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泽十二水”系列之一百一十五:“汉风飞扬芒砀泽”(12)

儒风浩荡润汉兴

文/图 马学庆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9-11-14 06:43

敬师礼

【阅读提示】

芒砀群山的最西端,波光潋滟的王引河东岸,端坐着巍然屹立的夫子山。它的得名来自万世师表、千载垂范的孔子。因为孔子自曹适宋,曾在夫子崖下避雨。人们说,正是圣人游过教化过的地方才能布满王气,生出刘邦在这里呼风唤雨,兴起了大汉王朝。如今,芒砀山主峰上巍然屹立的刘邦像和夫子山文圣苑内的孔子像遥相呼应,给芒砀山涂上一层最炫目的亮色。当刘邦与孔子在芒砀山有了隔世的亲密接触之后,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礼拜孔子的儒家皇帝。公元前195年11月,刘邦以太牢之礼祭祀孔子,成为奠定汉文化的盛举。因为他认识到要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必须“偃武修文”,以文“化”民。中国人从此耕读传家,并以诗书传家为荣,儒学也从此绵延2200多年不绝。

历史曾经选中了秦始皇,但天下人终“不归秦”;历史最终选择了比秦始皇小三岁、大梁少公子出身的刘邦。从本质上看,刘邦一生做了两件事:一是以芒砀山泽为根据地用两年又三个月的时间,灭秦除“暴政”;又从芒砀山泽出发以四年又四个月之期,杀项除“暴行”,实现了统一;二是别开生面、前所未有地建礼仪、兴教化,以文化立国。他拜孔子、兴儒学,由此给我们这个民族植入了勤学习、尽孝道、识礼仪、讲和睦、尊孝廉、重教育、尊老爱幼、尊重师长、选贤与能等优秀的文化基因。由此奠定了前所未有的汉民族和民族价值观,这也是刘邦的最大功绩。乃至有后来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和国学。

孔子刘邦伫芒砀 隔世情缘兴国邦

公元前493年的深秋,在从曹国到宋国坎坷不平的小道上,一辆疲意孤独的牛车载着孔子,他正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宣扬他的儒家学说。他内心里认定,无休无止的征伐、杀戮等让社会动荡,儒学可以使国富民强、家和业兴。行至芒砀山泽,阵雨骤至,孔子和弟子们在夫子崖下避雨。雨过天晴后,他又带领弟子们在崖洞外银杏树下讲学、演习礼仪。从此之后,芒砀山泽的这处石洞,就成为了千古闻名的儒家圣地。然而,孔子的学说并不为当时的各国国君所重视,他们只言可行而不实施,即使在祖籍之地的宋国尚有桓魋伐木、微服过宋的磨难,最后他带着失意去世。

公元前210年的深秋,刘邦押送役夫去咸阳骊山,遇雨误期释放所押送人员,在芒砀山泽斩蛇起义开始“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起义生涯,这里成了他的军事根据地。由此,他在芒砀群山的夫子崖前,与至圣先师有了隔世的初次亲密接触。在初定天下后的公元前195年,他再回芒砀,在歌风台唱吟《大风歌》后,怀着虔诚又拜谒了曾在这里避雨的孔子,一时间文气丰沛儒风徐来浸润着刘邦,他在内心思考着如何以文“化”国、安民兴邦。这年11月,他以至礼祭祀孔子“宗师仲尼”,这时孔子已去世284年。这次祭礼,可谓是汉民族儒文化的奠基礼。

有人说刘邦是“不读书的皇帝”,实际上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儒家皇帝,是“祭孔第一人,尊儒第一人”。他首倡“勤学习”,这也是他开给汉家子孙立世的秘方。他曾手敕太子一书,该文意谓:“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谓读书无益。自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使人知作者之意。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文苑》)刘邦不仅教儿子要“勤学习”,而且组织大臣们学习,由陆生上大课,朝野上下讲学之风盛行。直到西汉末年,十二朝皇帝皆讲习不辍。司马迁叹曰:“故汉兴,兴于学。”(《史记·儒林列传》)。如果没有刘邦,或许没有孔子和儒家的兴盛。因为当时刘邦拜的若是战神黄帝、兵圣孙子、道家老庄、墨家墨子等,孔子可能仍默无声息,而汉学、汉文化恐怕是另一番景象了。

文士名流聚梁园 风雅华章赋汉梁

我们常说汉唐盛世,盛世除了经济繁荣外,文化必定昌盛,因为一定的物质文明必诞生一定的精神文明。刘邦一统天下后,没有顾盼自雄,而是垂下了头,谦恭地匍匐于孔子坟前师宗儒家,自此始汉文化兴。秦廷焚书坑儒,汉廷搜书兴学,故汉廷学人争相著书立说,西汉200年间平均每年出的书竟是周代的10倍,这无疑是一场伟大的“文化复兴”。而当时最富庶、强盛的诸侯王国梁国,文化也展现出别样的精彩,成为“文景之治”盛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梁孝王刘武,是刘邦第四子汉文帝刘恒的嫡次子,汉景帝刘启的同母弟。他自幼遵循爷爷刘邦所立下的“勤学习”的家训,知礼仪,守孝道,文采斐然,喜欢结交文人雅士。后封地梁国(都睢阳)为梁王,史称梁孝王。他在梁国建三百里梁园,加之其广揽天下贤士,礼遇宾客,一时天下纵横游说之士或文人雅士纷纷涌向梁国,许多人甚至辞去朝廷及其他诸侯国的官职“从梁王游”,于是造就了梁园文化之盛。这其中最有名气的,文学游士有邹阳、枚乘、司马相如、庄忌、路乔如、公孙乘等以文赋称道,谋士有公孙诡、羊胜、韩安国等以辩智见称,儒士有丁宽、田王孙以《易》学著名,戴德、戴圣以《礼》学著名。

“梁园自古文辞盛,解后怜公有俊才。”诸多文士的到来,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梁园作家群,使梁园辞赋开汉代大赋之先声,并为西汉文坛输送了大批人才。诸多谋士的到来,为梁国的政治经济建设出谋划策,使梁国的发展步入快车道。诸多儒士的到来,为梁国的学术繁荣教育发展躬耕,使梁国易学、礼学研究名闻天下。此时,梁园正是这些文士、谋士、儒士驰墨骋怀的理想园地,恣意游乐的场所,使他们乐不思返。鲁迅感叹:“天下文学之盛,当时盖未有如梁者也。”这也是与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时代开放的文化政策分不开的,正因如此才有两汉的“文化复兴”。

汉韵儒风荡山岫 曲水流觞承嘉尚

从汉兴源到夫子山仅数百米的路程,然而却贯穿着一个王朝、一种思想的历史交会;从大汉雄风刘邦像到文圣苑孔子像虽近在咫尺,却让汉韵与儒风在隔世的情缘中升华。刘邦最终选择了儒道,讲究“礼治”和“仁政”,重视教育施教化,成为他的治国思想和治国实践,他播下的文化基因至今不泯。当下在芒砀山泽这方孔子传学、刘邦起事的热土上,人们依然崇儒尚儒,尊儒学儒,道义至上,儒风传承。这里的城市、集镇、村庄民风淳朴,人民仁善宽厚,街坊邻居和睦相处,其乐融融,一片祥和之气。

夫子山青黛如茵的山岩秀气中透着厚重。从山下的青石台阶沿阶而上,无数的乡民面带虔诚,篮里挎着朱褐色的香柱,小心翼翼地穿过苍松翠柏、银杏摇曳的丛林,来到半山坡红墙灰瓦的夫子庙里,叩拜在圣人跟前。夫子庙的身后掩藏着一堵峭然外耸的断崖,崖上野草白果树喷绿滴翠,这里就是孔子避雨的夫子崖。夫子庙的东侧是文圣苑,中间矗立着孔子高大的塑像,身后是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文圣殿,殿堂为明三暗六阁楼式建筑,雄浑古朴。文圣苑左侧有国学堂、芒山书院、鸿儒轩;右侧有六艺体验馆、邀月亭、怡然亭、咏诗亭以及曲水流觞台等以古典文化为内涵的建筑群。加之孔子先代故里碑、晒书台、夫子湖、郭塔等遗迹,还有孔子微服过宋情景剧的演出、盘山玻璃栈道、高空滑索等研学游项目的修建,让这座“汉兴之地”沁润着汉韵儒风的历史名山更富智慧与活力!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五泽十二水”系列之一百一十五:“汉风飞扬芒砀泽”(12)
儒风浩荡润汉兴
2019-11-14 06:43   文/图 马学庆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敬师礼

【阅读提示】

芒砀群山的最西端,波光潋滟的王引河东岸,端坐着巍然屹立的夫子山。它的得名来自万世师表、千载垂范的孔子。因为孔子自曹适宋,曾在夫子崖下避雨。人们说,正是圣人游过教化过的地方才能布满王气,生出刘邦在这里呼风唤雨,兴起了大汉王朝。如今,芒砀山主峰上巍然屹立的刘邦像和夫子山文圣苑内的孔子像遥相呼应,给芒砀山涂上一层最炫目的亮色。当刘邦与孔子在芒砀山有了隔世的亲密接触之后,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礼拜孔子的儒家皇帝。公元前195年11月,刘邦以太牢之礼祭祀孔子,成为奠定汉文化的盛举。因为他认识到要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必须“偃武修文”,以文“化”民。中国人从此耕读传家,并以诗书传家为荣,儒学也从此绵延2200多年不绝。

历史曾经选中了秦始皇,但天下人终“不归秦”;历史最终选择了比秦始皇小三岁、大梁少公子出身的刘邦。从本质上看,刘邦一生做了两件事:一是以芒砀山泽为根据地用两年又三个月的时间,灭秦除“暴政”;又从芒砀山泽出发以四年又四个月之期,杀项除“暴行”,实现了统一;二是别开生面、前所未有地建礼仪、兴教化,以文化立国。他拜孔子、兴儒学,由此给我们这个民族植入了勤学习、尽孝道、识礼仪、讲和睦、尊孝廉、重教育、尊老爱幼、尊重师长、选贤与能等优秀的文化基因。由此奠定了前所未有的汉民族和民族价值观,这也是刘邦的最大功绩。乃至有后来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和国学。

孔子刘邦伫芒砀 隔世情缘兴国邦

公元前493年的深秋,在从曹国到宋国坎坷不平的小道上,一辆疲意孤独的牛车载着孔子,他正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宣扬他的儒家学说。他内心里认定,无休无止的征伐、杀戮等让社会动荡,儒学可以使国富民强、家和业兴。行至芒砀山泽,阵雨骤至,孔子和弟子们在夫子崖下避雨。雨过天晴后,他又带领弟子们在崖洞外银杏树下讲学、演习礼仪。从此之后,芒砀山泽的这处石洞,就成为了千古闻名的儒家圣地。然而,孔子的学说并不为当时的各国国君所重视,他们只言可行而不实施,即使在祖籍之地的宋国尚有桓魋伐木、微服过宋的磨难,最后他带着失意去世。

公元前210年的深秋,刘邦押送役夫去咸阳骊山,遇雨误期释放所押送人员,在芒砀山泽斩蛇起义开始“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起义生涯,这里成了他的军事根据地。由此,他在芒砀群山的夫子崖前,与至圣先师有了隔世的初次亲密接触。在初定天下后的公元前195年,他再回芒砀,在歌风台唱吟《大风歌》后,怀着虔诚又拜谒了曾在这里避雨的孔子,一时间文气丰沛儒风徐来浸润着刘邦,他在内心思考着如何以文“化”国、安民兴邦。这年11月,他以至礼祭祀孔子“宗师仲尼”,这时孔子已去世284年。这次祭礼,可谓是汉民族儒文化的奠基礼。

有人说刘邦是“不读书的皇帝”,实际上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儒家皇帝,是“祭孔第一人,尊儒第一人”。他首倡“勤学习”,这也是他开给汉家子孙立世的秘方。他曾手敕太子一书,该文意谓:“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谓读书无益。自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使人知作者之意。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文苑》)刘邦不仅教儿子要“勤学习”,而且组织大臣们学习,由陆生上大课,朝野上下讲学之风盛行。直到西汉末年,十二朝皇帝皆讲习不辍。司马迁叹曰:“故汉兴,兴于学。”(《史记·儒林列传》)。如果没有刘邦,或许没有孔子和儒家的兴盛。因为当时刘邦拜的若是战神黄帝、兵圣孙子、道家老庄、墨家墨子等,孔子可能仍默无声息,而汉学、汉文化恐怕是另一番景象了。

文士名流聚梁园 风雅华章赋汉梁

我们常说汉唐盛世,盛世除了经济繁荣外,文化必定昌盛,因为一定的物质文明必诞生一定的精神文明。刘邦一统天下后,没有顾盼自雄,而是垂下了头,谦恭地匍匐于孔子坟前师宗儒家,自此始汉文化兴。秦廷焚书坑儒,汉廷搜书兴学,故汉廷学人争相著书立说,西汉200年间平均每年出的书竟是周代的10倍,这无疑是一场伟大的“文化复兴”。而当时最富庶、强盛的诸侯王国梁国,文化也展现出别样的精彩,成为“文景之治”盛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梁孝王刘武,是刘邦第四子汉文帝刘恒的嫡次子,汉景帝刘启的同母弟。他自幼遵循爷爷刘邦所立下的“勤学习”的家训,知礼仪,守孝道,文采斐然,喜欢结交文人雅士。后封地梁国(都睢阳)为梁王,史称梁孝王。他在梁国建三百里梁园,加之其广揽天下贤士,礼遇宾客,一时天下纵横游说之士或文人雅士纷纷涌向梁国,许多人甚至辞去朝廷及其他诸侯国的官职“从梁王游”,于是造就了梁园文化之盛。这其中最有名气的,文学游士有邹阳、枚乘、司马相如、庄忌、路乔如、公孙乘等以文赋称道,谋士有公孙诡、羊胜、韩安国等以辩智见称,儒士有丁宽、田王孙以《易》学著名,戴德、戴圣以《礼》学著名。

“梁园自古文辞盛,解后怜公有俊才。”诸多文士的到来,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梁园作家群,使梁园辞赋开汉代大赋之先声,并为西汉文坛输送了大批人才。诸多谋士的到来,为梁国的政治经济建设出谋划策,使梁国的发展步入快车道。诸多儒士的到来,为梁国的学术繁荣教育发展躬耕,使梁国易学、礼学研究名闻天下。此时,梁园正是这些文士、谋士、儒士驰墨骋怀的理想园地,恣意游乐的场所,使他们乐不思返。鲁迅感叹:“天下文学之盛,当时盖未有如梁者也。”这也是与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时代开放的文化政策分不开的,正因如此才有两汉的“文化复兴”。

汉韵儒风荡山岫 曲水流觞承嘉尚

从汉兴源到夫子山仅数百米的路程,然而却贯穿着一个王朝、一种思想的历史交会;从大汉雄风刘邦像到文圣苑孔子像虽近在咫尺,却让汉韵与儒风在隔世的情缘中升华。刘邦最终选择了儒道,讲究“礼治”和“仁政”,重视教育施教化,成为他的治国思想和治国实践,他播下的文化基因至今不泯。当下在芒砀山泽这方孔子传学、刘邦起事的热土上,人们依然崇儒尚儒,尊儒学儒,道义至上,儒风传承。这里的城市、集镇、村庄民风淳朴,人民仁善宽厚,街坊邻居和睦相处,其乐融融,一片祥和之气。

夫子山青黛如茵的山岩秀气中透着厚重。从山下的青石台阶沿阶而上,无数的乡民面带虔诚,篮里挎着朱褐色的香柱,小心翼翼地穿过苍松翠柏、银杏摇曳的丛林,来到半山坡红墙灰瓦的夫子庙里,叩拜在圣人跟前。夫子庙的身后掩藏着一堵峭然外耸的断崖,崖上野草白果树喷绿滴翠,这里就是孔子避雨的夫子崖。夫子庙的东侧是文圣苑,中间矗立着孔子高大的塑像,身后是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文圣殿,殿堂为明三暗六阁楼式建筑,雄浑古朴。文圣苑左侧有国学堂、芒山书院、鸿儒轩;右侧有六艺体验馆、邀月亭、怡然亭、咏诗亭以及曲水流觞台等以古典文化为内涵的建筑群。加之孔子先代故里碑、晒书台、夫子湖、郭塔等遗迹,还有孔子微服过宋情景剧的演出、盘山玻璃栈道、高空滑索等研学游项目的修建,让这座“汉兴之地”沁润着汉韵儒风的历史名山更富智慧与活力!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马先生“光荣之家”的问题解决了
管道频被挖断 小区居民遭殃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双11”物流再创新纪录
红薯装箱进行冬藏
工人在生产车间生产 ...
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