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603)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21-05-31 02:58

得心应手 不徐不疾

“得心应手”这一成语,意为心手相应,运用自如。多形容技艺纯熟。“不徐不疾”中的“徐”为慢的意思,“疾”为快的意思;这一成语是说不快不慢,从容自然。

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战国时期宋国人庄周的著作《庄子·天道》。所谓“天道”,就是自然的规律,不可抗拒,也不可改变。本篇中讲了一个故事:“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砍、削的意思)轮于堂下,释(放下)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制作车轮的匠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这段故事讲的是,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车轮。轮扁放下椎子和凿子走上朝堂,问齐桓公:“冒昧地请问,您所读的书,上面说的是些什么呀?”齐桓公说:“是圣人的话语。”轮扁说:“圣人还在世吗?”齐桓公说:“已经死了。”轮扁说:“如此,国君所读的书,全是古人的糟粕啊!”齐桓公厌烦地说:“寡人读书,制作车轮的人怎么敢妄加评议呢!有什么道理说出来,那还可以原谅。没有道理可说,那就得处死。”轮扁不慌不忙,说:“我用我所从事的工作观察到这个道理:砍削车轮,动作慢了松缓而不坚固,动作快了涩滞而不入木。不慢不快,手上顺利而且应合于心,口里虽然不能言说,却有技巧存在其间。我不能用来使我的儿子明白其中的奥妙,我的儿子也不能从我这儿接受这一奥妙的技巧,所以我活了七十岁如今还在砍削车轮。古时候的人跟他们不可言传的道理一块儿死亡了,那么国君所读的书,正是古人的糟粕啊!”

这一故事是在说明庄子的观点:事物的真情本不可以言传,所谓圣人之言,乃是古人留下的糟粕。

这则寓言故事开始先说轮扁对齐桓公所读的书的评价,说载圣人之言的书是糟粕。其理由:首先,圣人“已死”,“圣人之言”已经失去圣人所说的那种语境,这种语言文字不过是圣人在那种语境留下的痕迹,对语境已经改变的现实是没有用的。作者借轮扁之口阐述道家的观点:不要把书奉若神明而认为书中说的道理就是道;道是不可能自书中读出来的,只能自身于当下事物去体悟。接着进入第二个情节:齐桓公听了轮扁的话非常恼怒,认为他污蔑了圣人之言;要他说出道理来,否则就要他的命。这是很吓人的。但轮扁却不怯不惧,理直气壮地叙述自己的道理:臣也以臣所做斫轮的事来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轮扁现身说法,把最深邃的、难以言表的意蕴极其巧妙地说了出来。无论是从体道的深刻还是从借艺术描述的表达来看,都不失为绝妙。就“斫轮”一事而言,用力“徐”与“疾”了都不行,其道在于“不徐不疾”。而这种“不徐不疾”之道,却是“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就是说道不能言也就不能以言而传,所以能以言而传的书不可信。轮扁进一步指出,他这种“斫轮”之道即使在其父子之间也无法传授,以至于他七十岁高龄还不得不自己“斫轮”。已死的古人之道,用语言文字之书就更“不可传”了。轮扁步步深入的论说,最后把齐桓公所读之书归结为“古人之糟粕”。

然而,该文对古人之书有完全否定之意,这是不可取的。人的知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接受他人(包括古人)的知识和自己的实践体验。其中读书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即使要懂得庄子说的“道”,不读庄子的书也是不行的。

《庄子》说的“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后来被人们提炼成了“得心应手”这一成语,古今广为应用。例如,宋代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云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不徐不疾”这一成语也在书中常见,如清代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十九回:“起初犹乍翱乍翔,不徐不疾,后来乐声促奏,她便盘旋不已。”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报纸栏目
【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603)
2021-05-31 02:58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得心应手 不徐不疾

“得心应手”这一成语,意为心手相应,运用自如。多形容技艺纯熟。“不徐不疾”中的“徐”为慢的意思,“疾”为快的意思;这一成语是说不快不慢,从容自然。

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战国时期宋国人庄周的著作《庄子·天道》。所谓“天道”,就是自然的规律,不可抗拒,也不可改变。本篇中讲了一个故事:“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砍、削的意思)轮于堂下,释(放下)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制作车轮的匠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这段故事讲的是,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车轮。轮扁放下椎子和凿子走上朝堂,问齐桓公:“冒昧地请问,您所读的书,上面说的是些什么呀?”齐桓公说:“是圣人的话语。”轮扁说:“圣人还在世吗?”齐桓公说:“已经死了。”轮扁说:“如此,国君所读的书,全是古人的糟粕啊!”齐桓公厌烦地说:“寡人读书,制作车轮的人怎么敢妄加评议呢!有什么道理说出来,那还可以原谅。没有道理可说,那就得处死。”轮扁不慌不忙,说:“我用我所从事的工作观察到这个道理:砍削车轮,动作慢了松缓而不坚固,动作快了涩滞而不入木。不慢不快,手上顺利而且应合于心,口里虽然不能言说,却有技巧存在其间。我不能用来使我的儿子明白其中的奥妙,我的儿子也不能从我这儿接受这一奥妙的技巧,所以我活了七十岁如今还在砍削车轮。古时候的人跟他们不可言传的道理一块儿死亡了,那么国君所读的书,正是古人的糟粕啊!”

这一故事是在说明庄子的观点:事物的真情本不可以言传,所谓圣人之言,乃是古人留下的糟粕。

这则寓言故事开始先说轮扁对齐桓公所读的书的评价,说载圣人之言的书是糟粕。其理由:首先,圣人“已死”,“圣人之言”已经失去圣人所说的那种语境,这种语言文字不过是圣人在那种语境留下的痕迹,对语境已经改变的现实是没有用的。作者借轮扁之口阐述道家的观点:不要把书奉若神明而认为书中说的道理就是道;道是不可能自书中读出来的,只能自身于当下事物去体悟。接着进入第二个情节:齐桓公听了轮扁的话非常恼怒,认为他污蔑了圣人之言;要他说出道理来,否则就要他的命。这是很吓人的。但轮扁却不怯不惧,理直气壮地叙述自己的道理:臣也以臣所做斫轮的事来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轮扁现身说法,把最深邃的、难以言表的意蕴极其巧妙地说了出来。无论是从体道的深刻还是从借艺术描述的表达来看,都不失为绝妙。就“斫轮”一事而言,用力“徐”与“疾”了都不行,其道在于“不徐不疾”。而这种“不徐不疾”之道,却是“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就是说道不能言也就不能以言而传,所以能以言而传的书不可信。轮扁进一步指出,他这种“斫轮”之道即使在其父子之间也无法传授,以至于他七十岁高龄还不得不自己“斫轮”。已死的古人之道,用语言文字之书就更“不可传”了。轮扁步步深入的论说,最后把齐桓公所读之书归结为“古人之糟粕”。

然而,该文对古人之书有完全否定之意,这是不可取的。人的知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接受他人(包括古人)的知识和自己的实践体验。其中读书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即使要懂得庄子说的“道”,不读庄子的书也是不行的。

《庄子》说的“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后来被人们提炼成了“得心应手”这一成语,古今广为应用。例如,宋代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云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不徐不疾”这一成语也在书中常见,如清代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十九回:“起初犹乍翱乍翔,不徐不疾,后来乐声促奏,她便盘旋不已。”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燃气管道泄漏 10分钟...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网友留言选登(5月7日)
网友留言选登(4月30日)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河畔起舞
睢杞战役主战场: 红...
我们的中国梦——文 ...
夏邑县火店镇的小学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