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510)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21-01-04 09:23

阴错阳乱

“阴错阳乱”意为使阴与阳相互错乱。比喻颠倒黑白,人伦混乱,道德失常。出自唐代苏安恒《为魏元忠疏》中为商丘人魏元忠鸣冤的话。

唐朝武则天长安三年(703年),女皇武则天年事已高,朝政由她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人把持。张易之、张昌宗之前曾受宰相魏元忠(河南商丘人)弹劾,怀恨在心,因此在他们得势以后,无中生有地罗织罪名诬陷魏元忠,说魏元忠在背后议论:“太后(指武则天)老了,不如跟着太子靠得住。”武则天一怒把魏元忠打进了牢监。一时很多人都暗中为魏元忠鸣不平。

武则天主政后,曾设立四个“铜匦(guǐ)”(类似于检举箱,惟武则天可拆看,其他人无法打开),名义上是鼓励天下臣民直接上疏皇帝,实际上是为告密的人提供方便,为其铲除异己搜集证据。朝野臣民迫于酷吏的严刑和女皇的淫威,大都如履薄冰,噤若寒蝉。即使在武周后期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情况下,那些以复兴李唐王朝为己任的大臣们,也没人敢公开上疏要她还政。这种僵局,最终被一个名叫苏安恒的平民打破。苏安恒(?年—707年)是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博学,尤其对《周礼》及《春秋左氏传》研究极深。他虽然是一介平民,且无任何政治背景和门阀优势,但却有一颗拳拳忠于唐朝之心,尤其对武则天篡位一事骨鲠在喉。由于身份限制,苏安恒一直没有机会当面上疏,于是铜匦成了他冒死进谏的渠道。长安元年(701年)八月,他上《请复位皇太子疏》,让武则天去位。武则天“召见,赐食,慰谕而遣之”(《资治通鉴》)。次年五月,他又上《请复位皇太子第二疏》。武则天既“不纳”,也“不之罪”(《资治通鉴》)。苏安恒的疏词代表了多数人的意见,反映了朝野拥护李姓宗室复位的共同心声。这两份奏疏就像两次晴天霹雳,震动朝野。武则天年近八旬,体弱多病,对什么事情都看开了些,所以只好视而不见。武则天对权力难以割舍,抱定“人在权在”,即使将“政事多委易之兄弟”,也不肯把权力交给太子。苏安恒见两次上疏无法让女皇就范,便把矛头指向了张氏兄弟。长安三年(703年)九月,苏安恒借张氏兄弟构陷魏元忠一事,又上《为魏元忠疏》伸张正义:“臣伏闻昔者明王有含天下之量,有济天下之心,必能达天下之善,除天下之恶。若为君上而不行此四者,则当神冤鬼怒,阴错阳乱,欲使国家荣泰,其可得乎?伏惟皇帝陛下县(悬)像设教,顺时致理,非不欲褒进良直,屏黜奸佞,盖为逆耳者寡,顺情者多。陛下往日革命之初际,即能勤于庶政,亲总万几,博采谋猷,旁求俊彦,故四海之内,以陛下为纳谏之主。陛下期年以来,怠于政事,谗邪结党,水火成灾,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故四海之内,以陛下为受佞之主。当今邪正晨辨,狱讼蒙冤,岂陛下昔是而今非?盖居安忘危之失也。臣窃见御史大夫检校太子左庶子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魏元忠,廉直有闻,位居宰辅。履中正之基者,用元忠为龟鉴;践邪佞之路者,疾元忠如仇雠。伏见麟台监张易之兄弟,在身无德,于国无功,不逾数年,遂极隆贵。自当饮冰怀惧,酌水思清,夙夜兢兢,以答恩造。不谓溪壑,其志,豺狼其心,欲指鹿而献蒲,先害忠而损善。斯将乱代之法污我明君之朝。自元忠下狱以来,臣见长安城内,街谈巷议皆以陛下委任奸佞,斥逐贤良。以元忠必无不顺之言,以易之必有交乱之意,相逢偶语,人心不安。虽有忠臣烈士,空抚髀(以手拍股表示振奋或感叹)于私室,而钳口不敢言者,皆惧易之等威权,恐无辜而受戮,亦徒虚死耳。”

苏安恒说张氏兄弟“豺狼其心”,《资治通鉴》说:结果“易之等见其疏,大怒,欲杀之”,多亏众人搭救,苏安恒才逃过此劫。

苏安恒《为魏元忠疏》在历史上很有名,其中说“若为君上而不行此四者,则当神冤鬼怒,阴错阳乱,欲使国家荣泰,其可得乎”,“阴错阳乱”就成了成语。

例句:“皇帝信奸远忠,阴错阳乱,岂有忠良不受污之理。”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报纸栏目
【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510)
2021-01-04 09:23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阴错阳乱

“阴错阳乱”意为使阴与阳相互错乱。比喻颠倒黑白,人伦混乱,道德失常。出自唐代苏安恒《为魏元忠疏》中为商丘人魏元忠鸣冤的话。

唐朝武则天长安三年(703年),女皇武则天年事已高,朝政由她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人把持。张易之、张昌宗之前曾受宰相魏元忠(河南商丘人)弹劾,怀恨在心,因此在他们得势以后,无中生有地罗织罪名诬陷魏元忠,说魏元忠在背后议论:“太后(指武则天)老了,不如跟着太子靠得住。”武则天一怒把魏元忠打进了牢监。一时很多人都暗中为魏元忠鸣不平。

武则天主政后,曾设立四个“铜匦(guǐ)”(类似于检举箱,惟武则天可拆看,其他人无法打开),名义上是鼓励天下臣民直接上疏皇帝,实际上是为告密的人提供方便,为其铲除异己搜集证据。朝野臣民迫于酷吏的严刑和女皇的淫威,大都如履薄冰,噤若寒蝉。即使在武周后期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情况下,那些以复兴李唐王朝为己任的大臣们,也没人敢公开上疏要她还政。这种僵局,最终被一个名叫苏安恒的平民打破。苏安恒(?年—707年)是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博学,尤其对《周礼》及《春秋左氏传》研究极深。他虽然是一介平民,且无任何政治背景和门阀优势,但却有一颗拳拳忠于唐朝之心,尤其对武则天篡位一事骨鲠在喉。由于身份限制,苏安恒一直没有机会当面上疏,于是铜匦成了他冒死进谏的渠道。长安元年(701年)八月,他上《请复位皇太子疏》,让武则天去位。武则天“召见,赐食,慰谕而遣之”(《资治通鉴》)。次年五月,他又上《请复位皇太子第二疏》。武则天既“不纳”,也“不之罪”(《资治通鉴》)。苏安恒的疏词代表了多数人的意见,反映了朝野拥护李姓宗室复位的共同心声。这两份奏疏就像两次晴天霹雳,震动朝野。武则天年近八旬,体弱多病,对什么事情都看开了些,所以只好视而不见。武则天对权力难以割舍,抱定“人在权在”,即使将“政事多委易之兄弟”,也不肯把权力交给太子。苏安恒见两次上疏无法让女皇就范,便把矛头指向了张氏兄弟。长安三年(703年)九月,苏安恒借张氏兄弟构陷魏元忠一事,又上《为魏元忠疏》伸张正义:“臣伏闻昔者明王有含天下之量,有济天下之心,必能达天下之善,除天下之恶。若为君上而不行此四者,则当神冤鬼怒,阴错阳乱,欲使国家荣泰,其可得乎?伏惟皇帝陛下县(悬)像设教,顺时致理,非不欲褒进良直,屏黜奸佞,盖为逆耳者寡,顺情者多。陛下往日革命之初际,即能勤于庶政,亲总万几,博采谋猷,旁求俊彦,故四海之内,以陛下为纳谏之主。陛下期年以来,怠于政事,谗邪结党,水火成灾,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故四海之内,以陛下为受佞之主。当今邪正晨辨,狱讼蒙冤,岂陛下昔是而今非?盖居安忘危之失也。臣窃见御史大夫检校太子左庶子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魏元忠,廉直有闻,位居宰辅。履中正之基者,用元忠为龟鉴;践邪佞之路者,疾元忠如仇雠。伏见麟台监张易之兄弟,在身无德,于国无功,不逾数年,遂极隆贵。自当饮冰怀惧,酌水思清,夙夜兢兢,以答恩造。不谓溪壑,其志,豺狼其心,欲指鹿而献蒲,先害忠而损善。斯将乱代之法污我明君之朝。自元忠下狱以来,臣见长安城内,街谈巷议皆以陛下委任奸佞,斥逐贤良。以元忠必无不顺之言,以易之必有交乱之意,相逢偶语,人心不安。虽有忠臣烈士,空抚髀(以手拍股表示振奋或感叹)于私室,而钳口不敢言者,皆惧易之等威权,恐无辜而受戮,亦徒虚死耳。”

苏安恒说张氏兄弟“豺狼其心”,《资治通鉴》说:结果“易之等见其疏,大怒,欲杀之”,多亏众人搭救,苏安恒才逃过此劫。

苏安恒《为魏元忠疏》在历史上很有名,其中说“若为君上而不行此四者,则当神冤鬼怒,阴错阳乱,欲使国家荣泰,其可得乎”,“阴错阳乱”就成了成语。

例句:“皇帝信奸远忠,阴错阳乱,岂有忠良不受污之理。”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燃气管道泄漏 10分钟...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限高梁“长高” 大货车扰民
60岁以上独生子女补贴资金已到位 因更改单位名称导...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牛年饰品渐走俏 “牛...
2021年商丘市今世缘 ...
视觉新闻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