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598)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21-05-26 16:45

功成名遂

“功成名遂”中的“功”即功业。“成”即成功的意思。这一成语是说: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也为“功成名立”“功成名就”。

此语出于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的大学问家墨子的著作《墨子·修身》:“志不强者智不达(智力不通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占有财富)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不笃信,专一),遍物(阅历事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本不固者末必几(危险),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怠惰),原(同‘源’,源流)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失去)。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务言(专注言语)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夸耀)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文采)而务为察。故彼智无察,在身而惰,反其路者也。善(善行)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简(简单,轻易)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同‘载’)行者也。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

这段话译成现在的话就是:意志不坚强的人智力不会通达,不遵守信诺的人行动不会实现;占有财富不能分给别人的人,不足以交朋友;守道不坚定的人阅历事物不广泛,辨别是非不能明察,不足以与其交游。根本不坚固,枝梢必定危险,强盛时不修行,后来必会怠惰。源流混浊,河流就不清澈。行为不守信用,名声必然失去。名声不会平白无故产生,荣誉不会自己生长。功成,名誉自然相随而至。名誉决不可有丝毫虚假,要进行自身反省。专注于言谈而行动迟缓,即使雄辩,别人必定不听。出力多而夸耀自己功劳,即使辛劳,别人也必定不取。有智慧的人用心思考而不夸夸其谈,出力多而不夸耀功劳,因此名扬天下。言语不要讲得太多而要求明智,不要讲究文采而要追求明察。所以缺乏智慧又不能明察,自己又懒惰,这是反其道而行之。善行不是出自内心就不会保持长久,德行不从自己做起就不能树立;名声是不可能简单成就的,声誉不可能靠取巧而建立,君子要知行合一。谋求利益,忽视声名而可以做天下的士人,从来不曾有这样的事。

本文说的君子,立身处世要注意修养,言行合一,才能成为天下百姓的表率。要坚决摒弃依靠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而建立功名的行为。指出君子之道即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从内心深处生发善念善行,并贯穿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直到头发花白,甚至于秃顶也不改变对于善行的永恒追求。

为人应该怎样对待功成名遂呢?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与其装得过满而溢出,不如及早停止灌注。世人自恃有持满之术,所以贪位慕禄进进而不已。老子的意思是虽是能持,不如放下休歇为高,故曰‘不如其已’。倘一旦祸及其身,悔之不及)。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器具捶打得过于尖利,便无法长久保持)。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不知止、不知足,纵然求得金玉满堂,却身死财散。纵然位极人臣,而骄泰以取祸,正是‘自遗其咎’)。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第九章》)这些话阐述了知进而不知退的害处,告诫人们当知止。

老子还教导我们要寡欲,谓之:“罪莫大于可欲,祸其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人若怀有“可欲”“不知足”之心,则有了贪念;只有“知足”带来的满足感,才是真正的满足。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在生活起居、待人处事上应“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而这种“寡欲”,就是淡泊。

墨子和老子都是古代圣人,他们对功成名遂的看法发人深思。

由于墨子《修身》中“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的话,后来“功成名遂”就成了成语。示例:“功成名遂会归老,请向东山为近邻。”(唐代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报纸栏目
【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598)
2021-05-26 16:45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功成名遂

“功成名遂”中的“功”即功业。“成”即成功的意思。这一成语是说: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也为“功成名立”“功成名就”。

此语出于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的大学问家墨子的著作《墨子·修身》:“志不强者智不达(智力不通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占有财富)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不笃信,专一),遍物(阅历事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本不固者末必几(危险),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怠惰),原(同‘源’,源流)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失去)。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务言(专注言语)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夸耀)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文采)而务为察。故彼智无察,在身而惰,反其路者也。善(善行)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简(简单,轻易)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同‘载’)行者也。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

这段话译成现在的话就是:意志不坚强的人智力不会通达,不遵守信诺的人行动不会实现;占有财富不能分给别人的人,不足以交朋友;守道不坚定的人阅历事物不广泛,辨别是非不能明察,不足以与其交游。根本不坚固,枝梢必定危险,强盛时不修行,后来必会怠惰。源流混浊,河流就不清澈。行为不守信用,名声必然失去。名声不会平白无故产生,荣誉不会自己生长。功成,名誉自然相随而至。名誉决不可有丝毫虚假,要进行自身反省。专注于言谈而行动迟缓,即使雄辩,别人必定不听。出力多而夸耀自己功劳,即使辛劳,别人也必定不取。有智慧的人用心思考而不夸夸其谈,出力多而不夸耀功劳,因此名扬天下。言语不要讲得太多而要求明智,不要讲究文采而要追求明察。所以缺乏智慧又不能明察,自己又懒惰,这是反其道而行之。善行不是出自内心就不会保持长久,德行不从自己做起就不能树立;名声是不可能简单成就的,声誉不可能靠取巧而建立,君子要知行合一。谋求利益,忽视声名而可以做天下的士人,从来不曾有这样的事。

本文说的君子,立身处世要注意修养,言行合一,才能成为天下百姓的表率。要坚决摒弃依靠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而建立功名的行为。指出君子之道即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从内心深处生发善念善行,并贯穿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直到头发花白,甚至于秃顶也不改变对于善行的永恒追求。

为人应该怎样对待功成名遂呢?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与其装得过满而溢出,不如及早停止灌注。世人自恃有持满之术,所以贪位慕禄进进而不已。老子的意思是虽是能持,不如放下休歇为高,故曰‘不如其已’。倘一旦祸及其身,悔之不及)。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器具捶打得过于尖利,便无法长久保持)。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不知止、不知足,纵然求得金玉满堂,却身死财散。纵然位极人臣,而骄泰以取祸,正是‘自遗其咎’)。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第九章》)这些话阐述了知进而不知退的害处,告诫人们当知止。

老子还教导我们要寡欲,谓之:“罪莫大于可欲,祸其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人若怀有“可欲”“不知足”之心,则有了贪念;只有“知足”带来的满足感,才是真正的满足。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在生活起居、待人处事上应“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而这种“寡欲”,就是淡泊。

墨子和老子都是古代圣人,他们对功成名遂的看法发人深思。

由于墨子《修身》中“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的话,后来“功成名遂”就成了成语。示例:“功成名遂会归老,请向东山为近邻。”(唐代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燃气管道泄漏 10分钟...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网友留言选登(5月7日)
网友留言选登(4月30日)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虞城李老家乡樱桃园 ...
疫苗接种 有序进行
夏邑斑马救援服务队 ...
凤鸣岛畔凤展翅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