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如何反射?

宋立民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8-06-19 00:28

原本心情一直不错:父亲节、端午节、世界杯足球赛、暑假……对于一个教师球迷来说,那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到洛阳”的兴奋。

然而,世界杯开幕前一天得到消息:河南信阳乡村女教师李芳勇救学生不幸殉职。心里一直铅云般沉重。看着足球赛,也常常忽然记起李芳老师的微笑。

到明年5月份,李芳老师就50岁了。知天命之年还在董家河镇谢畈小学坚守三尺讲台,已经殊多不易。而1989年毕业于原信阳师范学校,意味着明年暑假教龄也到了30年——她可以享受退休工资100%,可以拿到教龄津贴,可以得到专门向农村教师发放的荣誉证,可以自动申请离职退养……然而,李芳老师似乎没有想过上述的一切,几十年如一日地“爱护学生,团结同事,服从领导,勤恳工作,无私奉献,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受到学生家长及同事一致好评”。我想,亲属之外,最难过的莫过于那家小学的领导与学生家长,李芳老师之于那家乡村小学的重要性,不下于朱婷之于中国女排,马龙之于中国男乒。有弟子们的泪水为证,有同事与家长的口碑为证,有亿万网友深情款款的留言为证。

据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光明网等媒体报道,李芳老师面对失控的摩托三轮车,说出了平生最后5个字:“孩子们,有车!”她一边大声呼叫学生避让,一边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学生,并奋力将学生推开,自己却被失控的车辆撞倒……

20多年来,笔者考查了诸多名人与普通人的最后一句话,发现从古至今,没有比一个人的“谢幕”再能说明他的三观与个性,也没有比作为临终遗言的“台词”更能够凝练地概括人们毕生的诉求。例如,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而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面对熊熊烈火从容地说:“我是为殉教而死的。我的灵魂将随着烟雾飞向天堂。”天堂是永恒的光明所在,他心灵与真理的大幕不会陨落。浑身是诗、一生如话剧的共产党人瞿秋白,于1934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中山公园就义。在前往刑场1公里多的路途中,他手挟香烟,顾盼自如,路遇一失明乞丐,回眸凝视,仍眉头紧锁,充满不忍之表情。到达刑场后,瞿秋白盘膝坐在草坪上,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很好!”饮弹洒血,年仅36岁。1946年7月11日晚11点,民主斗士李公仆先生被国民党特务用美制无声手枪击中直至昏迷。次日凌晨3点多,呼吸艰难的他对周围的人断断续续地说:“一多呢?呵,快……告……诉他,不要让……他……出……来,要他……保……重……”这交织了嘱托与憧憬的谢幕是用血写的,更是用血“演”的,它的特点在于无法模仿。

重要的是,笔者发现,人之将亡,其言也真。人生最后的那句话,扎扎实实是发自内心,“来不得半点虚伪”。李芳老师同样印证了这一点。可以说,她的“孩子们,有车”的遗言与舍身救护学生的举动,活活是面对死亡的条件反射,是本能与本色的外化。而这种本能是一贯把学生的安危放在第一位的“习惯成自然”,是人品的必然彰显。

这几天,笔者多次端详了深度报道配发的李芳老师的生前照片,只觉得她的目光里充溢着特有的坚毅与清澈。“相由心生”,这是许多年师德教育的结晶,是坚守为师底线、做人底线的“戒定慧”,更是对于“条件如何反射”的最好回答。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条件如何反射?
2018-06-19 00:28   宋立民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原本心情一直不错:父亲节、端午节、世界杯足球赛、暑假……对于一个教师球迷来说,那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到洛阳”的兴奋。

然而,世界杯开幕前一天得到消息:河南信阳乡村女教师李芳勇救学生不幸殉职。心里一直铅云般沉重。看着足球赛,也常常忽然记起李芳老师的微笑。

到明年5月份,李芳老师就50岁了。知天命之年还在董家河镇谢畈小学坚守三尺讲台,已经殊多不易。而1989年毕业于原信阳师范学校,意味着明年暑假教龄也到了30年——她可以享受退休工资100%,可以拿到教龄津贴,可以得到专门向农村教师发放的荣誉证,可以自动申请离职退养……然而,李芳老师似乎没有想过上述的一切,几十年如一日地“爱护学生,团结同事,服从领导,勤恳工作,无私奉献,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受到学生家长及同事一致好评”。我想,亲属之外,最难过的莫过于那家小学的领导与学生家长,李芳老师之于那家乡村小学的重要性,不下于朱婷之于中国女排,马龙之于中国男乒。有弟子们的泪水为证,有同事与家长的口碑为证,有亿万网友深情款款的留言为证。

据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光明网等媒体报道,李芳老师面对失控的摩托三轮车,说出了平生最后5个字:“孩子们,有车!”她一边大声呼叫学生避让,一边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学生,并奋力将学生推开,自己却被失控的车辆撞倒……

20多年来,笔者考查了诸多名人与普通人的最后一句话,发现从古至今,没有比一个人的“谢幕”再能说明他的三观与个性,也没有比作为临终遗言的“台词”更能够凝练地概括人们毕生的诉求。例如,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而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面对熊熊烈火从容地说:“我是为殉教而死的。我的灵魂将随着烟雾飞向天堂。”天堂是永恒的光明所在,他心灵与真理的大幕不会陨落。浑身是诗、一生如话剧的共产党人瞿秋白,于1934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中山公园就义。在前往刑场1公里多的路途中,他手挟香烟,顾盼自如,路遇一失明乞丐,回眸凝视,仍眉头紧锁,充满不忍之表情。到达刑场后,瞿秋白盘膝坐在草坪上,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很好!”饮弹洒血,年仅36岁。1946年7月11日晚11点,民主斗士李公仆先生被国民党特务用美制无声手枪击中直至昏迷。次日凌晨3点多,呼吸艰难的他对周围的人断断续续地说:“一多呢?呵,快……告……诉他,不要让……他……出……来,要他……保……重……”这交织了嘱托与憧憬的谢幕是用血写的,更是用血“演”的,它的特点在于无法模仿。

重要的是,笔者发现,人之将亡,其言也真。人生最后的那句话,扎扎实实是发自内心,“来不得半点虚伪”。李芳老师同样印证了这一点。可以说,她的“孩子们,有车”的遗言与舍身救护学生的举动,活活是面对死亡的条件反射,是本能与本色的外化。而这种本能是一贯把学生的安危放在第一位的“习惯成自然”,是人品的必然彰显。

这几天,笔者多次端详了深度报道配发的李芳老师的生前照片,只觉得她的目光里充溢着特有的坚毅与清澈。“相由心生”,这是许多年师德教育的结晶,是坚守为师底线、做人底线的“戒定慧”,更是对于“条件如何反射”的最好回答。

责任编辑: zc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