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泽十二水”系列之一百八十四:“汉风飞扬芒砀泽”(81)

无影山:伏若青龙寻迷踪

文/图 马学庆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21-06-09 04:20

盛朝新介绍无影山残体岩石

【阅读提示】

很多人疑问,为什么一望无际的豫东大平原上,就突兀地冒出来20来个山峰呢?而且这些山峰还都并不算高,最高的芒砀山主峰也就百十来米,一般的都在几十米。其实这是地壳运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约两亿年前随着燕山运动的进行,这里的丘陵地带频繁发生岩浆活动,伴之有强烈的褶皱与断裂发生。地层深处的岩浆从地表比较薄的地方冲出,伴随着不断的叠加,岩浆涌出口也被不断抬高,最终形成了一个个突出的山地。到了距今约6500万年的新生代,发生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华北地区沉降活动加速,而芒砀山地形面貌就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固定下来的。

其实纵使是山,也是可以很低调的,甚至可以低调地被埋于地下,称为“无影山”。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芒砀山峰约有20个,虽不高,但依然耸立。因为当时由于地表沉降,芒砀山的主体原本大多被深埋地下,并不算突出。但是,随着数千万年的风化侵蚀,还有后来黄淮两条大河的冲刷搬运,使得芒砀山周围地区逐渐变低,而芒砀山诸峰却因地势较高保存了下来,由此有了地面上的山。但是由于造山运动的神奇,有些山并没有突出于地表,而是被埋藏于地面以下,因此国内有了很多“无影山”。芒砀诸峰中的无影山,就是其中之一,它是芒砀山向西地质运动逐渐走弱而形成。

探秘寻踪无影山 昔日起伏若青龙

早在去年采访窑山的时候,当地村民李廷伟告诉笔者,在窑山西北还有一座隐于地下的无影山,同属于芒砀山系。但当时由于已经天黑未能采访成行。今年“五一”期间,笔者同永城文史学者盛朝新同赴无影山采访。无影山虽属芒砀山系,但是却在与永城接境的夏邑县火店镇境内。说起这座山,当地的村民说,此山其实根本不能称其为“山”,顶多算是平地上一块凸起的小丘。由于其山体坡度太小,以至于太阳照射的时候都看不出它的影子,故而人们就给它起了个“无影”的山名,其寓意即为“只闻其名而不见其山”。翻阅一下资料,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在文献史料里面基本找不到这座山的记载,又加之行政区划在夏邑境内,难怪老芒砀人在茶余饭后很少提到它,所以此山“无影”亦沉寂无名。

采访当天,笔者自永城夫子山向西北,经窑山、陶山,越王引河,驾车而入夏邑县火店镇境内。沿着一条煤矸石铺成的小路颠簸着向西北行驶约500米,越过004乡道再向北行走100多米,在丁庙农场南侧一口巨大的坑塘呈现在面前。65岁的火店镇曹楼村村民曹长军指着坑塘说,这里就是无影山了。无影山怎么会是一个坑塘呢?曹长军看出了我们的疑惑,解释说此山原来稍高出地面,当地村民在此种地经常犁出石头。到了上世纪70年代,知青下乡在此建立丁庄大队青年场,火店乡就在此组织开山烧石灰、打石子,山遂被开挖为坑塘。目前,坑塘深两三米,有两万多平方米,基本是原来无影山的面积。当时山峰顶部在目前坑塘中心,人们向四周及向下开挖,终于形成当下风貌。如今,在坑塘的四周还残存着一些山体石块。

无影山文化底蕴深厚。据曹楼王氏祖茔碑记载,此山原称青龙山,山体延伸平缓像龙身起伏,且山上松柏四季郁郁葱葱,故此得名。山虽隐于地下,却与芒砀其他山体相连,且山西侧有北岭、卧龙岗,都是隐于地下与无影山相连的,同属芒砀山系。山的西北方向附近原建有镇关庙,后毁。山的北侧有古村落。村落附近有大运河和水旱码头,清代黄河泛滥淤平。盛朝新介绍,在坑塘四周发现厚约1米的文化层,其中含有青花瓷、陶片,以及古代的生活遗迹,说明在山的附近原有村落遗址,先民曾在此择高而居。在坑塘内钓鱼的火店镇庙东村村民李永波说,开山的时候在周围还曾挖出好多生活用大缸。他又风趣地说:“青龙山被开挖成坑,真的找不到踪影了,叫无影山很恰当嘛!”

永城地标大隅口 曾经也称无影山

有意思的是,芒砀山系有无影山,在永城县城也有个被称作“无影山”的地方,那就是永城老城大隅口,位于老城解放路与中山街的交叉口。据老永城人介绍,这里曾经是老百货大楼、汽车站、人民医院的所在地,是老城最繁华的地段,也是永城人曾经逛街购物出行的首选。当地人都知道这里叫大隅口,但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却有些说不清。有人说大隅口其实应该称为大禹口,是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水流出去的地方,故名大禹口;有人说应该叫大鱼首,说是大鱼死在那里,鱼的头化成了大隅口;也有人说,其实应该是大隅首,简单来说就是十字路口的意思。一座城里十字路口很多,叫隅首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城中心,有时也分大隅首和小隅首……众说纷纭,虽然并不能确定大隅口名字的由来,但在永城老城生活的老人,不少人都称它为无影山。

永城老城的无影山,并不是真正的山,而是说大隅口地势像山。有人开玩笑说,商丘其实有很多山,山的名字叫“屋山”,也就是房屋东西主墙。关于永城老城的无影山,还有一段传说故事。很久以前,永城地势低洼,十年有九年闹水灾,水淹城墙常常被冲垮,百姓苦不堪言。后一游方道士来到大隅口东边的一家酒店前,拿了一个总也装不满的酒葫芦打酒。店主人做生意讲究“诚”字,收一葫芦酒钱,却向葫芦里灌了几坛子酒。道士感恩于店主人的诚信,施法让老城东西大街像鱼脊般高高隆起,大隅口是最高处,像是一座山;又在城墙上留下“山无影,酒有根,永诚,永城,永埕”的字迹。从此,永城再无水患,无影山的传说也就流传下来。至到今天,大隅口一直是永城最具影响力的地标之一。

沱河南侧有岳山 遗址性质待探考

芒砀山系诸峰屹立于豫东大地,而其他一些诸如永城老城无影山的所谓的“山”的故事,也在这里流传。在永城市城关镇北关沱河大堤南侧,就有岳山的遗迹及传说,而这座山其实是一座高大的土堆而已,但它以厚重的人文影响了永城近两千年。据清光绪《永城县志·寺庙》记载:“碧霞元君庙,在北关岳山上。”当时庙宇有房屋60多间,每年农历三月十五都在这里举办庙会。上世纪日伪统治时期,维持会曾在岳山驻军,庙宇由于战乱相继倒塌。新中国成立后,雷达部队曾在上面安置雷达,后迁至城西北程楼。岳山之前曾建有广场,1916年在此举办了永城首次运动会,1927年改建为体育场,1928年在此举行全县师生春季联合运动会。

岳山之得名,并不是因为这里有岩石,而是因为这个堌堆的高大,取其引领之意。据盛朝新介绍,在上世纪50年代,岳山还有约7米高,呈椭圆形,北面较高,直径近30米。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建房热,人们不断从这里拉土垫房基,仅剩一座小土丘。1986年,因建北关棉厂,这里被彻底推平盖上房子。从此,岳山也就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了。那么,如此闻名的岳山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说是汉代烽火台,有人说是庙台子,有人说是造律台那样的遗址。而据文物专家勘察,岳山由五花土夯筑而成,这里极有可能是一座古墓。据清光绪《永城县志·茔墓》记载:“子罕墓,在城北二里。”但岳山并没有经文物发掘,具体情况不详,尚需继续探寻和发掘。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商丘
“五泽十二水”系列之一百八十四:“汉风飞扬芒砀泽”(81)
无影山:伏若青龙寻迷踪
2021-06-09 04:20   文/图 马学庆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盛朝新介绍无影山残体岩石

【阅读提示】

很多人疑问,为什么一望无际的豫东大平原上,就突兀地冒出来20来个山峰呢?而且这些山峰还都并不算高,最高的芒砀山主峰也就百十来米,一般的都在几十米。其实这是地壳运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约两亿年前随着燕山运动的进行,这里的丘陵地带频繁发生岩浆活动,伴之有强烈的褶皱与断裂发生。地层深处的岩浆从地表比较薄的地方冲出,伴随着不断的叠加,岩浆涌出口也被不断抬高,最终形成了一个个突出的山地。到了距今约6500万年的新生代,发生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华北地区沉降活动加速,而芒砀山地形面貌就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固定下来的。

其实纵使是山,也是可以很低调的,甚至可以低调地被埋于地下,称为“无影山”。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芒砀山峰约有20个,虽不高,但依然耸立。因为当时由于地表沉降,芒砀山的主体原本大多被深埋地下,并不算突出。但是,随着数千万年的风化侵蚀,还有后来黄淮两条大河的冲刷搬运,使得芒砀山周围地区逐渐变低,而芒砀山诸峰却因地势较高保存了下来,由此有了地面上的山。但是由于造山运动的神奇,有些山并没有突出于地表,而是被埋藏于地面以下,因此国内有了很多“无影山”。芒砀诸峰中的无影山,就是其中之一,它是芒砀山向西地质运动逐渐走弱而形成。

探秘寻踪无影山 昔日起伏若青龙

早在去年采访窑山的时候,当地村民李廷伟告诉笔者,在窑山西北还有一座隐于地下的无影山,同属于芒砀山系。但当时由于已经天黑未能采访成行。今年“五一”期间,笔者同永城文史学者盛朝新同赴无影山采访。无影山虽属芒砀山系,但是却在与永城接境的夏邑县火店镇境内。说起这座山,当地的村民说,此山其实根本不能称其为“山”,顶多算是平地上一块凸起的小丘。由于其山体坡度太小,以至于太阳照射的时候都看不出它的影子,故而人们就给它起了个“无影”的山名,其寓意即为“只闻其名而不见其山”。翻阅一下资料,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在文献史料里面基本找不到这座山的记载,又加之行政区划在夏邑境内,难怪老芒砀人在茶余饭后很少提到它,所以此山“无影”亦沉寂无名。

采访当天,笔者自永城夫子山向西北,经窑山、陶山,越王引河,驾车而入夏邑县火店镇境内。沿着一条煤矸石铺成的小路颠簸着向西北行驶约500米,越过004乡道再向北行走100多米,在丁庙农场南侧一口巨大的坑塘呈现在面前。65岁的火店镇曹楼村村民曹长军指着坑塘说,这里就是无影山了。无影山怎么会是一个坑塘呢?曹长军看出了我们的疑惑,解释说此山原来稍高出地面,当地村民在此种地经常犁出石头。到了上世纪70年代,知青下乡在此建立丁庄大队青年场,火店乡就在此组织开山烧石灰、打石子,山遂被开挖为坑塘。目前,坑塘深两三米,有两万多平方米,基本是原来无影山的面积。当时山峰顶部在目前坑塘中心,人们向四周及向下开挖,终于形成当下风貌。如今,在坑塘的四周还残存着一些山体石块。

无影山文化底蕴深厚。据曹楼王氏祖茔碑记载,此山原称青龙山,山体延伸平缓像龙身起伏,且山上松柏四季郁郁葱葱,故此得名。山虽隐于地下,却与芒砀其他山体相连,且山西侧有北岭、卧龙岗,都是隐于地下与无影山相连的,同属芒砀山系。山的西北方向附近原建有镇关庙,后毁。山的北侧有古村落。村落附近有大运河和水旱码头,清代黄河泛滥淤平。盛朝新介绍,在坑塘四周发现厚约1米的文化层,其中含有青花瓷、陶片,以及古代的生活遗迹,说明在山的附近原有村落遗址,先民曾在此择高而居。在坑塘内钓鱼的火店镇庙东村村民李永波说,开山的时候在周围还曾挖出好多生活用大缸。他又风趣地说:“青龙山被开挖成坑,真的找不到踪影了,叫无影山很恰当嘛!”

永城地标大隅口 曾经也称无影山

有意思的是,芒砀山系有无影山,在永城县城也有个被称作“无影山”的地方,那就是永城老城大隅口,位于老城解放路与中山街的交叉口。据老永城人介绍,这里曾经是老百货大楼、汽车站、人民医院的所在地,是老城最繁华的地段,也是永城人曾经逛街购物出行的首选。当地人都知道这里叫大隅口,但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却有些说不清。有人说大隅口其实应该称为大禹口,是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水流出去的地方,故名大禹口;有人说应该叫大鱼首,说是大鱼死在那里,鱼的头化成了大隅口;也有人说,其实应该是大隅首,简单来说就是十字路口的意思。一座城里十字路口很多,叫隅首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城中心,有时也分大隅首和小隅首……众说纷纭,虽然并不能确定大隅口名字的由来,但在永城老城生活的老人,不少人都称它为无影山。

永城老城的无影山,并不是真正的山,而是说大隅口地势像山。有人开玩笑说,商丘其实有很多山,山的名字叫“屋山”,也就是房屋东西主墙。关于永城老城的无影山,还有一段传说故事。很久以前,永城地势低洼,十年有九年闹水灾,水淹城墙常常被冲垮,百姓苦不堪言。后一游方道士来到大隅口东边的一家酒店前,拿了一个总也装不满的酒葫芦打酒。店主人做生意讲究“诚”字,收一葫芦酒钱,却向葫芦里灌了几坛子酒。道士感恩于店主人的诚信,施法让老城东西大街像鱼脊般高高隆起,大隅口是最高处,像是一座山;又在城墙上留下“山无影,酒有根,永诚,永城,永埕”的字迹。从此,永城再无水患,无影山的传说也就流传下来。至到今天,大隅口一直是永城最具影响力的地标之一。

沱河南侧有岳山 遗址性质待探考

芒砀山系诸峰屹立于豫东大地,而其他一些诸如永城老城无影山的所谓的“山”的故事,也在这里流传。在永城市城关镇北关沱河大堤南侧,就有岳山的遗迹及传说,而这座山其实是一座高大的土堆而已,但它以厚重的人文影响了永城近两千年。据清光绪《永城县志·寺庙》记载:“碧霞元君庙,在北关岳山上。”当时庙宇有房屋60多间,每年农历三月十五都在这里举办庙会。上世纪日伪统治时期,维持会曾在岳山驻军,庙宇由于战乱相继倒塌。新中国成立后,雷达部队曾在上面安置雷达,后迁至城西北程楼。岳山之前曾建有广场,1916年在此举办了永城首次运动会,1927年改建为体育场,1928年在此举行全县师生春季联合运动会。

岳山之得名,并不是因为这里有岩石,而是因为这个堌堆的高大,取其引领之意。据盛朝新介绍,在上世纪50年代,岳山还有约7米高,呈椭圆形,北面较高,直径近30米。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建房热,人们不断从这里拉土垫房基,仅剩一座小土丘。1986年,因建北关棉厂,这里被彻底推平盖上房子。从此,岳山也就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了。那么,如此闻名的岳山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说是汉代烽火台,有人说是庙台子,有人说是造律台那样的遗址。而据文物专家勘察,岳山由五花土夯筑而成,这里极有可能是一座古墓。据清光绪《永城县志·茔墓》记载:“子罕墓,在城北二里。”但岳山并没有经文物发掘,具体情况不详,尚需继续探寻和发掘。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燃气管道泄漏 10分钟...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高考前几天如何过?专家这样支招
如何转移续交养老保险 这次搞清楚了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我为群众办实事 服务...
心怀梦想 笃定前行
两会花絮
“三夏”时节 麦收正酣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