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繁星”系列之八十三

诗词中的商丘(二十五)

主讲人:刘万华,河南商城人,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晚报首席记者 贾若晨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8-02-09 00:29

子丐母溺

卖儿活命

弃子逃生

人食草木

盗贼夜火

黄河的脾气一直都不太好。数千年中,她仅在下游就改迁泛徙 1593 次,其中较大的改道26次,重要改道6次,达到了三年两决口的频率。具体到商丘,黄河700多年的奔流给这里带来成了太多的创伤。黄河多水患,但灾害是抽象的。明代商丘人杨东明用文字和图画给我们具象化了黄河水患的惨景。

解析:此文选自《杨东明学行与其〈饥民图说疏〉研究》第7章。作者杨东明(1548年—1624年),字启昧(《明史》作“起修”),号晋庵,别号惜阴居士,归德府虞城县马楼村(今利民镇)人,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明崇祯元年赠其刑部尚书。杨东明一生见著《明史》,其著述丰富,但多亡于明末丧乱,今可见《青琐荩言》《山居功课》等。

据清光绪二十一年版《虞城县志》记载,杨东明生而颖秀,沉毅,敦固。他天资聪颖,遇事沉着,待人真诚,尊爱长辈,6岁开始读书,18岁中秀才,30岁中举人,33 岁中进士。他在任谏官的20 多年内,能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不畏权贵,敢于在皇帝面前为平民百姓,也为江山社稷据理力辩。

杨东明曾里居26年。在故里,出地捐资在城(指虞城县老城)西郊与当地名儒创办“折柳亭”学馆。之后又与其弟杨东光捐资重修县儒学宫。明天启元年(1621年)又建“首善书院”。他为学校聘请名师,还亲自讲学,先后教授弟子数百人。他注重教学实践,反对空谈,主张“言必行,教育者应先行”。

元末明初,黄河在豫东一带数道并流,水灾连年。直到明嘉靖年间,黄河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才归为一道,也就是现在的黄河故道。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黄河决口于山东单县黄堌口,灾情殃及豫、鲁、苏、皖4省,尤以豫东归德府、开封府的灾情严重,土地淹没,房屋倒塌,盗贼猖獗,以致父子相食,饿殍遍野。

而万历皇帝此时怠于朝政,已处“醉梦之期”,对灾情不闻不问。大臣们都知道皇帝对救灾之事毫不在意,无人自讨没趣。水深火热中的河南、安徽、江苏灾民苦苦等待一年多,国家也没有任何救灾行动。耳闻目睹此情此景,身为刑科右给事中的杨东明于次年二月十一日上奏此疏,为民请命,侃侃陈词,反映灾情。

疏,本来是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原委的文字性东西,而杨东明为了使皇帝看到事实的真相,却以文图并茂的办法,将流民画在疏中,又加上文字说明,这就是他的《饥民图说》图解13幅。

13幅图名称及说明文字

1.水淹禾稼(“这水中人都是捞取麦禾的。去年五月间,正当二麦成熟,忽被大雨连日,将麦淹倒,又被黄河水发,将麦冲去。近河的百姓自来不望秋收,惟凭二麦糊口,今都被水冲漂,不得不舍命捞取,其中求麦未得”)

2.河冲房屋(“这水中漂的都是民间房屋。当麦禾被淹,百姓虽若无粮,犹幸安身有所,不期河水泛涨,尽将庐舍冲去,牛羊鸡犬荡然一空,民乃架木而居,乘筏而处,甚有累日不能一饭,昼夜冒乎霖雨者,欲不逃窜,何以安生”)

3.饥民逃荒(“这负行李涉水的,都是逃荒的饥民,他在那途间风雨中安身,泥水里度日,将男抱女,身饿力疲,指望他乡,或能存恤。不期流民甚众,到处难容,乞食而人不肯与,佣工而人不肯留。无奈匍匐还乡,大半死于道路”)

4.夫奔妻追(“有夫妻二人携子女避荒,势难保全,其夫忽然曰:‘吾不能顾你母子了,宜各逃性命。’遂迈步不顾而去。妻慌忙前追,其女力倦,挽母衣不肯放,妻不得已,乃推女仆地,抱幼子追赶,女无所归,被他人收养,妻之追夫,未知所终”)

5.子丐母溺(“有母子二人逃荒,母老不能行,子负母于肩,行数里,不能前进,其母私自言曰:为我老身,可惜连累了儿子。乃谎其子曰:‘饿煞我了,儿可先到前面讨碗饭来我吃。’子前去,母遂投河。其子讨得粗糠一碗来迎,母已为波中鬼矣!子仰天大哭一声,就要跳入河内,被一个行路人救住。那桥上人看见,也不觉满眼流泪”)

6.卖儿活命(“这是卖儿卖女的人家,生儿生女,惯养娇看,热气儿舍不得呵着,年荒无奈,母子不得两全,且将儿女来卖得几文钱,换得几升米,图救眼下性命。想那儿女离娘难割难舍,卖到人家酷刻得全没痛热,朝打暮骂,受冻忍饥,眼望亲娘不见,暗地偷哭几声,做娘的岂是狠心,自是顾他不得”)

7.弃子逃生(“这几个孩儿都是前面妇人生的,只为年荒饥饿,引抱着逃走趁食。行至中途,肚里没食,身上无力,带儿行则脚酸手困,抛儿去又摘胆剜心,勉强闸挣难前,只得将儿割舍,又恐小的醒了啼哭,只得哄他睡着。大的醒了跟赶,只得拴他在树。做娘的无奈,狠心抛儿去了,仰天痛哭,回头流泪。那孩儿醒了,寻娘不见,哭得口破舌干,没人收养,也有趴在坑中井中死了的,也有活活被狗衔去了的,路人见了个个伤心”)

8.人食草木(“这个是掘草根、剥树皮的百姓们。当太平时,少油没盐,便是米面饭食也吃不下,无奈遭此饥荒,初问还吃糠,后来糠也没了,又吃那喂猪的糟食,糟食也没了,又吃那沙土,土咽不下,将那榆柳树粗皮剥将来,搀合沙土,捣成一块,暂且充饥。又将那枯草根不分有毒无毒堪吃不堪,都刨将来,胡乱救命。总来此物,难以养生,渐渐肌瘦面黄,肚塌脚肿,不及十日半月,依旧丧了性命”)

9.全家缢死(“这几株树木,乃是先臣马文升之林。有一起逃荒饥民,一家大小男女七口,走到林中歇息,肚饿力倦,不能前进,商量着将十五岁女儿卖了,女手挽娘衣,哭不忍舍。又要将一儿一妇卖了,儿、妇跪倒地下,扯住父母,痛哭不去,举家痛心,抱头大哭一场,齐在树上缢死。丢下两岁孩儿扒天扑地,声声叫娘,无人答应”)

10.刮食人肉(“草根树皮又吃尽了,眼睁睁又熬不将去,只得将那饿死饥民憔瘦身子上割将皮肉来,放在粪火内,砂铫中烧煮,不拘生熟,且救眼下饥饿。人肉不是养生之物,吃了几日,眼红心热,依旧丧了性命。常言说:子散妻离,人瘦狗肥。孟子说:狗彘吃人食尚且不忍,而今狗吃人肉,为民父母如何痛心”)

11.饿殍满路(“这暴露的尸骸都是冻饿死的饥民,缘系流寓,无人收埋,都拉在城郭外万人坑中,鸟餐狗吞,肢骸散乱,甚可痛心。今春气透发,臭秽熏人,恐蒸为厉疫,死亡更多。这都是国家的赤子,赖他以为根本,耗伤若是,可无寒心”)

12.杀二岁女[“宝丰县有一男子抱一个二岁幼女,系逃荒人丢弃道旁的,沿街叫问谁肯收养,有一徐姓人承领回家,旁有一人说,某人抱去女孩儿不是收养,是要杀吃,男子心惊,随至其家,寻问本儿,已被肢解,四肢离异,鲜血淋漓。叫同保□□□(原文缺失)到官,当责三十,身如稿木,全无血迹,其不得食者不知几多日矣。现今问成抵罪”]

13.盗贼夜火(“这持枪放火的,都是饥民中强壮的人。他们忍不过饥寒,见得人家有些衣服钱粮,相约十数成群,乘夜打开门窗,烧毁房屋,杀害性命,劫取财帛,将那良百姓一家顷刻坏了。见今夜夜如此,处处皆然,诚恐众党相合,攒谋造反,那饥饿无聊的民,望风响应,大势一成,中原摇动,其为国家之患不浅。今欲弭盗安民,唯有蠲粮放赈,眼睁睁指望几时能得到手”)。

以上13幅流民图及文字如实反映了灾民的悲惨状况,图画随类赋形,解释通俗,语言朴实。杨东明以人本为核心,直言敢谏,不仅体现了其人风骨嶙峋、济人利物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商丘人“有忠义之风”“多敦信义,重廉耻,雅好经术,喜通宾客,有明之季,一时名公巨卿项背相望”(《商丘县志》卷一《风俗》)的性格。杨东明与宋纁、沈鲤、吕坤等均是其中的代表。

深居皇宫的万历帝看到杨东明的奏折,“恻然泪下”,并“传示两宫圣母,中宫皇后省览”,这些深宫的女人们纷纷潸然泪下。基本不回复朝政奏折的万历,拿起了朱笔,批复了杨东明的请求,拨银粮救灾,并从杨东明所请,派遣当时的名臣光禄寺丞钟化民亲临灾区,展开了数月的救灾活动。杨东明之有功于灾民者大矣。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历史上的繁星”系列之八十三
诗词中的商丘(二十五)
2018-02-09 00:29   主讲人:刘万华,河南商城人,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晚报首席记者 贾若晨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子丐母溺

卖儿活命

弃子逃生

人食草木

盗贼夜火

黄河的脾气一直都不太好。数千年中,她仅在下游就改迁泛徙 1593 次,其中较大的改道26次,重要改道6次,达到了三年两决口的频率。具体到商丘,黄河700多年的奔流给这里带来成了太多的创伤。黄河多水患,但灾害是抽象的。明代商丘人杨东明用文字和图画给我们具象化了黄河水患的惨景。

解析:此文选自《杨东明学行与其〈饥民图说疏〉研究》第7章。作者杨东明(1548年—1624年),字启昧(《明史》作“起修”),号晋庵,别号惜阴居士,归德府虞城县马楼村(今利民镇)人,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明崇祯元年赠其刑部尚书。杨东明一生见著《明史》,其著述丰富,但多亡于明末丧乱,今可见《青琐荩言》《山居功课》等。

据清光绪二十一年版《虞城县志》记载,杨东明生而颖秀,沉毅,敦固。他天资聪颖,遇事沉着,待人真诚,尊爱长辈,6岁开始读书,18岁中秀才,30岁中举人,33 岁中进士。他在任谏官的20 多年内,能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不畏权贵,敢于在皇帝面前为平民百姓,也为江山社稷据理力辩。

杨东明曾里居26年。在故里,出地捐资在城(指虞城县老城)西郊与当地名儒创办“折柳亭”学馆。之后又与其弟杨东光捐资重修县儒学宫。明天启元年(1621年)又建“首善书院”。他为学校聘请名师,还亲自讲学,先后教授弟子数百人。他注重教学实践,反对空谈,主张“言必行,教育者应先行”。

元末明初,黄河在豫东一带数道并流,水灾连年。直到明嘉靖年间,黄河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才归为一道,也就是现在的黄河故道。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黄河决口于山东单县黄堌口,灾情殃及豫、鲁、苏、皖4省,尤以豫东归德府、开封府的灾情严重,土地淹没,房屋倒塌,盗贼猖獗,以致父子相食,饿殍遍野。

而万历皇帝此时怠于朝政,已处“醉梦之期”,对灾情不闻不问。大臣们都知道皇帝对救灾之事毫不在意,无人自讨没趣。水深火热中的河南、安徽、江苏灾民苦苦等待一年多,国家也没有任何救灾行动。耳闻目睹此情此景,身为刑科右给事中的杨东明于次年二月十一日上奏此疏,为民请命,侃侃陈词,反映灾情。

疏,本来是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原委的文字性东西,而杨东明为了使皇帝看到事实的真相,却以文图并茂的办法,将流民画在疏中,又加上文字说明,这就是他的《饥民图说》图解13幅。

13幅图名称及说明文字

1.水淹禾稼(“这水中人都是捞取麦禾的。去年五月间,正当二麦成熟,忽被大雨连日,将麦淹倒,又被黄河水发,将麦冲去。近河的百姓自来不望秋收,惟凭二麦糊口,今都被水冲漂,不得不舍命捞取,其中求麦未得”)

2.河冲房屋(“这水中漂的都是民间房屋。当麦禾被淹,百姓虽若无粮,犹幸安身有所,不期河水泛涨,尽将庐舍冲去,牛羊鸡犬荡然一空,民乃架木而居,乘筏而处,甚有累日不能一饭,昼夜冒乎霖雨者,欲不逃窜,何以安生”)

3.饥民逃荒(“这负行李涉水的,都是逃荒的饥民,他在那途间风雨中安身,泥水里度日,将男抱女,身饿力疲,指望他乡,或能存恤。不期流民甚众,到处难容,乞食而人不肯与,佣工而人不肯留。无奈匍匐还乡,大半死于道路”)

4.夫奔妻追(“有夫妻二人携子女避荒,势难保全,其夫忽然曰:‘吾不能顾你母子了,宜各逃性命。’遂迈步不顾而去。妻慌忙前追,其女力倦,挽母衣不肯放,妻不得已,乃推女仆地,抱幼子追赶,女无所归,被他人收养,妻之追夫,未知所终”)

5.子丐母溺(“有母子二人逃荒,母老不能行,子负母于肩,行数里,不能前进,其母私自言曰:为我老身,可惜连累了儿子。乃谎其子曰:‘饿煞我了,儿可先到前面讨碗饭来我吃。’子前去,母遂投河。其子讨得粗糠一碗来迎,母已为波中鬼矣!子仰天大哭一声,就要跳入河内,被一个行路人救住。那桥上人看见,也不觉满眼流泪”)

6.卖儿活命(“这是卖儿卖女的人家,生儿生女,惯养娇看,热气儿舍不得呵着,年荒无奈,母子不得两全,且将儿女来卖得几文钱,换得几升米,图救眼下性命。想那儿女离娘难割难舍,卖到人家酷刻得全没痛热,朝打暮骂,受冻忍饥,眼望亲娘不见,暗地偷哭几声,做娘的岂是狠心,自是顾他不得”)

7.弃子逃生(“这几个孩儿都是前面妇人生的,只为年荒饥饿,引抱着逃走趁食。行至中途,肚里没食,身上无力,带儿行则脚酸手困,抛儿去又摘胆剜心,勉强闸挣难前,只得将儿割舍,又恐小的醒了啼哭,只得哄他睡着。大的醒了跟赶,只得拴他在树。做娘的无奈,狠心抛儿去了,仰天痛哭,回头流泪。那孩儿醒了,寻娘不见,哭得口破舌干,没人收养,也有趴在坑中井中死了的,也有活活被狗衔去了的,路人见了个个伤心”)

8.人食草木(“这个是掘草根、剥树皮的百姓们。当太平时,少油没盐,便是米面饭食也吃不下,无奈遭此饥荒,初问还吃糠,后来糠也没了,又吃那喂猪的糟食,糟食也没了,又吃那沙土,土咽不下,将那榆柳树粗皮剥将来,搀合沙土,捣成一块,暂且充饥。又将那枯草根不分有毒无毒堪吃不堪,都刨将来,胡乱救命。总来此物,难以养生,渐渐肌瘦面黄,肚塌脚肿,不及十日半月,依旧丧了性命”)

9.全家缢死(“这几株树木,乃是先臣马文升之林。有一起逃荒饥民,一家大小男女七口,走到林中歇息,肚饿力倦,不能前进,商量着将十五岁女儿卖了,女手挽娘衣,哭不忍舍。又要将一儿一妇卖了,儿、妇跪倒地下,扯住父母,痛哭不去,举家痛心,抱头大哭一场,齐在树上缢死。丢下两岁孩儿扒天扑地,声声叫娘,无人答应”)

10.刮食人肉(“草根树皮又吃尽了,眼睁睁又熬不将去,只得将那饿死饥民憔瘦身子上割将皮肉来,放在粪火内,砂铫中烧煮,不拘生熟,且救眼下饥饿。人肉不是养生之物,吃了几日,眼红心热,依旧丧了性命。常言说:子散妻离,人瘦狗肥。孟子说:狗彘吃人食尚且不忍,而今狗吃人肉,为民父母如何痛心”)

11.饿殍满路(“这暴露的尸骸都是冻饿死的饥民,缘系流寓,无人收埋,都拉在城郭外万人坑中,鸟餐狗吞,肢骸散乱,甚可痛心。今春气透发,臭秽熏人,恐蒸为厉疫,死亡更多。这都是国家的赤子,赖他以为根本,耗伤若是,可无寒心”)

12.杀二岁女[“宝丰县有一男子抱一个二岁幼女,系逃荒人丢弃道旁的,沿街叫问谁肯收养,有一徐姓人承领回家,旁有一人说,某人抱去女孩儿不是收养,是要杀吃,男子心惊,随至其家,寻问本儿,已被肢解,四肢离异,鲜血淋漓。叫同保□□□(原文缺失)到官,当责三十,身如稿木,全无血迹,其不得食者不知几多日矣。现今问成抵罪”]

13.盗贼夜火(“这持枪放火的,都是饥民中强壮的人。他们忍不过饥寒,见得人家有些衣服钱粮,相约十数成群,乘夜打开门窗,烧毁房屋,杀害性命,劫取财帛,将那良百姓一家顷刻坏了。见今夜夜如此,处处皆然,诚恐众党相合,攒谋造反,那饥饿无聊的民,望风响应,大势一成,中原摇动,其为国家之患不浅。今欲弭盗安民,唯有蠲粮放赈,眼睁睁指望几时能得到手”)。

以上13幅流民图及文字如实反映了灾民的悲惨状况,图画随类赋形,解释通俗,语言朴实。杨东明以人本为核心,直言敢谏,不仅体现了其人风骨嶙峋、济人利物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商丘人“有忠义之风”“多敦信义,重廉耻,雅好经术,喜通宾客,有明之季,一时名公巨卿项背相望”(《商丘县志》卷一《风俗》)的性格。杨东明与宋纁、沈鲤、吕坤等均是其中的代表。

深居皇宫的万历帝看到杨东明的奏折,“恻然泪下”,并“传示两宫圣母,中宫皇后省览”,这些深宫的女人们纷纷潸然泪下。基本不回复朝政奏折的万历,拿起了朱笔,批复了杨东明的请求,拨银粮救灾,并从杨东明所请,派遣当时的名臣光禄寺丞钟化民亲临灾区,展开了数月的救灾活动。杨东明之有功于灾民者大矣。

责任编辑: 田戈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