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热粥 盛满大爱

——大爱乾坤爱心免费粥铺背后的故事

文/本报记者 李 岩 图/本报记者 邢 栋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6-09-22 09:05

每天早上6点到7点之间,大爱乾坤爱心免费粥铺为环卫工人、困难群众、老人等群体免费奉上爱心早餐。

凌晨4点左右,志愿者就开始制作早餐。

志愿者在为环卫工人发放早餐。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然而,在睢阳区新华社区振华小区内,却有一家特殊的店铺——大爱乾坤爱心免费粥铺。说它特殊,是因为它不是饭店,却在每天早上6点到7点之间为周边的环卫工人、困难群众、老人等群体免费奉上爱心早餐;它没有老板也没有员工,每位头戴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都是店里的义工,义务帮忙不取报酬。据了解,这是商丘第一家民间发起的爱心粥棚,从今年8月1日开业到目前累计送出爱心早餐9000多份。

一碗热粥,盛满大爱,温暖着周边的孤困人群,浸润着更多志愿者的心田。9月中旬,记者多次走访了大爱乾坤爱心免费粥铺,也认识了这间爱心粥铺的发起人王振。

爱,融进粥里

说起开办爱心粥棚的初衷,在大学时代就热心公益事业的王振说:“环卫工人工作特别辛苦,这些大爷大娘每天一大早就出门工作,有时候连顿热饭都吃不上,看到网络上流传的他们饿了吃白馍就凉水、困了就躺在路边休息的照片,我心里特别难过,总想通过什么方式帮他们一下。”

今年5月,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振了解到周边一些地市的志愿者联合发起爱心粥棚,用奉粥的方式献爱心,他也萌生了这样的想法。王振从事中药材批发生意,平时不忙,租用的房子有不少可以利用的空间,他把想法和妻子、父母说后,家人也非常支持他的决定。

“我儿子从小就特别有爱心,有时候遇到要饭的人,他就央求我给别人一些钱。那时我们家境也很艰苦,看到我有难处,儿子就说,妈妈,我不买本子了,我用反面写,你把给我买本子的钱帮他吧!”说起王振小时候的事,母亲王素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和他爸爸看孩子每天早出晚归非常辛苦,也很心疼,但他能有这份心奉献社会,是难得可贵的,我和他爸爸都支持他!”

为了能按时供应早餐,每天凌晨4点左右,不少人尚在睡梦中,王振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点火、兑水、淘米、熬粥、切菜……精心准备着爱心早餐。每天都有数十位志愿者从各处赶来,和王振一起忙前忙后,摆放桌凳、打汤、盛菜,不亦乐乎。

“我自愿加入志愿组织,热爱中华,遵纪守法;热爱慈善,无私奉献;成就他人,不求回报……”每天早上做好饭后,志愿者都要重温志愿者宣誓词,凝聚合力,不忘使命。他们当中有年过半百的家庭主妇,也有经商的老板、经理,还有刚踏入社会的有志青年,他们用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为爱心粥志愿者团队注入了生机活力。

情,溢满粥棚

“我们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我们的爱也许不是最伟大的,却是温暖的。”这是王振和他的志愿者朋友发出的共同心声。

9月17日早上6点,王振和志愿者们已经做好了美味的早餐,红薯稀饭、炒豆角,还有又大又白的馒头。身着黄色服装的环卫工人,完成了清早的工作就从市区各条街道齐聚爱心粥铺。简单洗洗手和脸,与志愿者一起搬桌摆凳、拿馍端汤。“来,接菜,不够了里面还有,馍多拿几个。”志愿者短短的几句话温暖了在场所有的就餐人。热腾腾的饭菜、香喷喷的米粥端上了桌,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提起爱心粥铺,从开业就一直在此就餐的60岁环卫女工丁四琴满是感激:“我每天早晨4点多起来,干的活多,饭量大,这里管吃饱,不管刮风下雨,每天准时开饭。”

上百名环卫工作围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吃饭,满意的笑容映在脸上。看到志愿者端水、端饭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他们说感受到了温暖与真情。

环卫工人杨广智说:“刚开始我还有点怀疑,上哪儿找免费的早餐呢?但来了以后我信了,还真有免费的早餐。这一个月,我几乎天天来爱心粥铺吃早餐,饭菜可口,志愿者待我们如亲人,特别温暖。”

“一星期不吃重样饭,新鲜美味又可口。”66岁的孙长发老人感叹道,“真是一群有爱心的好人!”

爱心是可以相互传递的,在志愿者的爱心感染下,就餐人员的行为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文明素质也在逐渐提升:抢着吃饭的人变成排队打饭、有序落座,吃完就走的人开始主动收拾碗筷……志愿者陈襄理说:“粥棚门口有个捐款箱,不太显眼,现在日子长了,有些老人家吃完饭,会主动往箱里投上几块钱;还有一些志愿者在周末的时候带着孩子来,小朋友除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也会悄悄把自己的零花钱投到捐款箱里。”

善,感染众人

每天早上6点到7点,四面八方的环卫工人骑着清扫车汇集而来,时间长了,小区附近的居民也知道了这间爱心粥棚,路过的市民都对“爱心粥”竖起大拇指。商丘市作协秘书长杜素焕女士多次路过看到这样的感人场景后,拍摄温情照片发到朋友圈,为正能量点赞。

晨练归来的大爷大妈们也连声称赞这样的爱心行动,家住附近的杨在新大爷说:“一碗爱心粥分享的是温暖,推动的是和谐。”

毕梓君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从朋友圈看到爱心粥棚的故事后,连续一周每天早上5点至8点来帮忙。“商丘有这种志愿服务的微平台,我感觉特别好。每天看到这些老人,都好像看到自己年迈的父母。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生来都是平等的,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奉献爱心,特别幸福,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在王振身边,像毕梓君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46岁的个体经营户孙建峰每天清早、下午两次来帮忙,早上帮忙盛饭,下午帮助切菜。他说他被王振的执着所感动,每天当义工的时间,是一天中最轻松、最开心的时间。35岁的家庭主妇王翠玲,每天送孩子上学后就来帮忙。在妈妈的影响下,11岁的儿子国舒阳每个周日早上也主动来爱心粥棚帮忙,摆放桌椅,给环卫工人发馒头。

爱心粥铺运行过程中,发起者和志愿者付出的不仅是精力,还要付出大量的金钱。一个月下来,王振粗略统计,粥铺正常运行每月最少需要3000到4000元,而社会的各种捐助还不足一半,这些都需要王振自己垫付资金。眼下又有一件让王振发愁的事情,天气逐渐凉,在院子里吃饭也不是常事,这几日王振开始到周边寻找合适的房子,希望能给就餐者提供一个更温暖、更舒适的环境。

王振说:“我所做的事就是搭建一个公益微平台,传递一份爱,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传递社会正能量。”爱心就像黑夜里的一盏灯,灯多了,黑暗就会少一些。王振说他愿意做这样的一盏灯,用自己的微光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开启爱心之灯。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睢阳区
一碗热粥 盛满大爱
——大爱乾坤爱心免费粥铺背后的故事
2016-09-22 09:05   文/本报记者 李 岩 图/本报记者 邢 栋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每天早上6点到7点之间,大爱乾坤爱心免费粥铺为环卫工人、困难群众、老人等群体免费奉上爱心早餐。

凌晨4点左右,志愿者就开始制作早餐。

志愿者在为环卫工人发放早餐。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然而,在睢阳区新华社区振华小区内,却有一家特殊的店铺——大爱乾坤爱心免费粥铺。说它特殊,是因为它不是饭店,却在每天早上6点到7点之间为周边的环卫工人、困难群众、老人等群体免费奉上爱心早餐;它没有老板也没有员工,每位头戴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都是店里的义工,义务帮忙不取报酬。据了解,这是商丘第一家民间发起的爱心粥棚,从今年8月1日开业到目前累计送出爱心早餐9000多份。

一碗热粥,盛满大爱,温暖着周边的孤困人群,浸润着更多志愿者的心田。9月中旬,记者多次走访了大爱乾坤爱心免费粥铺,也认识了这间爱心粥铺的发起人王振。

爱,融进粥里

说起开办爱心粥棚的初衷,在大学时代就热心公益事业的王振说:“环卫工人工作特别辛苦,这些大爷大娘每天一大早就出门工作,有时候连顿热饭都吃不上,看到网络上流传的他们饿了吃白馍就凉水、困了就躺在路边休息的照片,我心里特别难过,总想通过什么方式帮他们一下。”

今年5月,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振了解到周边一些地市的志愿者联合发起爱心粥棚,用奉粥的方式献爱心,他也萌生了这样的想法。王振从事中药材批发生意,平时不忙,租用的房子有不少可以利用的空间,他把想法和妻子、父母说后,家人也非常支持他的决定。

“我儿子从小就特别有爱心,有时候遇到要饭的人,他就央求我给别人一些钱。那时我们家境也很艰苦,看到我有难处,儿子就说,妈妈,我不买本子了,我用反面写,你把给我买本子的钱帮他吧!”说起王振小时候的事,母亲王素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和他爸爸看孩子每天早出晚归非常辛苦,也很心疼,但他能有这份心奉献社会,是难得可贵的,我和他爸爸都支持他!”

为了能按时供应早餐,每天凌晨4点左右,不少人尚在睡梦中,王振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点火、兑水、淘米、熬粥、切菜……精心准备着爱心早餐。每天都有数十位志愿者从各处赶来,和王振一起忙前忙后,摆放桌凳、打汤、盛菜,不亦乐乎。

“我自愿加入志愿组织,热爱中华,遵纪守法;热爱慈善,无私奉献;成就他人,不求回报……”每天早上做好饭后,志愿者都要重温志愿者宣誓词,凝聚合力,不忘使命。他们当中有年过半百的家庭主妇,也有经商的老板、经理,还有刚踏入社会的有志青年,他们用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为爱心粥志愿者团队注入了生机活力。

情,溢满粥棚

“我们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我们的爱也许不是最伟大的,却是温暖的。”这是王振和他的志愿者朋友发出的共同心声。

9月17日早上6点,王振和志愿者们已经做好了美味的早餐,红薯稀饭、炒豆角,还有又大又白的馒头。身着黄色服装的环卫工人,完成了清早的工作就从市区各条街道齐聚爱心粥铺。简单洗洗手和脸,与志愿者一起搬桌摆凳、拿馍端汤。“来,接菜,不够了里面还有,馍多拿几个。”志愿者短短的几句话温暖了在场所有的就餐人。热腾腾的饭菜、香喷喷的米粥端上了桌,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提起爱心粥铺,从开业就一直在此就餐的60岁环卫女工丁四琴满是感激:“我每天早晨4点多起来,干的活多,饭量大,这里管吃饱,不管刮风下雨,每天准时开饭。”

上百名环卫工作围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吃饭,满意的笑容映在脸上。看到志愿者端水、端饭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他们说感受到了温暖与真情。

环卫工人杨广智说:“刚开始我还有点怀疑,上哪儿找免费的早餐呢?但来了以后我信了,还真有免费的早餐。这一个月,我几乎天天来爱心粥铺吃早餐,饭菜可口,志愿者待我们如亲人,特别温暖。”

“一星期不吃重样饭,新鲜美味又可口。”66岁的孙长发老人感叹道,“真是一群有爱心的好人!”

爱心是可以相互传递的,在志愿者的爱心感染下,就餐人员的行为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文明素质也在逐渐提升:抢着吃饭的人变成排队打饭、有序落座,吃完就走的人开始主动收拾碗筷……志愿者陈襄理说:“粥棚门口有个捐款箱,不太显眼,现在日子长了,有些老人家吃完饭,会主动往箱里投上几块钱;还有一些志愿者在周末的时候带着孩子来,小朋友除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也会悄悄把自己的零花钱投到捐款箱里。”

善,感染众人

每天早上6点到7点,四面八方的环卫工人骑着清扫车汇集而来,时间长了,小区附近的居民也知道了这间爱心粥棚,路过的市民都对“爱心粥”竖起大拇指。商丘市作协秘书长杜素焕女士多次路过看到这样的感人场景后,拍摄温情照片发到朋友圈,为正能量点赞。

晨练归来的大爷大妈们也连声称赞这样的爱心行动,家住附近的杨在新大爷说:“一碗爱心粥分享的是温暖,推动的是和谐。”

毕梓君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从朋友圈看到爱心粥棚的故事后,连续一周每天早上5点至8点来帮忙。“商丘有这种志愿服务的微平台,我感觉特别好。每天看到这些老人,都好像看到自己年迈的父母。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生来都是平等的,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奉献爱心,特别幸福,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在王振身边,像毕梓君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46岁的个体经营户孙建峰每天清早、下午两次来帮忙,早上帮忙盛饭,下午帮助切菜。他说他被王振的执着所感动,每天当义工的时间,是一天中最轻松、最开心的时间。35岁的家庭主妇王翠玲,每天送孩子上学后就来帮忙。在妈妈的影响下,11岁的儿子国舒阳每个周日早上也主动来爱心粥棚帮忙,摆放桌椅,给环卫工人发馒头。

爱心粥铺运行过程中,发起者和志愿者付出的不仅是精力,还要付出大量的金钱。一个月下来,王振粗略统计,粥铺正常运行每月最少需要3000到4000元,而社会的各种捐助还不足一半,这些都需要王振自己垫付资金。眼下又有一件让王振发愁的事情,天气逐渐凉,在院子里吃饭也不是常事,这几日王振开始到周边寻找合适的房子,希望能给就餐者提供一个更温暖、更舒适的环境。

王振说:“我所做的事就是搭建一个公益微平台,传递一份爱,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传递社会正能量。”爱心就像黑夜里的一盏灯,灯多了,黑暗就会少一些。王振说他愿意做这样的一盏灯,用自己的微光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开启爱心之灯。

责任编辑: 曹娟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