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397)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20-07-01 10:31

掩口胡卢

“掩口胡卢”这一成语中的“胡卢”为笑貌。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捂着嘴笑,指暗笑、窃笑。

典故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应劭传》:“昔郑人以干鼠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宝燕石,缇漝十重。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关于“干鼠为璞”,《战国策》卷五《秦策·应侯曰郑人谓玉未理者璞》记载说:“应侯曰:‘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周人怀璞过郑贾曰:‘欲买朴乎?’郑贾曰:‘欲之。’出其朴,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今平原君自以贤,显名于天下,然降其主父沙丘而臣之。天下之王尚犹尊之,是天下之王不如郑贾之智也,眩于名,不知其实也。”这一故事是说:应侯说:“郑人把没有经过雕琢的玉称为璞,而周人称没有晒干的老鼠肉为朴。”一位郑国商人来到周做生意,一个周人走上前来问:“收不收朴啊?”那郑商一听:璞?好东西,便说:“收。”周人手探入怀里,拽出一只半干不干的死老鼠,递到郑商眼前:“喏,给钱吧。”郑商一见是个半干的死老鼠,连连摆手说:“不要不要。”如今平原君自认为他的贤能天下闻名,但是把他的君主在沙丘加以迫害,各国的君主还是那么尊重他。那就是各国君主的聪明还比不上郑国的商人,这是被虚名欺骗,而不是了解他的实际状况啊!

“宋愚夫亦宝燕石”说的是“燕石为宝”的故事。春秋时代《阙子》一书记载:“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之,主人斋七日,端冕之衣,衅以特性,草匮,缇巾一袭,客见之,侥而掩口,卢胡而笑,曰:‘此燕石也,与瓦瓷不殊。’主人大怒,曰:‘商贾之言,竖匠之心。’藏之愈固,守之弥坚。”

“宝燕石”在春秋时是广为流传的故事。传说,宋国有一个愚蠢的人,在山东临淄附近捡到一块颜色像玉的石头,其实这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燕石(燕山之石),由于这个人没有见识,却惊喜得不得了,以为捡到了值钱的宝贝。他双手捧着这块燕石,一会儿把它贴在脸上,一会儿用手小心地抚摸。回到家里以后,还一个劲地盯着燕石看了又看,舍不得放手。晚上,他要睡觉了,只好把石头放进柜子中。然而他刚躺下一会儿,又觉得心里很不踏实,于是起身从柜中取出“宝贝”,把它放在枕头下,这才安心地睡去。可是他睡着以后,迷迷糊糊在梦中发觉有人偷走了他枕头下的“宝贝”,于是他又从梦中惊醒,翻开枕头一看,那“宝贝”在枕头下面安然无恙。他不放心,又将石头紧紧握在手中,钻进被子里,将石头捂在胸前,这才睡着。就这样折腾了一夜,他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天亮,心想,总是将宝贝握在手里也不是个办法。于是他请来工匠,用上好的牛皮做了一只装燕石的箱子。这皮箱共有十层牛皮。他先用十层上好的丝绸将石头仔细包裹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皮箱里收藏起来。这样,他才放心了。过了些日子,来了一个外地的客商。客商听说这个人得了至宝,特地找到他家里请求观赏一下。于是这个宋国人在虔诚地斋戒七日之后,穿上端庄的礼服,又举行了隆重的祭祀,这才当着客人的面,十分郑重地打开一层又一层皮革做的箱子,解开一层又一层丝绸巾系成的包裹。那个外地客商这才好不容易地看到了这个人所谓的“宝石”,禁不住捂着嘴“胡卢”一声笑起来(掩口胡卢而笑)。那个宋国人大惑不解,瞪着一双傻呆呆的眼睛望着客人,问:“你为什么如此发笑?”这位客人止了笑,认真地对他说:“这不是什么宝石,只不过是一块燕石,和普通的砖头瓦片没多大区别。”那宋人听了大怒,指着客人说:“胡说!你这是商人口中说出的话,你安的是骗子的心!”那个外地客商受辱后扫兴地走了。而这个宋国人则把这块燕石更加严密地藏起来,更加倍小心地守护着它。

由于《后汉书》中说“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后来“掩口胡卢”便成了成语。

例句: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报纸栏目
【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397)
2020-07-01 10:31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掩口胡卢

“掩口胡卢”这一成语中的“胡卢”为笑貌。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捂着嘴笑,指暗笑、窃笑。

典故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应劭传》:“昔郑人以干鼠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宝燕石,缇漝十重。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关于“干鼠为璞”,《战国策》卷五《秦策·应侯曰郑人谓玉未理者璞》记载说:“应侯曰:‘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周人怀璞过郑贾曰:‘欲买朴乎?’郑贾曰:‘欲之。’出其朴,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今平原君自以贤,显名于天下,然降其主父沙丘而臣之。天下之王尚犹尊之,是天下之王不如郑贾之智也,眩于名,不知其实也。”这一故事是说:应侯说:“郑人把没有经过雕琢的玉称为璞,而周人称没有晒干的老鼠肉为朴。”一位郑国商人来到周做生意,一个周人走上前来问:“收不收朴啊?”那郑商一听:璞?好东西,便说:“收。”周人手探入怀里,拽出一只半干不干的死老鼠,递到郑商眼前:“喏,给钱吧。”郑商一见是个半干的死老鼠,连连摆手说:“不要不要。”如今平原君自认为他的贤能天下闻名,但是把他的君主在沙丘加以迫害,各国的君主还是那么尊重他。那就是各国君主的聪明还比不上郑国的商人,这是被虚名欺骗,而不是了解他的实际状况啊!

“宋愚夫亦宝燕石”说的是“燕石为宝”的故事。春秋时代《阙子》一书记载:“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之,主人斋七日,端冕之衣,衅以特性,草匮,缇巾一袭,客见之,侥而掩口,卢胡而笑,曰:‘此燕石也,与瓦瓷不殊。’主人大怒,曰:‘商贾之言,竖匠之心。’藏之愈固,守之弥坚。”

“宝燕石”在春秋时是广为流传的故事。传说,宋国有一个愚蠢的人,在山东临淄附近捡到一块颜色像玉的石头,其实这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燕石(燕山之石),由于这个人没有见识,却惊喜得不得了,以为捡到了值钱的宝贝。他双手捧着这块燕石,一会儿把它贴在脸上,一会儿用手小心地抚摸。回到家里以后,还一个劲地盯着燕石看了又看,舍不得放手。晚上,他要睡觉了,只好把石头放进柜子中。然而他刚躺下一会儿,又觉得心里很不踏实,于是起身从柜中取出“宝贝”,把它放在枕头下,这才安心地睡去。可是他睡着以后,迷迷糊糊在梦中发觉有人偷走了他枕头下的“宝贝”,于是他又从梦中惊醒,翻开枕头一看,那“宝贝”在枕头下面安然无恙。他不放心,又将石头紧紧握在手中,钻进被子里,将石头捂在胸前,这才睡着。就这样折腾了一夜,他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天亮,心想,总是将宝贝握在手里也不是个办法。于是他请来工匠,用上好的牛皮做了一只装燕石的箱子。这皮箱共有十层牛皮。他先用十层上好的丝绸将石头仔细包裹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皮箱里收藏起来。这样,他才放心了。过了些日子,来了一个外地的客商。客商听说这个人得了至宝,特地找到他家里请求观赏一下。于是这个宋国人在虔诚地斋戒七日之后,穿上端庄的礼服,又举行了隆重的祭祀,这才当着客人的面,十分郑重地打开一层又一层皮革做的箱子,解开一层又一层丝绸巾系成的包裹。那个外地客商这才好不容易地看到了这个人所谓的“宝石”,禁不住捂着嘴“胡卢”一声笑起来(掩口胡卢而笑)。那个宋国人大惑不解,瞪着一双傻呆呆的眼睛望着客人,问:“你为什么如此发笑?”这位客人止了笑,认真地对他说:“这不是什么宝石,只不过是一块燕石,和普通的砖头瓦片没多大区别。”那宋人听了大怒,指着客人说:“胡说!你这是商人口中说出的话,你安的是骗子的心!”那个外地客商受辱后扫兴地走了。而这个宋国人则把这块燕石更加严密地藏起来,更加倍小心地守护着它。

由于《后汉书》中说“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后来“掩口胡卢”便成了成语。

例句: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房子没住上 生了一肚...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塌陷两个多月的路面修复了
这处红绿灯 何时才能亮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节前慰问老党员 浓浓...
三姓庄村:美丽乡村 ...
刘楼村:玩杂技甩掉 ...
视觉新闻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