭记初...
“庆建党百年华诞· ...
中医院医生为群众义诊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