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的南京往事

范爱萍 中国睢阳网 2016-11-01 09:06

汤显祖自幼勤奋好学而且又极聪明,5岁读书时即能属对,读书过目不忘,记忆力惊人。12岁就能写诗,“童子诸生中,俊气万人一”,14岁便入了县学,21岁中了举人,被人称为“海内一流才子”,按他的学识和名望,许多人都认为他中进士、当状元都不成问题。但是,跟随整个明代社会一起堕落的科举制度已经腐败,考试成了上层统治集团确定贵族子弟世袭地位的骗局。万历五年(1577),汤显祖与他在宣城结识的举子沈懋学一同到北京参加会试。当时,权相张居正想要他的第二个儿子张嗣修当榜眼,便想找两位海内有名望的名士作为陪衬,借以掩人耳目,以便显示出他儿子果真有真才实学。张居正看中了汤显祖和沈懋学的名声,特地叫人去罗致他们。声言只要肯同宰相合作,就许他们中在头几名。以宰相之威势,加以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诱惑,沈某出卖了自己。汤显祖却洁身自好,表示“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严词拒绝了招揽,结果是沈懋学中了第一名状元,张嗣修得中第二名榜眼,汤显祖则落第而归。三年后的万历八年,又是会试的年头,汤显祖再次赴京会试。这一次,张居正又想把长子敬修、三子懋修推上龙虎榜,于是又来拉汤显祖作陪衬,当面许愿保其中头名状元。不料汤显祖仍当即拒绝,结果是张家两位公子金榜题名,而桀骜不驯的汤显祖再次名落孙山。但他却以高尚的人格和洁白的操守,得到海内人士的称赞。直到张居正死后一年,也就是万历十一年,34岁的汤显祖才中了进士。张居正死后,张四维继任首辅,申时行任次辅。这二人为自己争权夺利寻找帮手,则以翰林的地位拉汤显祖入幕,但汤显祖同样拒绝了,这样,他便失去了任京官的机会,于万历十二年被委派到南京做了管理祭祀礼乐的太常博士这一闲职。后于万历十六年改官南京詹事府主簿,万历十八年迁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

南京岁月

万历十二年秋,汤显祖携家眷离开北京,赴南京上任。这已是他第四次来到南京。可以说南京是他第二故乡,他与南京有着解不开的情结。早在万历四年(1576)、五年、八年,他就曾三次游学南京国子监。这里有他的许多良师益友,当年志趣相投的同窗好友帅机便在这里任礼部精膳司郎中,旧友重逢,两人都十分开心,常聚首畅谈。帅机和汤显祖是同乡,15岁中举人,与汤显祖被人称为“帅博汤聪两神童”。在南京的短暂期间,汤显祖重游了国子监,母校依然如故,而当年的师友却风流云散。汤显祖颇有些物是人非之感。

自永乐以来,南京是明王朝的留都,虽各部衙门俱全,实际毫无权力,形同虚设,太常博士成为其中的闲职。初到任的半年时间里,汤显祖常与天妃宫的玉女、神乐观的道士谈佛论经,打发时光。工余暇日,便骑着驴子游山玩水:燕子矶头俯瞰江水,秦淮河畔观灯醉酒,莫愁湖上高歌长啸……南京城内外的山水胜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然而,当时的南京也是人文荟萃之地,诗文家不论,即戏曲家,前后就有徐霖、陈大声、何良俊、金在衡、臧懋循诸名家。汤显祖在南京为官七年,更多的时间则是经常以诗文、词曲与当时南京著名的戏曲活动家梅鼎祚、张青野、林清章、臧懋循等切磋唱和,而且还结交了一些秦淮伶优、歌妓。此外则是刻苦研究学问,常虽至夜半,书声琅琅不绝于口,并致力其戏曲处女作《紫箫记》的创作。后写至三十四出时,帅机认为这是一部不适合于舞台演出的“案头之书”,故而辍笔。这部未完成的作品,艺术上虽不够成熟,但在汤显祖的戏曲创作道路上却具有一定的意义,为他不久后将此改成《紫钗记》奠定了基础。终于在万历十五年,汤显祖在屠龙、臧懋循、姜鸿绪等曲友的鼓励下,在《紫箫记》的基础上,“更为删润”地完成了名篇《紫钗记》。《紫钗记》是根据唐人小说《霍小玉传》而作,剧中描写霍小玉钟情才子李益,经过许多波折、磨难,终于欢喜团圆,夫妇和谐。剧作也揭露了卢太尉的蛮横无理,并歌颂了黄衣客见义勇为的精神。作者从他反对理学的立场出发,在作品中加强了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描写。相比其母本《紫箫记》,《紫钗记》明显地前进了一大步,在思想意义、刻画人物、写景抒情等方面都表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显示了汤显祖的戏曲创作才华。这是作者代表作“临川四梦”中的第一部作品,开拓了他戏曲作品中以梦为剧情中心的新天地。

留都也不太平,此时南京正进行文学思想的激烈斗争。官拜南京刑部侍郎、尚书,地位显赫的王世贞及李攀龙等,步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倡导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复古风气,有加无减。汤显祖重创新而反对复古,他的文学思想和旨趣与“文坛盟主”王世贞辈大相径庭。因此,他虽与王世贞同在南都,且又为王世贞之弟世懋的直接下属,却不愿与王氏兄弟相往还,而且有好几次他约了友人徐渭等,把李攀龙、王世贞的诗文拿来解剖,划出他们诗文中模拟汉史唐诗的字名,一一评论。王世贞知道后,也无可奈何,哑然失笑而已。这表明汤显祖不仅不以权势是从,而且当复古文学思潮笼罩海内时,他有主见、有特识,决不随波逐流。

万历十九年(1591)三月,彗星出现于西北天际,将近十天后才消失。人们将此看成是上天的警告,皇帝下诏要求群臣修德反省,令官员们积极建言献策。汤显祖十分振奋,认为圣上广开言路,便上了一篇《论辅臣科臣疏》,严词弹劾首辅申时行和科臣杨文举、胡汝宁,揭露他们贪赃枉法、刻掠饥民的罪行,疏文还对万历登基二十年来的一些弊政都作了抨击。谁知疏文一出,神宗大怒,一道圣旨就把汤显祖放逐到雷州半岛徐文县为典史。一年后遇赦,内迁浙江遂昌知县。

《牡丹亭》在南京

在遂昌任上六年,汤显祖办了许多好事,创建了“相圃书院”,建造学舍三十间。遂昌之有书院,就是从他开始的。他还常微服私访,考察风俗民情,倾听百姓心声。有时下乡劝农。但他仍然嫉恶如仇,对官僚豪强,决不姑息。结果在万历二十六年,终因得罪乡宦和不满朝廷派遣税监扰民,汤显祖毅然辞官告归。遂昌居民依依不舍,汤显祖也在诗中写道:“富贵年华逝不还,吏民何用泣乡关?”表达了一种惜别和劝慰之情。十年之后,遂昌居民特为汤显祖修建了一座生祠,以纪念他的善政。汤显祖辞官回到临川故居后,开始专心从事戏剧创作。也就在这一年秋天,汤显祖倾其心血完成了其长达五十出、名震艺坛的代表作《牡丹亭》(即《还魂梦》)。汤显祖的戏剧作品善于写梦,以此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与《牡丹亭》同时为他代表剧作的《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无一不是写梦的,因而被人称为“临川四梦”,也称“玉茗堂四梦”(玉茗堂为汤显祖书斋名),最为世人称道。但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的确,《牡丹亭》是汤显祖的思想与艺术同时趋于成熟的代表作品,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杰作。问世以后,一直得到很高的评价。此剧写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偕侍女春香游园遣闷,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爱,醒后感伤致死。三年后,柳至南安养病,见丽娘自画像,深为爱慕,丽娘感而复生,有情人终成眷属。在该剧中,汤显祖明确地提出反对封建礼教,反对虚伪理学。所以剧作具有反封建斗争的进步的思想倾向。《牡丹亭》剧本一出版,家家传诵,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以致一时使得脍炙人口的《西厢记》也为之减色。尤其是女性,许多人对此如痴如醉,尤为感事伤情,甚至有的因动情悲伤过度而亡;有的因参加演出,触景伤情,含泪身死。更多的女性则是从杜丽娘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命运,找出了摆脱这种命运的出路。因此,她们把《牡丹亭》当做自己的戏曲。流传至今的《牡丹亭》,有一种“吴山三妇”合评本,就是由三位妇女评点的。由此可见其思想艺术感染力之深。继《牡丹亭》之后,汤显祖分别又于万历二十八年、二十九年完成了“临川四梦”最后两部作品——《南柯记》、《邯郸记》。这两部剧作揭露了明代政治的腐败特别是科举制度的丑恶,以及官僚尔虞我诈,揭示了官场如梦的思想。他在完成这两部剧作以后,便停止了他的戏剧创作活动。

汤显祖的《牡丹亭》在南京更是引发了惊人的轰动。该剧在南京上演后,顿时反应强烈,不仅越演越盛,而且居然连演十年不衰。这在中国戏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牡丹亭》长演不衰的过程中,南京涌现了许多优秀演员,有早期演柳梦梅的吴亦史、后期演杜丽娘的江阿衡、演柳梦梅的冒阿荃,以及蒋六、杨美之、刘雅等等。汤显祖的挚友、明代著名戏剧评论家、诗人潘之恒为此写下了大量戏曲评论文章,其中对这些演员声情并茂的高超演技尤为赞叹不已,并为他们写小传,为他们的优秀演出题咏,与许多演员引为知音。汤显祖遭贬后,虽然未再到南京,但他的戏剧作品在南京书坊屡经刊刻出版。当时南京著名刻书坊“富春堂”、“继志斋”选刻了汤显祖的《紫箫记》和《紫钗记》,“广庆堂”选刻了《南柯记》。臧懋循则刊刻了汤显祖的“玉茗堂四梦”。

在此后的400多年间,《牡丹亭》在南京戏曲舞台上间有演出,颇受欢迎。昆剧、京剧以及黄梅戏常演不衰的《游园惊梦》、《春香闹学》等剧目即源流于此。至今,《牡丹亭》仍为江苏省昆剧院保留剧目之一。

山西太原市读者供稿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睢阳区
汤显祖的南京往事
2016-11-01 09:06   范爱萍   中国睢阳网   我要评论 

汤显祖自幼勤奋好学而且又极聪明,5岁读书时即能属对,读书过目不忘,记忆力惊人。12岁就能写诗,“童子诸生中,俊气万人一”,14岁便入了县学,21岁中了举人,被人称为“海内一流才子”,按他的学识和名望,许多人都认为他中进士、当状元都不成问题。但是,跟随整个明代社会一起堕落的科举制度已经腐败,考试成了上层统治集团确定贵族子弟世袭地位的骗局。万历五年(1577),汤显祖与他在宣城结识的举子沈懋学一同到北京参加会试。当时,权相张居正想要他的第二个儿子张嗣修当榜眼,便想找两位海内有名望的名士作为陪衬,借以掩人耳目,以便显示出他儿子果真有真才实学。张居正看中了汤显祖和沈懋学的名声,特地叫人去罗致他们。声言只要肯同宰相合作,就许他们中在头几名。以宰相之威势,加以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诱惑,沈某出卖了自己。汤显祖却洁身自好,表示“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严词拒绝了招揽,结果是沈懋学中了第一名状元,张嗣修得中第二名榜眼,汤显祖则落第而归。三年后的万历八年,又是会试的年头,汤显祖再次赴京会试。这一次,张居正又想把长子敬修、三子懋修推上龙虎榜,于是又来拉汤显祖作陪衬,当面许愿保其中头名状元。不料汤显祖仍当即拒绝,结果是张家两位公子金榜题名,而桀骜不驯的汤显祖再次名落孙山。但他却以高尚的人格和洁白的操守,得到海内人士的称赞。直到张居正死后一年,也就是万历十一年,34岁的汤显祖才中了进士。张居正死后,张四维继任首辅,申时行任次辅。这二人为自己争权夺利寻找帮手,则以翰林的地位拉汤显祖入幕,但汤显祖同样拒绝了,这样,他便失去了任京官的机会,于万历十二年被委派到南京做了管理祭祀礼乐的太常博士这一闲职。后于万历十六年改官南京詹事府主簿,万历十八年迁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

南京岁月

万历十二年秋,汤显祖携家眷离开北京,赴南京上任。这已是他第四次来到南京。可以说南京是他第二故乡,他与南京有着解不开的情结。早在万历四年(1576)、五年、八年,他就曾三次游学南京国子监。这里有他的许多良师益友,当年志趣相投的同窗好友帅机便在这里任礼部精膳司郎中,旧友重逢,两人都十分开心,常聚首畅谈。帅机和汤显祖是同乡,15岁中举人,与汤显祖被人称为“帅博汤聪两神童”。在南京的短暂期间,汤显祖重游了国子监,母校依然如故,而当年的师友却风流云散。汤显祖颇有些物是人非之感。

自永乐以来,南京是明王朝的留都,虽各部衙门俱全,实际毫无权力,形同虚设,太常博士成为其中的闲职。初到任的半年时间里,汤显祖常与天妃宫的玉女、神乐观的道士谈佛论经,打发时光。工余暇日,便骑着驴子游山玩水:燕子矶头俯瞰江水,秦淮河畔观灯醉酒,莫愁湖上高歌长啸……南京城内外的山水胜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然而,当时的南京也是人文荟萃之地,诗文家不论,即戏曲家,前后就有徐霖、陈大声、何良俊、金在衡、臧懋循诸名家。汤显祖在南京为官七年,更多的时间则是经常以诗文、词曲与当时南京著名的戏曲活动家梅鼎祚、张青野、林清章、臧懋循等切磋唱和,而且还结交了一些秦淮伶优、歌妓。此外则是刻苦研究学问,常虽至夜半,书声琅琅不绝于口,并致力其戏曲处女作《紫箫记》的创作。后写至三十四出时,帅机认为这是一部不适合于舞台演出的“案头之书”,故而辍笔。这部未完成的作品,艺术上虽不够成熟,但在汤显祖的戏曲创作道路上却具有一定的意义,为他不久后将此改成《紫钗记》奠定了基础。终于在万历十五年,汤显祖在屠龙、臧懋循、姜鸿绪等曲友的鼓励下,在《紫箫记》的基础上,“更为删润”地完成了名篇《紫钗记》。《紫钗记》是根据唐人小说《霍小玉传》而作,剧中描写霍小玉钟情才子李益,经过许多波折、磨难,终于欢喜团圆,夫妇和谐。剧作也揭露了卢太尉的蛮横无理,并歌颂了黄衣客见义勇为的精神。作者从他反对理学的立场出发,在作品中加强了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描写。相比其母本《紫箫记》,《紫钗记》明显地前进了一大步,在思想意义、刻画人物、写景抒情等方面都表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显示了汤显祖的戏曲创作才华。这是作者代表作“临川四梦”中的第一部作品,开拓了他戏曲作品中以梦为剧情中心的新天地。

留都也不太平,此时南京正进行文学思想的激烈斗争。官拜南京刑部侍郎、尚书,地位显赫的王世贞及李攀龙等,步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倡导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复古风气,有加无减。汤显祖重创新而反对复古,他的文学思想和旨趣与“文坛盟主”王世贞辈大相径庭。因此,他虽与王世贞同在南都,且又为王世贞之弟世懋的直接下属,却不愿与王氏兄弟相往还,而且有好几次他约了友人徐渭等,把李攀龙、王世贞的诗文拿来解剖,划出他们诗文中模拟汉史唐诗的字名,一一评论。王世贞知道后,也无可奈何,哑然失笑而已。这表明汤显祖不仅不以权势是从,而且当复古文学思潮笼罩海内时,他有主见、有特识,决不随波逐流。

万历十九年(1591)三月,彗星出现于西北天际,将近十天后才消失。人们将此看成是上天的警告,皇帝下诏要求群臣修德反省,令官员们积极建言献策。汤显祖十分振奋,认为圣上广开言路,便上了一篇《论辅臣科臣疏》,严词弹劾首辅申时行和科臣杨文举、胡汝宁,揭露他们贪赃枉法、刻掠饥民的罪行,疏文还对万历登基二十年来的一些弊政都作了抨击。谁知疏文一出,神宗大怒,一道圣旨就把汤显祖放逐到雷州半岛徐文县为典史。一年后遇赦,内迁浙江遂昌知县。

《牡丹亭》在南京

在遂昌任上六年,汤显祖办了许多好事,创建了“相圃书院”,建造学舍三十间。遂昌之有书院,就是从他开始的。他还常微服私访,考察风俗民情,倾听百姓心声。有时下乡劝农。但他仍然嫉恶如仇,对官僚豪强,决不姑息。结果在万历二十六年,终因得罪乡宦和不满朝廷派遣税监扰民,汤显祖毅然辞官告归。遂昌居民依依不舍,汤显祖也在诗中写道:“富贵年华逝不还,吏民何用泣乡关?”表达了一种惜别和劝慰之情。十年之后,遂昌居民特为汤显祖修建了一座生祠,以纪念他的善政。汤显祖辞官回到临川故居后,开始专心从事戏剧创作。也就在这一年秋天,汤显祖倾其心血完成了其长达五十出、名震艺坛的代表作《牡丹亭》(即《还魂梦》)。汤显祖的戏剧作品善于写梦,以此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与《牡丹亭》同时为他代表剧作的《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无一不是写梦的,因而被人称为“临川四梦”,也称“玉茗堂四梦”(玉茗堂为汤显祖书斋名),最为世人称道。但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的确,《牡丹亭》是汤显祖的思想与艺术同时趋于成熟的代表作品,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杰作。问世以后,一直得到很高的评价。此剧写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偕侍女春香游园遣闷,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爱,醒后感伤致死。三年后,柳至南安养病,见丽娘自画像,深为爱慕,丽娘感而复生,有情人终成眷属。在该剧中,汤显祖明确地提出反对封建礼教,反对虚伪理学。所以剧作具有反封建斗争的进步的思想倾向。《牡丹亭》剧本一出版,家家传诵,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以致一时使得脍炙人口的《西厢记》也为之减色。尤其是女性,许多人对此如痴如醉,尤为感事伤情,甚至有的因动情悲伤过度而亡;有的因参加演出,触景伤情,含泪身死。更多的女性则是从杜丽娘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命运,找出了摆脱这种命运的出路。因此,她们把《牡丹亭》当做自己的戏曲。流传至今的《牡丹亭》,有一种“吴山三妇”合评本,就是由三位妇女评点的。由此可见其思想艺术感染力之深。继《牡丹亭》之后,汤显祖分别又于万历二十八年、二十九年完成了“临川四梦”最后两部作品——《南柯记》、《邯郸记》。这两部剧作揭露了明代政治的腐败特别是科举制度的丑恶,以及官僚尔虞我诈,揭示了官场如梦的思想。他在完成这两部剧作以后,便停止了他的戏剧创作活动。

汤显祖的《牡丹亭》在南京更是引发了惊人的轰动。该剧在南京上演后,顿时反应强烈,不仅越演越盛,而且居然连演十年不衰。这在中国戏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牡丹亭》长演不衰的过程中,南京涌现了许多优秀演员,有早期演柳梦梅的吴亦史、后期演杜丽娘的江阿衡、演柳梦梅的冒阿荃,以及蒋六、杨美之、刘雅等等。汤显祖的挚友、明代著名戏剧评论家、诗人潘之恒为此写下了大量戏曲评论文章,其中对这些演员声情并茂的高超演技尤为赞叹不已,并为他们写小传,为他们的优秀演出题咏,与许多演员引为知音。汤显祖遭贬后,虽然未再到南京,但他的戏剧作品在南京书坊屡经刊刻出版。当时南京著名刻书坊“富春堂”、“继志斋”选刻了汤显祖的《紫箫记》和《紫钗记》,“广庆堂”选刻了《南柯记》。臧懋循则刊刻了汤显祖的“玉茗堂四梦”。

在此后的400多年间,《牡丹亭》在南京戏曲舞台上间有演出,颇受欢迎。昆剧、京剧以及黄梅戏常演不衰的《游园惊梦》、《春香闹学》等剧目即源流于此。至今,《牡丹亭》仍为江苏省昆剧院保留剧目之一。

山西太原市读者供稿

责任编辑: 曹娟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