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600)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21-05-26 17:51

不知甘苦

“不知甘苦”中的“甘苦”指甜和苦,多偏指苦。这一成语指分不清是甜还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

典故出自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宋国人墨翟的著作《墨子·非攻上》:“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判断,推理),杀十人,十重(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对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通‘诚’,确实)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辨别,分别)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这段话可译为:“杀害一人,叫作不义,必定有一条死罪。如果以此推理,杀害十人,就是十倍的不义,必定有十个死罪了;杀害百人,就是百倍的不义,必定有百个死罪了。对于这些,天下的君子都知道而责备它,叫作不义。现在最大的不义是攻打别人的国家,却不知道责备它,反而赞扬它,叫作仁义。也许是确实不知道它的不义,所以将他们的言语写成书流传到后世;如果知道它不义,怎么能把不义的事写到书上而流传后世呢!现在有人在这里,少见到黑说是黑,多见到黑叫作白,则认为这个人不知白和黑的分辨;少吃苦叫苦,多吃苦叫甜,那么必定认为这人不知甜和苦的分辨。现在小到做坏事,则知道是坏事并且责备它;大到攻打别国,却不知道责备它,从而赞扬它,说这叫作义。这能说知道义和不义的分别吗?因此知道:天下的君子,辨别义和不义的标准是混乱的。”

墨子通过严密的论证,指出了小的不义和大的不义的区别,认为天下的君子只知道小的不义,对大的不义,如攻打别人的国家,都反而赞扬有加,说是“仁义”。墨子认为这是混淆了义和不义的区别,尖锐地批评了“君子”们这种颠倒黑白是非的行为。

关于“小不义”和“大不义”,墨子有一段和鲁班的故事。墨子和鲁班是同时代人,而且相熟。有一次,鲁班被楚国聘为大夫,为楚国做云梯,楚国要靠鲁班做的云梯这一在当时为先进的攻城器械攻打宋国。当时,墨子正在鲁国(有的说是齐国)讲学,听说后非常反对,便嘱咐弟子禽滑厘:“你带你的同学三百人,带上我的防守器械到宋国去,帮助宋国布置守城,我要去楚国制止那骄横不可一世的楚惠王。万一制止不了,你们就按我教给你们的守城方法,帮助宋国,将楚国挫败。”之后,墨子立即带三名少年弟子动身,星夜去了楚国。路途遥远,墨子跑得脚底起了泡,出了血,就把自己的衣服撕下一块裹着脚走。这样奔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的都城郢都,先去见鲁班。鲁班问他到来为了什么事,墨子绕圈子说:“我有一个仇人,请你帮助我杀了他。”鲁班不知是计,说:“我一向守义,让我去杀人我是不干的。”这一下让墨子抓住了理,说:“你守义,不愿杀人,那么为什么帮助楚国造很多云梯,要去攻打宋国?难道你不知道那要杀许多人吗?”言外之意是说:你知道杀一个人是不义,而那只是小不义,你制造云梯帮助楚国攻打宋国,要杀许多的人,就不知道那个不义更大吗?鲁班醒悟,便跟他去说服楚惠王,制止了楚国攻打宋国的计划。这一故事说明,当时“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墨子主张“非攻”,就是让人们辨清“义与不义之乱”,制止战争。

由于《墨子》中的“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后来“不知甘苦”便成了成语。

例句:“少年正待开口,却被老头子抢着说了一遍,无非是怪少年不知甘苦,不会弄钱的一派话。”(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三回)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报纸栏目
【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600)
2021-05-26 17:51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不知甘苦

“不知甘苦”中的“甘苦”指甜和苦,多偏指苦。这一成语指分不清是甜还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

典故出自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宋国人墨翟的著作《墨子·非攻上》:“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判断,推理),杀十人,十重(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对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通‘诚’,确实)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辨别,分别)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这段话可译为:“杀害一人,叫作不义,必定有一条死罪。如果以此推理,杀害十人,就是十倍的不义,必定有十个死罪了;杀害百人,就是百倍的不义,必定有百个死罪了。对于这些,天下的君子都知道而责备它,叫作不义。现在最大的不义是攻打别人的国家,却不知道责备它,反而赞扬它,叫作仁义。也许是确实不知道它的不义,所以将他们的言语写成书流传到后世;如果知道它不义,怎么能把不义的事写到书上而流传后世呢!现在有人在这里,少见到黑说是黑,多见到黑叫作白,则认为这个人不知白和黑的分辨;少吃苦叫苦,多吃苦叫甜,那么必定认为这人不知甜和苦的分辨。现在小到做坏事,则知道是坏事并且责备它;大到攻打别国,却不知道责备它,从而赞扬它,说这叫作义。这能说知道义和不义的分别吗?因此知道:天下的君子,辨别义和不义的标准是混乱的。”

墨子通过严密的论证,指出了小的不义和大的不义的区别,认为天下的君子只知道小的不义,对大的不义,如攻打别人的国家,都反而赞扬有加,说是“仁义”。墨子认为这是混淆了义和不义的区别,尖锐地批评了“君子”们这种颠倒黑白是非的行为。

关于“小不义”和“大不义”,墨子有一段和鲁班的故事。墨子和鲁班是同时代人,而且相熟。有一次,鲁班被楚国聘为大夫,为楚国做云梯,楚国要靠鲁班做的云梯这一在当时为先进的攻城器械攻打宋国。当时,墨子正在鲁国(有的说是齐国)讲学,听说后非常反对,便嘱咐弟子禽滑厘:“你带你的同学三百人,带上我的防守器械到宋国去,帮助宋国布置守城,我要去楚国制止那骄横不可一世的楚惠王。万一制止不了,你们就按我教给你们的守城方法,帮助宋国,将楚国挫败。”之后,墨子立即带三名少年弟子动身,星夜去了楚国。路途遥远,墨子跑得脚底起了泡,出了血,就把自己的衣服撕下一块裹着脚走。这样奔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的都城郢都,先去见鲁班。鲁班问他到来为了什么事,墨子绕圈子说:“我有一个仇人,请你帮助我杀了他。”鲁班不知是计,说:“我一向守义,让我去杀人我是不干的。”这一下让墨子抓住了理,说:“你守义,不愿杀人,那么为什么帮助楚国造很多云梯,要去攻打宋国?难道你不知道那要杀许多人吗?”言外之意是说:你知道杀一个人是不义,而那只是小不义,你制造云梯帮助楚国攻打宋国,要杀许多的人,就不知道那个不义更大吗?鲁班醒悟,便跟他去说服楚惠王,制止了楚国攻打宋国的计划。这一故事说明,当时“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墨子主张“非攻”,就是让人们辨清“义与不义之乱”,制止战争。

由于《墨子》中的“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后来“不知甘苦”便成了成语。

例句:“少年正待开口,却被老头子抢着说了一遍,无非是怪少年不知甘苦,不会弄钱的一派话。”(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三回)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燃气管道泄漏 10分钟...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网友留言选登(5月7日)
网友留言选登(4月30日)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虞城李老家乡樱桃园 ...
疫苗接种 有序进行
夏邑斑马救援服务队 ...
凤鸣岛畔凤展翅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